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需要一本正经的说教。他需要的是生活,不断地体验生活带给他的各种碰撞。
收到《儿童自然法则》这本书时,正值上海持续七日的极端酷暑天。书籍干净的封面和封面上孩子们天然的笑脸,不经意间发挥出了降“躁”的功效,让我忍不住立刻开卷阅读,边读边想起母亲常说的一句话:“生活,是教不会的。”
和来自法国的作者塞利娜·阿尔瓦雷斯一样,我的母亲也是一位儿童教育工作者。虽然国度不同、年龄不同,但这两位同样爱孩子、懂孩子的老师,却在不同的时空发出了同样的心声:“孩子不是‘教’出来的。”“孩子不需要一本正经的说教。他需要的是生活,不断地体验生活带给他的各种碰撞。”“无需用力过猛,首要任务不是‘做什么’,不是发明新方法,而是不要侵扰孩子们的生活,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内心想法。”
这些话,在从事了20余年心理咨询工作的我听来,十分赞同,因为它们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维护和心理危机的预防,万分重要。
临床咨询案例中,太多的孩子因为老师和家长用力过猛的教育而活得了无生趣,觉得自己生来就只是个“学习机器”而已,至于未来要成为怎样的人,则根本没有机会、也没有必要去想,因为“那都是大人想要的”。一些看起来奋力拼搏的孩子,心里想的却是:“等考上了你们想让我考的大学,我就算报答完你们了,接下来怎么活、活不活都无所谓了……”
这不是危言耸听。即使在浪漫之都法国巴黎,越学越痛苦的孩子也比比皆是,就像塞利娜所说:“孩子们不得不违背天性,遭受很大痛苦。老师们也精疲力尽,所有人都在较劲,很难顺其自然。”
很难,是因为不相信人类习得的自然机制,不了解关系和环境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影响远胜于机械性的知识累积,不懂得过度的紧张和压力会破坏孩子的神经系统,经历越多的紧张,额叶前部皮层的发育越滞后,越容易紧张而无法自控……
关于“教”这件事,需要反思的是:我们想让孩子领会平等的精神,却没有意识到所用的教育方式可能将不平等强加于他们;我们希望孩子懂得爱,却用成绩和表现把他们分成三六九等;我们责怪孩子长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却不知道正是我们自己不断创造着竞争环境来培养自私自利……
这个“我们”,不仅指学校和老师,也包括家庭和父母,还包括整个社会以及操之过急的每一位成年人。
操之过急,是因为成年人太想要以自己认为对的方式“教会”孩子许多事,所以才有了诸多违背天性的教学法,所以孩子们才越来越不敢提问,因为“老师会批评我没认真听”。孩子们坐在一成不变的教室里,感受着局促空间带来的厌烦,透过窗户望着外面真实的世界,幻想着充满活力、激情、多姿多彩的探索。然而,自然法则告诉我们一个最根本的原理:孩子不是“教”出来的,他们会根据亲身的体验,来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智力,继而调动内在积极性来获得知识。
每个孩子都渴望着体验。只有尊重孩子成长的自然法则,成年人才不会再试图走捷径,才能真的慢下来,给予孩子绽放自我的空间,并发自内心欣赏他,尊重他,竭尽全力引导他。而大人自己,也才有可能深吸一口气,放下心,与孩子一同回到真实生活里,把精力留着创造和欣赏生活本身。
深受学生爱戴的我的母亲,一边说着“生活,是教不会的”,一边以“活”代“教”,将课堂融入了生活里。在那个物质匮乏、条件有限、思想保守的年代,了不起的母亲依然经常带学生野炊——没错,是要孩子们点火烧饭的野炊,而不是简单摆摆样子的野餐;依然经常将枯燥的课文改编成生动的音乐剧,让孩子们在唱唱跳跳间完成学习。母亲教过的每个班级,都是学得最轻松而成绩最出众的,那些被尊重了天性的孩子们,许多后来也成了老师,也在无意之中遵守着“儿童自然法则”,将建立友善的关系与环境列在了教学目标之先。
芬兰学者曾连续十年跟踪调查几千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关系后,发现“大人的热情和体谅的态度比任何教学工具或限制班级人数的做法,都更有助于孩子提高学习成绩。”——母亲与她学生们的代代传承,正是这一结论的经典例证。
“生活,是教不会的。”让我们与孩子们一起:保持着内心的火花,回到生活里去;让“自然法则”成为我们的立场、而不只是一本读物、一种理论。
毕竟: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常青。
(林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