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聊完最新一季《奇葩说》海选,猛然发现一个颠覆认知的事儿:
学霸在这都走不远。
上季掀起腥风血雨的学霸女神许吉如,海选即淘汰。
高考状元、北大高材生刘纯懿,强势得导致人人自危,后也被导师劝退。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两个在普世意义上比普通人优秀的学霸,不但没显现出应有的战斗力,反而翻车落败。
为什么?
1
这群人,出场自带光环:
惊人的履历。
以许吉如为例,清华法学院法律本科毕业,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硕士,正往新闻主持人方向发展。
上一季一出场,杨奇函主动盖章她的优秀:
“如果要派五个代表中国形象的年轻人去联合国开会,许吉如绝对有份。”
在比赛还没开始前,马东他们鼓噪杨奇函送一杠(杠可以理解成节目中的得分)。
杨奇函面对马东的调侃手足无措,是许吉如漂亮地替他打了圆场:
“我觉得,这个舞台上,每一次掌声啊,大家的每一点点票数。都是我们用话一句一句这样子争取来的。所以我一开始拿就一个杠,我心里会有一点觉得,可能在姿态上不太好看。这样我们今天就特别善意的,但是精彩地打一场辩论了。”
既照顾了马东的面子,又照顾了杨奇函的面子,还照顾了节目规则。
看,聪明之极,高知女性之极。
这会带来什么?
对外,是旁人的期待和偏爱。
对内,是慢慢滋长出来的优越感。
旁人的期待和偏爱一开始带来的全是好处。
不仅观众欢呼,学弟彩虹屁,最实在的好处是:
掌权者的资源倾斜。
上一季,导师薛兆丰先是不顾队中表现优秀的选手,给她难度最大、最重要的结辩机会:
“你要好好利用这个机会,你确实有本事。”
后当着其他队友的面,号召:
“今年争取成就许吉如当BB King 。”
在许吉如的成长过程中,这样来自的师长的保驾护航,并不是第一次。
高中拿下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冠军,没参加高考,直接被保送清华。
这种履历上的优势,在他人眼中很容易跟强者风范划等号,让对手未战先怕。
刘纯懿还在场外海选时,其他选手就很忌惮:
“如果我遇见她,我可能会很紧张。”
看她咄咄逼人,台下都是目瞪口呆.jpg。
但慢慢,优越感变成了目中无人的嚣张。
刘纯懿在场外海选时,迫不及待地见人就怼。
潘玮柏夫妇的牵线红娘“Amy姐”自我介绍时说:
“女生都知道我、喜欢我。”
还没说完,刘纯懿拿起话筒就对这句话开杠,气势汹汹:
“很多女生都不喜欢你,我就是其中之一。”
Amy姐连忙解释:
“我只是开玩笑……”
摆动的手还停留在半空中,刘纯懿再次打断,巴拉巴拉一顿说:
“不管你是不是开玩笑
你这是在物化女性,我觉得你就是‘人贩子’”
Amy姐有没有包装网红其实没实锤,如果她真做了什么有伤风化的事,法律和舆论总有一个会制裁她。
如此不分场合地一见面就扣帽子,发起人身攻击。
这不叫彪,这叫low。
况且大家都是来参加比赛的,至少发言的权利是平等的吧?你是不是该让人把话说完再评判?
一上来打断别人说话,后面辩论时也反复抢话……
刘纯懿给出的理由,恰恰打脸自己:
“我只是想让自己的声音被听见。”
嗯?那别人的声音就该被扼杀?辩论规则用来干什么的?
颇有以正义之名干不正义之事内味儿。
而到了场内,虽谦虚自称“过气状元”。
可转头就和大家聊“内卷”等概念,说话动不动就掉书袋。
还特地、指名道姓和明星杨幂科普这个词的概念。
私下采访,她一脸“好心”的表情更是让人想拔飞镖:
“我怕她听不懂,但又想让她参与进来”
看似体贴,实则是对明星这个职业有先入为主的歧视。
而许吉如的优越感不是明面上,是在暗地里。
看几张辩论现场的图,你就明白了。
她总会“一不小心”暴露出一两个咄咄逼人的表情。
像极了中学老师恨铁不成钢“我都说得这么透彻了,你们这群木头怎么还听不明白?!”
