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身高(「国士无双」钟南山,我的医学生命是从35岁开始的(上))

#我要上 头条##钟南山##国士无双##闪亮的坐标#

终南山身高(「国士无双」钟南山,我的医学生命是从35岁开始的(上))

192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迎来了当年招收的40名新生,其中一位是厦门来的钟世藩。1932年,钟世藩由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之后取得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46年到广州之后,任广州中央医院院长兼儿科主任、岭南大学医学院儿科教授。1949年,他被世界卫生组织聘为医学顾问;1953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结束后,任广州中山医学院儿科教授兼主任,创办了中山医学院儿科病毒实验室,利用实验室从事病毒研究及培养研究生。著有专著《儿科疾病鉴别诊断》,共40万字。

钟世藩在北平协和医学院认识了廖月琴,她也是厦门人,学长加同乡的身份迅速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1934年,廖月琴从协和医学院高级护校毕业以后,和钟世藩结了婚。廖月琴毕业后曾由当时的国民政府卫生署,派到美国波士顿学习高级护理;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华南肿瘤医院(现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副院长,是中山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创始人之一。

在钟南山的记忆里,父亲钟世藩总是忙于救治病人,常常是风里来雨里去,而这样的出诊,与他在医院的工作基本无关;母亲廖月琴是典型的淑女,有特别好看的双眼皮儿,总是面含微笑,衣着朴素大方,逢年过节穿的新衣顶多是白色带一点儿花。

终南山身高(「国士无双」钟南山,我的医学生命是从35岁开始的(上))

颠沛而顽皮的童年

1936年10月20日,中央医院的廖月琴躺在病床上,虚弱而幸福,因为她的第一胎婴儿、一个男婴,在等待着父亲钟世藩从儿科病房赶来,为他取名。因为中央医院刚好坐落于南京钟山的南面,钟世藩便按照出生地的位置,顺势给孩子取了“南山”这个名字。钟世藩觉得非常有气势,廖月琴欣然同意。

小南山的幼年,充斥着警报与炸弹的轰鸣声。他出生后的不久,日本帝国主义轰炸了南京,南京城一片废墟。他险些丧命在废墟中。随着炸弹的爆炸声,钟家的房屋倒塌在地。已经上了年纪的钟南山外婆和廖月琴呼天抢地,终于把小南山从废墟里扒了出来。孩子的小脸儿成了灰黑色,半天都不会哭。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前夕,南京中央医院迅速撤退,千里跋涉,转移到贵州贵阳。那时的贵阳,也被战火和硝烟笼罩着。

1942年,6岁的小南山,开始上小学了,但是这个贪玩和淘气的小鬼,时常会搞得钟世藩摇头叹气。每天忙碌于工作的钟世藩,晚上回到家,还要辅导儿子南山的功课。可是,这个小调皮只能耐着性子听父亲讲上那么一会儿。时间稍微长一点儿,他就会喊:“我要尿尿!”然后就开溜大吉了。

1945年年底,钟世藩一家随着医院再次迁徙,从贵州转往广州。因为钟世藩是医院副院长,有身份,被照顾,所以全家坐了“专车”。钟世藩他们坐的汽车是医院的救护车。医院迁往广州,救护车当然也需要开到广州。一家人坐着汽车长途跋涉,在路上走了8天8夜。

沿途的那些小客栈,充斥着臭虫和蚊子。钟南山只有两岁的妹妹钟黔君体质过敏,每一次都要在全身喷了美国产的滴滴涕才能睡稳。但是,臭虫和蚊子实在太多了。到了清晨,她又会被咬醒。

第8夜之后的上午,救护车开进了广州城。

广州的生活与贵州相比,有很大的不同。广州解放前,活跃的钟南山每天都可以看到好看的美国电影。他特别喜欢武侠片,到了痴迷的程度。电影看多了,他就想模仿武侠:手臂一举、腿一抬,就能在天上飞。

他要撑开一把伞,往楼的外面跳,还想象着:滑翔上一段时间,然后慢慢降落。关键是滑翔的那一段距离,太美妙了!太勾魂儿了!他越想越得意。那年,钟南山才11岁。他真的一点儿也没有感到害怕。

他专门找了一把很结实的大布伞,趁家里没有人,上到最高的三楼,推开窗子,慢慢地把伞撑开。这时,他好像看见一个游侠就在眼前飘啊飘……

他想象着手中的伞,会带着他在半空飘,然后慢慢地、慢慢地降落……

他一纵身就跳了出去。手里的伞马上就翻过去了。结果,他像一块石头一样重重地摔在地上。还好,下面是草地。清醒过来之后,钟南山根本说不了话。他的父母都上班了。过了大概一个小时的样子,他终于能慢慢地爬起来了。

