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队技术分析(深度分析:中国足球的五大技术问题)

中国足球又一次无缘世界杯,大家都找出了很多原因,但绝对不能忽视的,是中国足球长期以来来一直存在的五大技术问题:

一、球员普遍缺乏“通过配合闯入进攻要道”的能力,同时也缺乏“从进攻要道向防守薄弱区转移球”的能力,导致球员在实战中向前推进的方法太单一。只要对方紧逼到位,我们就只能长传打快。长此以往,各级球队就越来越倚重球员的个人能力,都在追求更高、更快、更壮、更有冲击力,足球场都快要变成田径场了。即便遇到越南这样的球队,我们也不能从容深入到前场,当然也就谈不上消耗对方的体力和消磨对方的意志。

二、球员普遍缺乏“在中前场长时间短传配合持续进攻”的能力,进而缺乏“在对方大禁区附近主动创造射门机会并主动抓射门机会”的能力,导致球员在遇到强队时,经常是被动地遇上射门机会和被动地抓射门机会。把球打偏了还沾沾自喜地强调:我们是得势不得分,就差临门一脚了。然而,我们年复一年地自我感觉良好,却一直都改不掉“临门一脚差”的老毛病。其中的原因,就是一直没能主动创造射门机会。可以这么说,不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平时怎么练“临门一脚”,到了赛场上都没用!

三、球员在丢球转入防守时,普遍缺乏“迅速反抢和围堵”的能力,同时也缺乏“后卫队员与反抢围堵队友配合造越位”的能力。能否就地反抢和围堵,主要要看之前的球是怎么丢的,也就是看之前进攻时能否保持好整体队形。而“造越位”能力差,球队进攻时就不可能解决“三线脱节”的问题。这两个问题不解决,不但球队的防守不稳固,进攻时也不可能真正做到攻中有守。实际上,这也是中国队与日本队的主要差距。国际足联专门制定了“越位规则”,而且还三番五次地来回修改,可见它有多么重要,但我们却不重视它,更没有好好利用它,真令人欲哭无泪。

四、球员普遍缺乏“队形”的概念,相邻球员之间没有相对固定的位置关系和距离关系,更没有联动配合进攻和联动配合防守。导致经常有部分球员认为要向前快攻,而另一部分球员却认为应该先稳一稳。而对于双方实力相当的比赛来说,统一思想是球队取胜的基本要求,思想都不统一,何谈赢球?在所有集体项目中,足球比赛的场地大,人员多,个人带球过了一人马上就会遇到另一个人;个人防守可以拦住对方的人,却拦不住对方传出的球。无论进攻还是防守,没有统一思想,肯定就没有联动配合,而没有联动配合的个人行为,一定即耗时费力,又拖垮队友。换句话说,个人带球技术和个人防守技术,都必须在联动配合的基础上应用。中国足球普遍没有联动配合,归化几个球员根本不可能解决问题,就算梅西来了也没用!这也是我们“谁都可以输”的根源所在。

五、探索整体配合方法一直都没能有所突破。从理论研究到培训教材,从球员选拔到梯队训练,从赛前战术安排到比赛中的具体执行,大家一直都着重追求“用11个球员的自身强大来促成球队的整体强大”,具体来说就是着重追求每个位置的球员都能战胜对手并传出球,从而实现整个球队能顺利地连续传球。这是一种靠扩大足球人口基数来寻找11个优秀球员的做法,需要依赖各级教练的执教经验,而各级教练又都有各自不同的战术思路。很显然,论经验积淀,我们很难赶得上足球强国,而且这种做法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非常低效。从另一个角度看,像冰岛这样的国家,足球人口基数并不大,但一样可以取得好成绩,可见提高成绩并不是只有扩大足球人口基数这一条路。所以,要想尽快提高成绩,我们除了努力扩大足球人口基数,更应该尽快统筹找到正确的“整体配合方法”,然后才能明确每个局部的最佳做法和训练要求,这样,各级球队才能统一认识,凝心聚力,规范训练,你追我赶,才能真正提高我们选拔人才的效率。

以上五大问题是中国足球一直没能真正冲出亚洲的主要技术原因,也是国家队蜕变为强队所必须解决的最重要的技术问题。只有聚焦解决这五大问题,我们才能真正进入“稳中求变、变中求快”的技术发展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