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意大利球队赢欧冠还是穆氏国米(三冠王之战,穆里尼奥带领国米走向巅峰,披荆斩棘之旅值得回味)

蓝黑军团在09/10赛季捧起欧冠冠军奖杯到现在还会让内拉们热血沸腾,当时还桀骜不驯的穆里尼奥成就了国际米兰的三冠王伟业。决赛面对强大的德甲霸主拜仁,国际米兰也没有任何胆怯,穆里尼奥给球队注入的不仅仅有战术,还是钢铁般的意志。

上次意大利球队赢欧冠还是穆氏国米(三冠王之战,穆里尼奥带领国米走向巅峰,披荆斩棘之旅值得回味)

2010年对于国际米兰和穆里尼奥来说,都是值得珍藏和回忆的一年,这一年,穆里尼奥开始了他执教的巅峰之旅,而国际米兰则历经45年后重回欧洲之巅。

回看09/10赛季国米的欧冠历程,可谓是一路披荆斩棘。小组赛和巴塞罗那、喀山红宝石和基辅迪纳摩分到一组,国米识趣的认为球队排在第二出线即可。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前三轮小组赛,国际米兰3连平,这不仅让内拉们难以接受,国米高层也变得悲观起来。

第四场对阵基辅迪纳摩的比赛成为了关键,然而前米兰锋霸舍瓦早早便为基辅迪纳摩打进1球,这对国米来说是具有五味杂陈般的感受。好在米利托和斯内德站了出来,让国米终于赢得了小组赛第一场胜利。此后,国米又输给了巴塞罗那。

但从这场比赛之后,国米开始了人挡杀人,佛挡杀佛的鸡血状态。小组赛最后一场2-0战胜喀山红宝石之后,国米得以以小组赛第二名的身份晋级欧冠16强。此后,切尔西、中央陆军和巴塞罗那已经无力阻挡超神的国米。最终,国米来到伯纳乌迎战决赛对手拜仁。

这场比赛对拜仁和国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拜仁在国内已经拿到了德甲冠军和德国杯的冠军,而国米同样在国内拿到了意甲冠军和意大利杯的冠军,这是一场胜者成为三冠王的史诗比赛。而国米最终登顶更是被认为是实至名归。在淘汰赛面对的切尔西、中央陆军和巴塞罗那都是各自国内的联赛冠军,国米能最终捧杯难度可想而知。

回看经典

对于魔迷来说,当年这场欧冠史诗大战还有另外一层含义,多年以后,时任拜仁主教练的范加尔和时任国米主教练的穆里尼奥先后接过了曼联的教鞭。这场师徒大战再以现阶段的眼界和角度来看,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两种流派的对抗。

强势的攻势足球对上以稳求胜的大巴战术能够激起不一样的浪花。在回顾本场比赛前,还是需要先看看当年两支球队的首发阵容,让我们重温一下那些熟悉的名字。

上次意大利球队赢欧冠还是穆氏国米(三冠王之战,穆里尼奥带领国米走向巅峰,披荆斩棘之旅值得回味)

拜仁慕尼黑(4-4-2):

主教练:范加尔

门将:22-布特

后卫:21-拉姆、5-范比滕、6-德米凯利斯、28-巴德斯图伯

中场:10-罗本、17-范梅尔、31-施魏因斯泰格、8-大阿尔滕托普(18-克洛泽,第63分钟)

前锋:25-托马斯-穆勒、11-奥利奇(33-戈麦斯,第74分钟)

未出场替补球员:1-伦辛、13-格利茨、23-普拉尼奇、26-孔滕托、44-季莫舒克

范加尔的选择依然是攻击力十足的进攻阵型,在这套4-4-2阵型中,罗本和穆勒的右路将会承担更多的进攻重任,而右后卫拉姆的进攻能力也非常强大。

国际米兰(4-3-3):

主教练:穆里尼奥

门将:12-塞萨尔

后卫:13-麦孔、6-卢西奥、25-萨穆埃尔、26-齐沃(5-斯坦科维奇,第68分钟)