楼外面有一棵很高的竹子,它让钟南山学了一身的本事。竹枝伸过来挨着三楼,他就像猴子似的,扒着竹枝攀上去,然后再顺着竹子溜下来,有的时候是扒着楼外墙壁上的排水管下到地面。

钟南山小时候,经常被一些有钱人家的孩子欺负。等他长到十四五岁的时候,个子一下子高了,也强壮了,所以就想报仇。终于有一天,他约了“敌人”,在竹林里“决战”。

钟南山的同学悄悄把这个本来很周密的计划,告诉了“敌人”的父亲。结果,那个父亲上门来找钟世藩说理。钟世藩对钟南山提出严厉警告:“你要打架,还想‘决斗’?明天一天就待在家里,否则的话,你就不要认我这个父亲了!”

钟世藩的话吓着了钟南山,可是“战书”都下了,临阵脱逃实在没面子。他绞尽脑汁也没想出好法子。

第二天,有几个仗义的朋友来找钟南山,要为他擂鼓助威。家里人告诉他们,钟南山出去了,这场“决斗”不了了之。

在学业上,钟南山没少让他的父母操心。他留过两次级,第一次完全是因为厌学。从贵阳到广州时已经是小学四年级了,但是他整天贪玩。

当时刚到广州,语言不通是一个原因。而他立刻对这样的“理解”做出诚恳的否定:“语言不通并不是主要问题,就是贪玩儿。”该升五年级了,没升上去,他被留在了四年级。

终于梦醒要奋起直追,他从懵懂走向了出类拔萃……

1951年,上完了小学六年级,钟南山以高分考取了私立岭南大学附中。钟南山之所以考私立岭南大学附中,除了母亲廖月琴对他慈爱的耐心教育,还有小学老师的鼓励和表扬,尤其是他的一篇作文,得到老师的好评。钟南山在这篇作文里写了他的一个同学。这个同学喜欢健身,肌肉很发达,很让他佩服。他的年龄比钟南山大很多,出身很贫穷,是学校雇用的保安——即校卫队的。他的父亲是一名稽查员。虽然生在如此境况的家庭,但他喜欢音乐,有很好的教养。

有一次,班里丢了钱,有人怀疑是这位同学偷的。这位同学很气愤,说他根本就不会做这种事。他问钟南山信不信他,钟南山说:信。

钟南山在作文里写了这件事。老师觉得内容很真实,写出了对于一个普通贫民人家的同学真挚的情感。老师在作文后面写了一堆评语,说钟南山写得很真实、很有感情,但是没有给他打分。他去找老师:“您还没有给我评分呢!”老师立刻抱歉地告诉他:“噢,是我忘了。”老师随手给钟南山补上了5分。那时的他心里想:“老师写了那么多好评的话,一定是她想给我5分的,只是忘了写而已。”

老师的这一次肯定,对于钟南山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意识到,自己完全可以成为一个好好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廖月琴在这个时候也鼓励说,只要他好好学习,考上中学,就奖励他一辆自行车。这个许诺对钟南山的诱惑极大。他在六年级时发奋读书,告别了贪玩、调皮,学习成绩一下子就像火箭升天,顺利考上了私立岭南大学附中。

廖月琴当即兑现承诺,给钟南山买了他渴盼已久的自行车。钟南山一下子体悟到,认真、勤奋地做一件事情,取得好成绩,就能赢得别人如此的尊重。

终南山身高(「国士无双」钟南山,我的医学生命是从35岁开始的(上))

“学神”的励志少年

初中一年级的时候,他就受到了很好的影响。大家心目中令人羡慕的好学生,不是单纯的读书好。那时,很多同学的学习成绩都很不错,同时还要体育好,文艺也好,才能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当时对于一个学生的教育,就是从小教他们进行演讲比赛、参加义务劳动,这些都给钟南山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1951年,钟南山读初二时,学习成绩非常好,但是和同学的关系不算很好。有时,同学要他帮助,或者是对他有什么意见的时候,他就不太高兴。后来,一个同学尖锐地提出,钟南山对集体不关心,有的时候比较自私。钟南山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开始怎么也想不通。几天之后,同学面前的他,一下子有了改变。他总是替别人着想,很快赢得了同学的信赖。