“我比你优秀”的气息喷涌,让凡人窒息。
即使退一万步来讲。
古语有云:恃才傲物。
大家都偏爱天才,愿意体谅你的高傲,好歹你得有才不是?
但——
学霸之所以被称之为学霸,只因为学习好。
但学历,并不代表全能。
2
当外界的偏爱扑空,内外的天平就失衡了。
这次,许吉如接不住了。
跟黄执中一对一PK时,她几乎是被打懵了。
在剪辑出来的可见片段里,呈现了大概2秒左右讲不出话的状态。在事后的采访里,她坦言:
“就是问懵了,我觉得是因为怕。”
即使她不如预期,导师薛兆丰给她“复活卡”,罗振宇更是把自家战队唯一的复活资格给了她。
导师们坚信,她只是“马失前蹄”。
可真是这样吗?
在故意选了当时看上去是个“软柿子”的选手胡老师,却依然惨败而归后。
这时,她不仅挤压了其他选手公平比赛的空间,还德不配位。
光鲜履历成了鲜艳蘑菇。
曾经看上去有多美,现在就有多毒。
巨大落差,让许吉如在公众的口碑彻底崩盘。
这时,对外,旁人的偏爱消失殆尽。
对内,长期的优越感却很难在短期内被撼动。
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不匹配了。
△ 身为队长的许吉如面临淘汰
学霸们。
从天上跌落到半空,一下不知道如何自处,就更别说对外展现出一个更好的自己。
而此时,长期黏附在她们身上的优越感也开始显现弊端。
上一季许吉如引起群嘲后,这一季她一上来就显现出让人怜爱的气息。
自我介绍,一句“我是老奇葩”后,就泪流满面。
在台上本能地闪躲,肉眼可见地憔悴,甚至自爆曾有抑郁倾向。
更让人难受的是,她准备的辩题,还是去年她惨败,58:15的那道。
看看导师们的表情……
看上去,她反思了去年的失败,痛定思痛复盘。
还顶着被网暴的伤痛,鼓起勇气再战。
可为什么,导师们满脸写着失望呢?
3
因为——她根本没有自省。
蔡康永和杨幂都忍不住感慨:
——没有人在听你刚刚在讲什么,只是……
——你怎么还会记得那道题。
——翻篇了就让它过去。
是的, 她只是反思了那道具体题目。
仅仅如此。
她没有跳到一个更高的维度去审视自己,是否真正适合这个舞台。
她嘴皮子利索,也拿过很多说话类的奖项。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演讲和辩论不一样。
演讲可以准备,熟能生巧,按部就班。
但辩论却不只是一张稿子,它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和长期训练得来的应变能力。
而且《奇葩说》作为一档综艺,辩论还需要娱乐性。
回想一下你就会发现。
《奇葩说》的出彩者,不是早就在辩论圈久经沙场,拥有灵活变通能力的选手,就是个人风格、综艺色彩浓重的人。
许吉如和刘纯懿都不在列。
一年过去,她仍然没有感知到自身问题所在。
反而把问题甩锅观众。
你听她怎么说:
“在网上有一些观众不喜欢我的风格……
我依然不是很有勇气去看观众的眼睛,依然很怕在他们眼里看到那种
我没有被你说服
或者我不认可你讲的观点……”
甚至一直闪着泪花,对去年观众嘲她破坏规则,挑软柿子,收导师卡片等事耿耿于怀。
还特意问杨幂:
“那张复活卡给你,你会要吗?”