中场:4-萨内蒂、19-坎比亚索、10-斯内德

前锋:9-埃托奥、27-潘德夫(11-蒙塔里,第79分钟)、22-米利托(23-马特拉齐,第91分钟)

未出场替补球员:1-托尔多、2-科尔多瓦、17-马里加、45-巴洛特利

穆里尼奥在比赛中使用变种的4-3-3阵型,球员真实站位为4-2-1-3。在中场,由双后腰和单前腰组成,而边路进攻交由两名边锋球员,这也是穆氏典型的防反打法。

强强对话,放弃控球,防守三区收缩防线,穆氏经典战术

【穆氏防守三阶段之第一阶段】

上次意大利球队赢欧冠还是穆氏国米(三冠王之战,穆里尼奥带领国米走向巅峰,披荆斩棘之旅值得回味)

国际米兰虽然拿到了意甲联赛的冠军,但是在国内面对弱队时却频频遭遇困境,压着对手死攻效果非常差,这也成为穆氏打法的一大软肋。

然而另一方面,国米面对强敌时所展现出的防守韧性让人眼前一亮。主动放弃控球权,阵型整体回收,中后场密集防守,局部产生压迫感十足的逼抢和围抢,中场后撤,后场上压,两条防线之间尽可能的压缩,使对手的活动空间变小,在球门前30米区域更甚,这样可以有效的阻止对手在中路和肋部进行渗透作业。

在国际米兰的防守中可以分成三步走策略,第一步即高位逼抢。高位压迫可以有效的降缓对手的进攻速度,在上面的示例图中,斯内德充当了第一道防线的急先锋。在米利托被两名防守球员盯防的情况,斯内德进入拜仁禁区对门将布特进行逼抢,而左路的潘德夫向中路内切去拜仁可能的出球线路区域进行防守。

国际米兰这样的高位压迫让拜仁无法由后场球员组织进攻,拜仁更多的选择是由门将长传中场,由中场球员拿球寻找机会,但是相比较下,长传的成功率明显要低于短传的进攻方式。

【穆氏防守三阶段之第二阶段】

上次意大利球队赢欧冠还是穆氏国米(三冠王之战,穆里尼奥带领国米走向巅峰,披荆斩棘之旅值得回味)

当拜仁将球从后场推进到中场后,这时候穆氏防守的第二阶段便会出现,中场强硬的绞杀战术会帮助球队重新夺回球权或者进一步延缓对手的进攻。

在上面的图示中,拜仁将球转移到了中场后,国米会利用4人组成的防守阵型完成对持球球员的绞杀。从画面中可以看到,斯内德在迅速回撤参与区域逼抢,他和埃托奥、坎比亚索,以及萨内蒂组成防御矩阵来试图抢回球权。

当拜仁持球球员选择将球回传时,可以观察到萨内蒂和麦孔的举动,他们两人开始回撤,在这一次的防守中,由于斯内德刚进行完高位逼抢,没能及时加入到防御体系中,使得拜仁有了以退为进的进攻思路,将球回传后,拜仁有向前发动进攻的机会。

此时麦孔已经快速回防,以免被拜仁抓住他离开的后场右路空当。此后的场景也正如麦孔所料,拜仁将球转移到了他的防守区域,好在卢西奥及时补位,和麦孔一起将防守威胁解除。

上次意大利球队赢欧冠还是穆氏国米(三冠王之战,穆里尼奥带领国米走向巅峰,披荆斩棘之旅值得回味)

【穆氏防守三阶段之第三阶段】

如果拜仁顺利将球推进到进攻三区,国米阵型便会进一步将防线之间的空间进行压缩,与此同时,对持球球员进行压迫式的防守,这就是穆氏防守的第三阶段。

在上面的攻防示例中,罗本所在的右路承载了拜仁更多的进攻任务,但是国米对他进行了重点盯防部署,萨内蒂和齐沃的防守双保险将他的威胁尽可能的降为最小。当罗本选择边路进攻时,萨内蒂和齐沃便会对他进行双人包夹逼抢,正是忌惮罗本的内切射门,国米在防守时,尽可能的会在远离大禁区附近将他压迫到中路。

