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可能是因为蒸汽机的出现,也可能是交通的便利,还有可能是因为北边边境的战事停了……反正外面市场上卖的东西忽然一夜之间就品种丰富了起来,许多以前不得不费尽心机自己制取的东西现在只要出的价钱够,就一定有人找来卖给你。
春城在急剧地膨胀扩大,不过数年,似乎眨眼之间就从一个边陲小镇长成了一个真正的大城,其规模大小几可与当初的京都媲美,最最要紧的是,春城没有城门,不收进城费,而且工作机会多,每天都有作坊冒出来招人。
一个人只要肯踏实干活,所得的薪水就能让一家人过上一份普通的却不必忍饥挨饿的生活。而且春城一切都是新的,水泥路、自来水……这些就算是京都也不可能家家户户都用得上。总之,春城的普通人家比北边的一些富贵人家还过得好。
因为各个作坊需要大量的小工,自然就不会对前来应招的人严格鉴别,只要老实本分肯干活,作坊就愿意留用,做得好的甚至代办春城的新身份。这样难免就有北边富贵人家的逃奴混在里边。
自从总督府被撤以后,石灏以他的幕僚和兵士为班底,组建了一个新的南郡,立春城为南郡的府城,下辖九个县。比如海边的盐田小村现在就已经建了盐田县县衙,当初护送子旭他们一起去海边的兵士首领就在那里任县丞,县令则是灏园书院的一名夫子,原本就是从国子监抽来的学员。
不过在子旭看来,南郡的衙门比较清闲,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收税数钱和办理身份证明,其他治安事件什么的极其少见。
这一方面得归功于石灏的幕僚们在人口登记制度方面的优良传统,人人都在衙门有记录,稍有风吹草动就被记录在案,想干点什么坏事可得好好掂量掂量;另一方面也得归功于助手着力推行建设的封闭居住小区,现在灏园早已不派兵士在围墙上瞭望驻守了,但小区的住户都自动自觉地请一两个人看守门户、顺便打扫门前屋后。以石灏那些幕僚的手段,这些看护院子的人又是有一本专门的账册登记的,说不定人还得定期到衙门汇报汇报。
子旭对衙门给北方来的逃奴办理新身份这一件事尤其感兴趣。这样明目张胆地发展下去,要么是傲来国取消奴隶、禁止人口买卖,要么北方的贵族和南郡打一仗。
子旭不禁好奇地问家里的土人侍女:“你有没有跟王府签卖身契?”
侍女问:“什么是卖身契?”
那估计是没签了,但子旭还是详细地跟她解释了“卖身契”的意思。
次日早餐时,土人侍女拿一张纸给子旭看,却是一份没有限定期限的用工合约,盖着王府和春城衙门的大印,签名的地方却只有一个手印。
子旭把合约还给土人侍女,说:“以后每天早餐后抽半个时辰练习写字吧,至少要学会写自己的名字。”然后拿来纸笔写下她的名字,让她照着写二十遍,再去干活。
好像回到南山教大奎认字的时候了呢,子旭禁不住有些恍然。
子旭和阿星成日呆在书房里。
有时候用食盐水或者稀硫酸做伏打电池,用漆包线引出电去电阿紫,阿紫一脸懵逼地惊慌失措。
有时候用漆包线围着一块磁铁绕线圈,线圈绕好后就转动磁铁做简易发电机,也是阿紫第一个去验证发电是否成功……
整得阿紫只要一见阿星进书房就离书房远远的,阿星叫它也装听不见。但一到吃饭时间,阿星在餐桌前刚坐下,阿紫就跳上阿星的腿上卖萌。
连府医看了都笑得胡子直抖,子旭也笑得不行。笑完后说:“还是不虐待阿紫了,我们做一个灯泡吧。”
做灯泡之前,子旭给“灏园日报”写了一篇广告软文,文中详细介绍了钨矿的鉴别方法和钨丝的特性,重点是本人强调长期大量收购钨丝或钨矿,价格面议。
然后找来一些所能找到的最细的棉线,剪成小段进行干馏碳化。
用碳化的纤维代替钨丝,阿星发挥他在玻璃工艺方面的巧手,做出了第一个碳丝灯泡。通电灯亮那一刹,阿星以一蹦三丈高来表达他的兴奋之情。
有需求就会有生产,玻璃作坊立刻就着手开发一条生产线来专门制作碳丝灯泡。
子旭和阿星特意做了一个迷你蒸汽机来推动磁铁旋转,用木炭做燃料。于是晚上府医、助手他们都集中到子旭的书房就着明晃晃的白炽灯装模作样看书。
但是这么热的天用炭火实在是不怎么方便。
因为现在铅和稀硫酸都可以轻易买到,所以子旭和阿星特意找作坊将铅块压成格栅板,又找陶瓷作坊定制了一批方形瓷罐,盖子上预留引线的小孔和补液的口子。东西到齐后他们自己动手组装了几个铅酸蓄电池,装好后用蜂蜡把盖子和小孔的地方都都密封起来。
白天让侍女烧火蓄电,晚上用蓄电池照明。
子旭正在大踏步向电气时代迈进。
子旭和阿星再接再厉,试图用食用油或者酒精做一个内燃机来替代木炭蒸汽机。
这样的大家伙必须找专做蒸汽机的作坊来专门加工才行,同时也是因为一同研发过漆包线的工匠中有几位现在改行做蒸汽机了,有熟人好办事。
子旭为此专门画了详图,特别是汽缸内部结构以及空气滤清器、喷油嘴、火花塞、连杆、曲轴等细部,画得尤为详细。与工匠反复商讨制作的可能性,无法做到的又能采取什么曲径通幽的方法来达到相同的目的。
做出来效果不错,子旭干脆请他们把磁铁线圈组合在一起让工匠们加工成尺寸对口的油箱和电机,内燃机的曲轴和电机转子无缝对接,一同旋转,如子旭预料的那样能让碳丝灯泡发亮。
唯一的缺点是噪声太大,一旦转起来面对面聊天就只能靠吼,根本没办法放在书房里用,子旭也不敢用漆包线进行长距离输电。
辛苦这么多天,等于是做了个寂寞。
但工匠们很高兴,这个动力装置比蒸汽机体量可小多了,搬动起来也方便,就是烧油烧酒精比较贵,不过总归是会找到用的场所的。
子旭倒是想到了汽车,但是轮胎还没有出现,说出来也没什么意思。
子旭打算用豆油来发电,因为豆油比较便宜,家家户户都用点豆油灯照明,用豆油发电照明也符合此地的风俗民情。
关于噪音的问题,临时的解决办法是在屋后灏园的菜地中间建了两间小屋,一间专门放豆油发电机,一间专门放木炭蒸汽发电机,白天用它们给铅酸蓄电池蓄电。
现在用电还全靠子旭和阿星胆大心细,直接用漆包线搭接,连个开关都没有。于是画了个包含白炽灯底座、线槽和扳手开关的托盘样子找陶瓷作坊定制了一批。
托盘到手后,子旭和阿星装好电路,连接好托盘和蓄电池,一个完整、安全的电路送给府医和助手,他们只要扳一扳开关就可以用电照明了。
唯一让子旭感觉不方便的是时常要帮他们养护蓄电池。
石灏见了也要了几个过去,菜地里的两个发电机忙得只有昼夜不停地发电。
石灏一如既往地开始了豆油发电机及其相关产品的产业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