钟南山不满足现状,他突然想跳级。为了从初二考高一,他补习了一个暑假。考完后,成绩很不错,他便好高骛远地动了心思。谁知一提出要求,就被老师否定了,这让钟南山很郁闷。老师找到家里,跟钟世藩说,钟南山年纪太小,跳级对他不一定有好处。钟南山很不理解,为此很伤心。老师、家长都不同意他跳级,他只能接受事实,接着读初三。

在岭南大学附中上了3年,钟南山始终是班里的第一名。初三时因为成绩突出,钟南山直升到高中。这一次,钟南山觉得特别自豪。这时的钟南山,也理解了老师和同学的真心帮助。

廖月琴又奖励了他。“她奖励我去了一趟北京。那个时候是坐火车去的,和我一个很要好的同学一起去。”这是他最早一次去北京,是在1952年。

岭南大学附中对钟南山的很多教育,让他终生不忘。上语文课时,老师提出了问题,钟南山踊跃回答。这位从北方来的老师,对钟南山的答复很满意。他睿智地说出了这样一番意味深长的话:“人不应该单纯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理想中。人如果没有理想,会将很小的事情看得很大,耿耿于怀;人如果有理想,身边即使有不愉快的事情,与自己的抱负相比也会很小。”老师这番朴实的话语,竟然刻在了少年钟南山的心头。

钟南山有一种不服输的性格,这有赖于他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参加体育比赛,参加各种竞赛。通过参加体育比赛,更培养了他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勇于拼搏的精神。所以,除了父母的影响,给他人生最重要影响的就是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他刚读高一时,学习成绩在班里是很普通的,但他并不服气:“我要追上去!”结果到高二,他的成绩就真的赶上去了。

最初,钟南山参加过1954年在华师附中举办的运动会,取得00米短跑第四名的成绩。由于那个时候他经常参加广东省田径队的业余训练,所以进步很快。后来在读高三时的1955年二三月份,举行广东省田径比赛,他获得了400米第二名,并且打破了广东省纪录。之后,钟南山又代表广东省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全国田径运动会,在400米比赛中,取得了全国第三名的好成绩。

那时,中央体育学院(今北京体育大学)就给他寄来一封信,提出希望他到国家队去参加培训。钟南山跟父亲钟世藩商量,是否去参加中央体院的应招。钟世藩希望他仍然继续好好读书,因为搞体育竞赛不是常事,不可能终其一生,而搞医学研究和治病救人是可以从事一生的工作。钟世藩认为,做医生更适合钟南山。

当时马上面临6月份的高中毕业考试了,而且还要备战高考,所以,钟南山没日没夜地赶因参加训练落下的功课,结果,广东共有5个人考上了名牌的北京医学院,其中之一就是钟南山。他们班里的几个班干部都考到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全班8%的同学考上了大学。北京医学院的分数线高。钟南山说:“其实对高考的分数,我并不满意。其他科都还好,但数学好像才考了60分。一共是5个题,我只答对了3个,倒是及格了。”他本来以为是没有希望的,没想到入学通知书到了,他真的考上了北医!

钟世藩平常对自己意愿的表达,就是行动。他对儿子钟南山很少表态。当钟南山上了高中,已经不再是懵懂少年的时候,钟世藩看着自己的儿子真的像个大小伙子了,像个有志气的青年了。他欣然地拍拍儿子的肩膀,点了点头,对钟南山说:“一个人要能够给世界留下点什么东西,才算没有白活。”

钟世藩这句话让钟南山终生难忘。当钟南山年少时,钟世藩教育他要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不负一生。钟世藩指的是在学术上要有建树。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诲,为钟南山最终选择医学事业埋下了伏笔。

终南山身高(「国士无双」钟南山,我的医学生命是从35岁开始的(上))

北医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北医是个尖子成群的地方,钟南山发现自己在班里并不突出。他觉得,从全国各地考来的那些同学,水平都比自己高。本来,他认为自己应该算是优秀的,但对比许多同学,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都很强,自己实在是相形见绌。但是钟南山仍然和开始上高中时一样不服输:非要追上去不可!

这些不自觉的比较,是钟南山成长历程上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面对差距,他奋起直追,追赶那些在他心目中优秀的人。到了第二年,他就真的成了尖子生。

1956年,在钟南山大学一年级的下学期,学校传来喜讯:周恩来总理要接见北京高校的“三好学生”。霎时,整个北京医学院都为这个喜讯沸腾了。钟南山所在的年级有将近600人,但是只能选上两三个同学。钟南山的学习成绩和很多同学差不多,但是他有一个特殊的条件,就是体育成绩很好,曾在高校运动会上拿过冠军。所以,他幸运地入选,受到周总理的接见!