罗本进入中路后,齐沃不会离开他的防区,而萨内蒂会如影随形的对罗本进行盯防,上图反映的场景便是如此,当萨穆埃尔位置前提对弧顶位置保护时,坎比亚索会将位置回落填补他离开的空缺。而麦孔则会进入到中路和卢西奥,以及坎比亚索尽可能的缩短彼此之间的防守距离,让拜仁锋线在进攻中没有施展的空间。一点两线的防御体系便会产生,一点就是萨内蒂的盯防,两线就是在拜仁的进攻三区,国米会制造两条紧凑的防线来应对拜仁的进攻。

边肋渗透加快进攻节奏,重视短传配合寻求机会

为了应对国际米兰的低位防守,范加尔也做出了调整,在屡屡进攻受阻之后,拜仁不再强调前场球员的个人能力,选择让球运转起来,球员之间的配合明显要高于往前。

上次意大利球队赢欧冠还是穆氏国米(三冠王之战,穆里尼奥带领国米走向巅峰,披荆斩棘之旅值得回味)

从下半场开始,能够看到了拜仁在进攻中寻找球员之间配合的场景。虽然,拜仁依然将边路进攻作为球队进攻主要的思路,但是在右路,罗本不会再像上半场那样选择单干,在边路拿到进攻机会后,小飞侠并不会选择他的看家本领内切射门,毕竟穆里尼奥对他有过针对性的防守布置。

在国米的中路防守球员非常多,防守密集度很高,这对于喜欢内切的罗本来说是不愿意看到的场景,所以他更多的在边路寻求和队友的配合,在上面的动态图中,我们便会发现他在此次进攻中,选择了下底倒三角的传球。

上次意大利球队赢欧冠还是穆氏国米(三冠王之战,穆里尼奥带领国米走向巅峰,披荆斩棘之旅值得回味)

范加尔战术改变的核心点在于将此前边路进攻变为佯攻,肋部进攻成为真实的进攻意图。在右路,拉姆和罗本不断的拉宽球场宽度,试图将国米的防线尽可能的拉宽,从而出现肋部空当。

当肋部出现空当之后,拜仁会将进攻迅速转移到肋部,在上面的攻防示例中,范梅尔将球传给穆勒之后,迅速启动前插,直击肋部空当,而另一侧的奥利奇也在冲击国米的肋部空当。

上次意大利球队赢欧冠还是穆氏国米(三冠王之战,穆里尼奥带领国米走向巅峰,披荆斩棘之旅值得回味)

拜仁在比分落后之后,频繁在肋部寻找进攻机会,在上面的动态图中也可以看到拜仁一次次的进攻试探。由于在弧顶位置,国米防守的严密性,使拜仁不得不放弃远射的想法,从而专注于在进攻中寻找国米的防守漏洞。

穆勒会始终站在国米中卫和边卫之间的空当中,而奥利奇的位置会更加飘忽一些,前场左肋和右肋都是他冲击的目标,当他进入右肋空间后,穆勒会选择拉边为他留出进攻的空间,也为球队二次进攻和配合做好准备。

写在结尾

一场让人久久不能平静的经典战役,展现了近现代足球战术史中各种经典的战术。国米的赢球也是众望所归的表现,穆氏防守也从这一刻开始深入人心。

国米拿到这座欧冠冠军奖杯之后,成为了意大利百年历史上第一支完成三冠王伟业的球队,也成为了欧洲第六支三冠王球队。大国际时代也随之达到高潮。

在国米球员和球迷激情庆祝时,穆里尼奥也不忘前去安慰自己教练生涯的恩师和伯乐的范加尔,这对师徒的对决,最终以穆里尼奥的胜利告终,拜仁虽然输球,错过了三冠王的成就,但是范加尔心里应该也有一丝欣慰,毕竟是输给了自己曾经的学生。看着自己的学生能够成为教练行业的翘楚也是一种心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