得到肯定答复后,一脸“看吧,我没错”的表情。
天,杨幂此情此景回答的“是”,跟彼时彼刻毫无可比性。
得意洋洋的许吉如,恰恰暴露了自己的穷途末路,抓着最后一点可悲的自尊寻求认同。
想赢没有错。
但观众的气愤和失望,从来都不在于她想尽办法留下的求胜心,只在于对学霸精英的崇尚。
当其能力低于预期,还危及比赛公允时,大众才会发出那么大的反对声。
许吉如没有反思自己。
反而把自己置身受害者的位置,只一味责怪大众。
看,像不像我们小时候走路跌倒,爸妈哄着说:
地板最坏,害得我们乖乖跌倒。
可我们长大了,知道地板压根没毛病,该反思的是没好好看路的自己。
但——学霸们还把自己当小孩,习惯于被人哄。
而且。
无法自省,让她们多少有点虚妄。
你会发现许和刘,学习能力那么好的人,却常常听不懂、听不进别人的建议。
马东询问许吉如:
“你来《奇葩说》,身边的朋友怎么劝你的?”
本希望以此启发她,用新视角审视自己的判断。
结果她模仿朋友的口吻,回了一句说了等于没说的空话:
“(他们问)真的要去吗?嗯……”
看她没明白,马东直接劝:
“人不是非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你觉得呢?”
明示她没有必要再在这里耗,去适合自己的地方发光发热不好吗?
她笑着答:
“我觉得行。”
仿佛心领神会,但下一秒。
当导师给她台阶,让她自己选择去或者留时,她还是选择了:
留。
???蔡康永望向了马东,马东一脸失望地低头……
这姑娘,咋听不懂劝呢?
而刘纯懿呢。
导师们一再给她机会说说真正的自己。
她又死命绕回去:
“我就是个内卷女孩,从小卷到大。”
导师又大白话启发她:
“你刚刚说的没有打动我们。
在这里留下来的标准就是能打动我们,你要让我们看到你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结果她答:
“可是我觉得打动不是一个标准……
和别人不一样是个伪命题。”
杨幂叹了口气,低下了头。
她深陷“内卷”这个新潮概念,对别人给自己展现机会的问题视而不见,只是不断挑刺,却从不正面回答。
是阅读理解有问题么?
当然不是。
优越感让她们较少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听不懂别人的言下之意。
与此同时,没有自省能力,也让她们缺乏透过自己的眼睛,看待生活的能力。
你会发现她们说话很空,缺少自己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上一季最后离场感言里,许吉如体面地打着官腔,其实你仔细品品,空无一物(如果不是为了写这篇又返回去看了几遍,我压根都记不住她到底说了些啥)。
没有自己真正咀嚼过那些大道理,结合自己的经历内化成自身一部分时。
这些大道理永远只是一堆没用的华美句子。
一点人情味都没有。
△ 淘汰时的最后的发言
而刘纯懿也一样。
姿态激烈,却只留下烂大街的“内卷概念”。
蔡康永回应她:
“这个节目,当有人带着虚字来的时候,会被拆穿
包括从一开始跟你研究内卷这两个字
其实就浪费了你宝贵的时间
你本该把这个宝贵的时间拿来展现真实的你自己
我们才会被打动”
其实学霸,不过代表过往课业学习的优秀。
看着这几个被寄以厚望,可眼界却只被局限在眼前一时优异的学霸——真的,太可惜了。
人生不是一道题,也不是一张二维试卷。
它复杂,也多元。
来自课业的优秀不一定能百分百嫁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但就像导师说的,做一件事情,有成功的机率,就有失败的机率。
放下优越感。
不必在游戏中钻牛角尖,更不必仓皇得台上一开口就掉眼泪。
看看近几年的网络热词,你就能大致窥探“凡夫俗子们”的处世心态:
打工人、人间不值得、隐形贫困人口、沙雕……
全是不正经的戏谑。
但自嘲之下,我们该加的班偷懒了?该提升的技能懈怠了?
没有。
这就是一路跌跌撞撞的普通人发亮的平常心。
我们不一定门门A ,不一定次次非得大获全胜。
但——
我们知道人生而平凡 ,也拎得清生活的难。
却还是攒够了勇气往前冲。
这难道不是大多数平平无奇“学渣们”的大智慧吗?
编辑:意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