张路张指导是足球解说界的一张王牌,这是几代人都毋庸置疑的事实。
职业球员出身的张路,多年意甲联赛解说经验,曾任职职业俱乐部管理层,这一切背景都侧面反映了张路的业务能力。
张路的解说浅显易懂,如同当年的“傻瓜相机”一样可以让刚刚入门的球迷也能获取到足球基础知识。
通常张路的解说会以念出两队的首发11人开场,随后分析出一些场上形势发生的原因,球员的位置,一些失误的避免方法等。
张路,1951年出生于北京市。
张路出身于高级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母均毕业于北京大学,父亲是知名的建筑师,母亲则在电影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张路父亲当年很希望张路能子承父业,也能成为一名建筑师,而母亲则希望他能往摄影师这个方向发展。但令父母没有想到的是,张路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意愿选择职业。也许,冥冥之中就注定了张路将与足球结缘。
张路1969年到陕西插队,1971年入选陕西足球队,1973年考入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足球班,毕业后在北京足球队担任守门员,1979年退役,后分配到北京体育科研所,数年后升任副所长。
1991年张路获得北京体育学院硕士学位,1996年进入国安足球俱乐部任总经理,2000年起改任北京国安俱乐部副董事长 。
张路现任中国足协战略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委员 。
其足球理论造诣深厚,评论富有激情,解说专业精辟。在国内拥有大量忠实听众。
张路介入足球评论其实早在1981年就开始了。
那时他还是央视体育频道的转播顾问,主要任务是将意见写在条上递给主持人。1991年中央电视台开始转播意甲,作为央视评球嘉宾的他开始在电视上“露脸”。
自1991年CCTV-5直播意甲联赛以来,张路以其深厚的足球理论造诣,公正、激情的评论、普通球迷易于接受的语言,使有小世界杯之称的意甲联赛的直播成了中国球迷每周的节日。经过多年评论解说,张路逐渐形成了以技战术打法、球队动态结合比赛的解说风格--专业、精辟,并因此产生了一批张路的忠实听众。
如今,张路已是体育界的名人,他的世界不仅仅停留在球场上的分析,还有动态和各种社交活动。
张路的足球之问。
张路:我们为什么要搞足球?
要和社会一起为中国足球准确把脉,最先需要做的,可能也是一起思考:我们搞足球,究竟是为了什么?足球和教育,真的冲突吗?
张路:我们搞足球,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很久没有人回答过了。大家不妨都来考虑一下。包括我们的球迷,我们的足协,我们搞足球的部门,是吧?大家有没有想过,搞足球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现在一说这个问题,球迷也好,部门也好,(答案)肯定就是世界杯出线。中超联赛夺冠,亚冠出成绩,培养球星,是吧?球星有高收入,是吧?(伴随着)假黑等等等等,就这些事情。
但是,这些东西,是足球运动的根本目标嘛?是足球运动的宗旨吗?很久没有人想过。
张路:千万不要在小学搞校队,三年必死!
“为什么花这么大篇幅回顾往事?是因为现在还有很多地方很多人花很多钱,在满腔热情地重复当年干的这些错事,傻事。如果中国的校园足球重入低谷,那将使中国足球陷入长期的沉沦,”张路说道。
在中国的解说界,呆的年头最长的非张路莫属。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每个周日的晚上,他总是在电视机前陪伴着亿万中国球迷。在解说嘉宾岗位上,张路二十年如一日,对于意甲、欧洲足球,张路是真爱。
他永远不会像黄健翔一样激情嘶吼,也不会像贺炜一样文采斐然,当然更不会像段暄那样时不时陷入亢奋之中。他是专业运动员出身,对于比赛的解读专业、到位,往往能够从技战术打法角度给予解说员更多补充。
在整个体育解说圈,恐怕没有几个人敢说比张路更加专业。但是,专业并不意味着枯燥。张路语速较快,观点精到犀利,配合上标志性的“嘿嘿”,一下子就拉近了他与球迷之间的距离。他亲切地就像邻家大叔。
张路的足球解说更加专业,侧重于技战术的解读,同时诙谐幽默,让观众倍感亲切。
一直致力于足球青训与普及的张路表示:“我们搞青训,就是选拔尖子;而搞校园足球,则是为了让孩子爱上足球,增强他们的体质、健全人格和锤炼意志。足球是教育的一部分,不是培养优秀运动员,只有给孩子进行素质教育,才有可能去普及。”
张路给出的建议,就是从基础抓起,从娃娃抓起。
张路曾经也是一名足球运动员,他引用了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我小时候就是瞎踢,12岁上业余体校之后才开始接受正规训练,其实一点都不晚,学习也没耽误。”
张路坦言:“能不能走职业道路,不在于走得早或者晚,也不在于练得多还是少,主要还是在于有没有天赋。有天赋12岁练也没问题,没天赋3岁练也练不出来。而且练得早的话,反倒还有可能摧残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