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人与海(文章经授权独家发布)
去年夏天,经过四年军校的磨砺,我顺利地从A校毕业了。本想着很到就要到基层部队开始自己的工作生涯了,再也不用感受那种上课时双眼皮子一个劲玩暧昧的感觉了,再也不用整天被纠察满院追,再也不用每月盘算好怎么用好不多的津贴了。
可是,在快毕业的前两个月,传来消息说有一部分人要进行四加一。虽然一直以来军队指挥类都要进行加一培训,可是我们这个专业比较特殊,一半是指挥类的,一半是技术类的。大学时学习一样的专业课,一样地训练,一样地生活,可谁能料到在毕业之际,会被划分为两块。
说实话,某种程度上,四年的院校教育好像都是在给我们灌输一种这样的思想,基层部队环境很险恶,基层部队的兵不好处,基层部队的领导很严厉,以至于我们中大部分对基层的印象就是没有人情,没有丝毫的容许犯错的余地也不会给自己偶尔的尝试一丝发挥的空间。
虽然可以理解领导们的教育出发点是为了激励,但其实这种一味地反面激励的思想难免让我们对毕业赴基层有种油然而生的排斥。这种排斥真是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我们对自身能力的正确判断,到单位报道之前,怀揣着的多是怎么竭尽全力应付未知困难,而能以坦然平和的心态迎接新的工作和未来战友的则少之又少。
那段时间,看着其他同学们为了选择分配方向而焦头烂额,为下部队一天到晚地忙碌准备,相比较的话,我们这些铁定四加一的则要淡定许多,因为,我们知道我们还将有一年在院校里学习的时间,我们还能“安逸”地过一年。
只是在这一年里,我们依旧是学员,而即将奔赴基层的兄弟们很快就要扛星星了。虽然我们这一年里拿到的是中尉工资,可毕竟跟他们有区别,所以最确切的说法就是准军官。
B学院和大学A校恰好在一个城市,是一所传统的陆军院校,曾经有着响当当的名号。前几年由原本的本科培养院校改成一年的任职培训院校后渐渐少了些许往日的光鲜。
此次军改,B学院又迎来了做大做强的机会。然而对于我们这届从A校来这儿跨军种培训的十多人来说,我们是特殊的一届,我们是第一届也将是最后一届了,因为我们现在所学的专业将会从学院的培养模式中撤掉。总结任职培训的这大半年来,我还是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
炎炎烈日下背着120满山跑,汗珠子沿着凯夫拉往下落,我切实感受到了军人的热血;寒冬凛冽下在雪地里打88狙,僵硬的手指扣不动扳机,我猛然懂得了什么是坚韧;被教员披头骂着“你们这些水货,下部队当个屁排长,等你下部队了,绝对是睡觉睡上铺,吃饭没有碗的料!”我彻底学会了当个兵就得皮实点,挨骂就得扛得住。
最近这几个月,脖子以下改革稳步开始,各项政策制度陆续落地,也是学院编制调整的关键时期。对于B学院来说,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学院部分干部去留的问题。在具体政策没下来前,每个人都在思考和等待着。而对于我们来说,因为我们是学员,并不直接涉及去留,所以依旧是每天打扫卫生,每天正常操课晚点名,每天见到纠察绕着走,每天学校哨位换着站。
而且,非常时期采取非常管理的原则在这段时间表现地异常明显,一个很小的问题动辄就会上纲上线,所以虽然一日生活依然如旧,却徒增了些许的紧张氛围,大家都抱着谨小慎微的心态过好每一天。对于军改,其实作为学员,我们关注更多的就是未来的发展环境,未来的福利待遇,未来的挑战和机遇。
当学员久了,自然而然地会把自己当做一个兵,一个只管做好自己分内的兵,一个习惯听口哨使唤的兵。是的,连一个兵的标准都做不到,还有什么底气做个军官呢?可是,不要忘了,我们毕竟是准军官呀!我们未来的使命可不是仅仅为了成为一个兵。难道一天一天的忙碌真的就变成了漫无目的的循规蹈矩了么?日复一日的规范整顿真的变成了毫无意义的折腾了么?
米兰昆德拉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得。在前方路途中,准军官们,我们还要继续奋斗,要相信四年的院校知识,一年的技能培训,我们是能胜任基层岗位的。我么不怕加班熬夜,不怕环境多复杂,因为我们正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军官,我们的活力朝气正是火热军营的底气。别把自己当成岁月的铺路石,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构筑着自己的未来呀。
浑浑噩噩的生活不可取,患得患失的生活也不可取。相信未来的某天,你会怀念那种折腾,你会怀念那份一直坚持的心态,你会感激那个在不该安逸的年纪里选择奋斗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