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赛前背景
国际足联成立于1904年,受当时国际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举办全球性球赛的条件并不成熟。一战后,雷米特成为国际足联的主席,他立志于举办类似于奥运会的全球性足球赛事。欧洲多国也对能举行跨区域的赛事表达了希冀,加之连续两届奥运会足球冠军得主的乌拉圭的外交官布埃罗对雷米特想法的支持,所以在1926年国际足联会议上,通过了新赛事的提议,于是在后世影响世界的赛事就此成型。因为该杯赛由雷米特先生首创,则称此赛事为“雷米特杯赛”。
决议通过后,举办赛事的地点便成了首要议题。欧洲多国对举办世界杯的意愿都比较高,但由于乌拉圭是应届奥运足球冠军,而且因为新赛事的要求,需要修建多座球场,加之乌拉圭政府为所有参赛国提供参赛费用,使乌拉圭成为举办首届比赛的最大热门。此后,其他有意愿举办国均退出申办,因而乌拉圭成功举办首届世界杯(1929年国际足联在巴塞罗那召开的会议决定)。
二、预选赛
大家会想,举办地也圈定了,那就开始比吧。现在世界杯决赛圈的参赛队是32支,在半个月的比赛前,则需要进行预选赛吧,但当时却没有这个环节,因为首届赛事举办后41个会员国均被邀请。但由于欧洲部分国家对举办地给乌拉圭表示不满(包括意大利、匈牙利、瑞典等)和路途遥远(德国、瑞士、奥地利等)的缘故,最终只有13个国家的代表队参加了本届世界杯。
三、赛事进程
1930年7月13日,第一届世界杯足球赛在乌拉圭开幕,开幕式进行了简单朴素的仪式。13只参赛队分为4个小组,其中1组包含4支球队,其余3个小组分别包含3支球队。比赛均在乌拉圭的蒙得维的亚的三座球场进行,各组头名晋级半决赛。
1、小组赛
第一组:阿根廷、智利、墨西哥、法国
第一组是本届赛事唯一有四支球队角逐的组别,首场比赛由法国对阵墨西哥,法国队的劳伦特攻入世界杯的首粒入球。随后阿根廷对阵法国的比赛第81分钟,由阿根廷的蒙迪攻入一粒任意球。这场比赛在85分钟便出现了世界杯第一个争议镜头——主裁提前吹响结束的哨声,最终阿根廷1:0艰难战胜法国。
在阿根廷与墨西哥的比赛中,一共吹了五粒点球,阿根廷球员斯塔比莱在比赛中完成了帽子戏法。
智利在先前的比赛中,也先后战胜了法国和墨西哥,最后由其与阿根廷争夺晋级名额,整场比赛充满了火药味,最终阿根廷以3:1胜出晋级四强。
第二组:巴西、玻利维亚、南斯拉夫
种子球队首战1:2不敌南斯拉夫,而南斯拉夫次战玻利维亚,以4:0轻取对手晋级。
第三组:乌拉圭、秘鲁、罗马尼亚
东道主乌拉圭先后胜罗马尼亚与秘鲁,晋级半决赛,而在秘鲁与罗马尼亚的比赛中,秘鲁球员加林多得到世界杯首张红牌被罚下。
第四组:美国、巴拉圭、比利时
美国射手毕·巴特钠乌德在对阵巴拉圭的比赛中,完成了帽子戏法,这是世界杯的首个帽子戏法,而美国队也凭借2连胜晋级半决赛。
注:队名标红为种子队,小组赛不同组
2、淘汰赛
两场半决赛,均已大比分分出胜负,第一场阿根廷以6:1轻取美国,第二场乌拉圭以同样的比分战胜南斯拉夫。
3、决赛
决赛是1928年奥运足球决赛的翻版,对阵双方为东道主乌拉圭和阿根廷。这场比赛也出现了戏剧性的场面——上半场使用阿根廷带来的球,而下半场使用东道主提供的。决赛由乌拉圭的多拉多首开纪录,随后阿根廷的佩乌萨勒扳平。上半场结束前,阿根廷的斯塔比尔攻入反超比分的一球。下半场乌拉圭发起反攻的号角,先后三次洞穿阿根廷的球门,最终以4:2战胜对手,获得首届世界杯的奖杯。
四、赛事最佳阵容(2-3-5)
门将:亚克希奇(南斯拉夫)
后卫:尤尔科维奇(南斯拉夫)、纳扎济(乌拉圭)
中场:安德拉德(乌拉圭)、蒙迪(阿根廷)、杰斯蒂多(乌拉圭)
前锋:萨科尼(乌拉圭)、赛亚(乌拉圭)、卡斯特罗(乌拉圭)、费雷拉(阿根廷)、斯塔比尔(阿根廷)
五、赛事之最
1、最佳球员:斯塔比莱
2、最佳射手:斯塔比莱(8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