人们常说“福无双至”,然而上天在钟南山的左手放了糖,还在他的右手放了蜜……

钟南山的姨婆住在北京,所以他在北京上大学后,就常常去看姨婆。他的姨婆与一位女友为伴,女友是教会的姊妹。两人年轻时就在一起,直至晚年一直相伴,是两位终身未婚的老人家。钟南山的姨婆是医生,她教会的姊妹是钢琴师。

这位教会姊妹有一个侄女,名叫李少芬,与钟南山同龄。她是在1953年被国家体育队录取为篮球运动员,来到北京的。李少芬也常去看望她的这位老姑婆。

李少芬是广东花都人,和钟南山恰好都来自广东。一个是看望姨婆,一个是看望姨妈。钟南山和李少芬这两个年貌相当、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他乡遇知己,彼此既惊又喜、情投意合,因此自然而然就热恋在了一起。

李少芬15岁成为中国女篮首批队员。20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第一部体育题材的电影风靡全国,这就是彩色故事片《女篮5号》。电影中描写的新中国第一支女子篮球队的原型,正是在1952年前后组建的首支中国女篮。而李少芬,是其中的主力球员之一。作为新中国第一支国家级篮球队中的广东籍健将,李少芬的体育人生,有着一段精彩的故事。她的影集中,让她最喜欢的,就是在首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开幕式上,她作为中国代表团护旗手的那张照片。

1958年,念大学三年级的钟南山被抽调到北京市体育集训队训练,准备参加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对这突然而来的机遇、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性不屈服的钟南山,也为此付出了前所未有的拼争。此时,他已经是班级和学校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每天下午5点半下课后,钟南山都要在校园里坚持跑步训练。等到日落西山的时候,他才到校门外的合作社买饭吃,因为这个时候,学校的饭堂已经关门了。

到了集训地之后,训练更加艰苦了,但意志坚定的钟南山都一一挺了过来。离正式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在选拔赛中,一直不懈努力的他竟然没被选上。这意外的打击令他非常失望。泄气,使他几乎丧失了斗志。然而,300多个日日夜夜挥汗如雨的努力,难道就这样付之东流?他命令自己:决不能认输!在这关键的时刻,决不能自甘失败!在最后的冲刺阶段,他再次挑战了自己,最终战胜了自己。

1959年8月份,在第一届全运会的预选赛中,钟南山以54秒2的成绩,打破了当时54秒6的男子400米中栏全国纪录。1960年2月,北京医学院为钟南山在首届全运会期间打破男子400米中栏全国纪录,举行了隆重的庆祝大会。

钟南山实际上只读了3年半大学。1955年开始读大学,到1958年三年级时,他去参加了第一届全运会训练,集训之后参加比赛。比赛结束了,北京市体委提出:希望他留在体队。钟南山考虑再三,最后,他做出了艰难而果断的抉择:把自己的一生投身于医学事业。这是他第二次从事体育事业的机会啊,但是,他冷静地感到,如果要选择体育专业的话,他的目标就应该是拿到世界奖项。然而,他觉得自己的身体素质不好,不够壮,也不够高。所以权衡之后,他还是回到学校读书去了。

1960年,回到学校继续读书的钟南山,马上就进入了为期半年的实习阶段,所以,他只读了3年半大学。对于这样的结果,钟南山感到遗憾终生。由于只读了3年半大学,医学临床上的很多东西,他都没有学到。后来他从北京回到广州从医,这条路走得非常艰难,其原因就是他在大学没有机会进行完整的学习。

30多年过后,1999年,北医大评选出六位杰出校友,钟南山便是其中之一。

几十年过去了,他曾在多种场合用自己当年的拼搏精神,来激励一辈辈年轻人。“我为什么到现在还喜欢体育运动呢?因为它能培养人的三种精神,一个是竞争的精神:一定要力争上游;第二是团队精神;第三是如何在一个单位时间里高效率地完成任务,就像跑400米栏,练了一年,成绩才提高3秒,每一秒都那么宝贵。把体育的这种竞技精神拿到工作、学习上来,是极为可贵的。”

他利用各种会议的场合,特别是媒体的宣传,重复这样的宝贵经验。他也建议身边的部下、朋友,让孩子爱好体育,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这对他们的人生很重要。他甚至现身说法,苦口婆心。每当提起自己骄人的成绩,钟南山就会这样重提他所倡导的体育精神。

未完待续。关注@谝闲传的老白,明天更精彩。

「国士无双」钟南山,我的医学生命是从35岁开始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