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国男篮世界杯正式拉开序幕,32强,16天,8座城市,对于全球篮球迷来说,都将是一届让人充满期待的盛会。
此时,男篮世界杯的规模已经扩大到了32支球队,为历史新高。不过比起全球性节日足球世界杯来说,篮球世界杯必须要在前面加上“男篮”的前缀。事实上,即将在中国举办的男篮世界杯也只是更名后的第二届——在2012年,国际篮联将赛事更名为世界杯,因此2014年举办地西班牙承接了第一届的男篮世界杯。而后为了避开足球世界杯,国际篮联决定延后一年,从2019年开始每隔4年举办一届。
国际篮联的更名理由是“新名字更容易被记住”,在当今世界五大赛事(奥运会、足球世界杯、英式橄榄球世界杯、板球世界杯、世界棒球经典赛)中有三项以“世界杯”命名,国际篮协希望篮球也能与之相提并论。到今年,已经有了32支球队参赛。
首届男篮世锦赛夺冠球队
57:首届比赛全场最低总得分
在没有24秒进攻时限的时代,所有的进攻都是在外线互相传导,直到出现得分机会。因此篮球比赛远比今天难看得多。男篮世界杯历史上的全场最低得分(埃及19-38巴西)和半场得分(埃及10-9法国)都出现在这一届。而第一届的世锦赛远远没有得到世界认可:1948年伦敦奥运会期间,国际篮联大会决定在奥运之间每四年举办一次锦标赛,但第一届仅有阿根廷一个国家申办,最终东道主球队费尽心思,如愿捧得第一届冠军。可事实上,第一届比赛只有6支球队合格的参赛:原本国际篮联规定有10支球队参赛:1948年奥运会前三名、亚洲、欧洲、南美洲各两支球队以及东道主。然而当时智利和乌拉圭与阿根廷有政治矛盾,他们拒绝派出球队参赛,在当时,亚洲球队也不愿意远隔重洋前来,西班牙和南斯拉夫顶替参赛,美国队只派出了丹佛雪佛兰汽车厂的一支业余球队参赛,而南斯拉夫队还因为意识形态不同拒绝与西班牙队交手,就连国际篮联官方,都将世锦赛元年称之为“混乱的比赛”:在法国和埃及之间出现了明显误判,导致法国队威胁退赛。阿根廷夺冠也完全没有得到全世界的认可,毕竟在两年前的奥运会上,这支阿根廷队在23支球队里仅排名第15,淘汰阶段一场都没赢过。
夺冠的美国汽车厂队
226:美国派汽车厂队净胜总分
4年后的1954年,世锦赛依然在南美洲举行,原定举办地圣保罗因为恶劣天气损毁了球场屋顶而改到了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巴西当局拒绝向苏联提供入境签证,最终只剩下了7支球队参赛(包括台湾派出的代表队,中华民国),巴西不得不邀请了5支美洲球队,才凑齐了12支球队参赛。这一次夺冠的球队是美国——他们又一次派出了汽车厂业余队,不过这次卡特彼勒的厂队拥有6名两米以上的球员,凭借身高优势,他们在9场比赛里一共赢了226分,摧枯拉朽般地带走了冠军。
台湾名将陈祖烈在世锦赛赛场
4:中国最好成绩
政治因素长期影响着世锦赛的举行,不同于奥运会,影响世锦赛参赛国家的,大部分是东道主拒绝发放签证——1963年的原东道主菲律宾拒绝给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放签证,国际篮联不得不将举办地改到巴西;1959年,苏联和保加利亚拒绝与台湾代表队比赛而弃权,小组赛2胜4负的中国台湾却因此排到了第4位。
2002堪称梦之队的耻辱
27:美国输球总场次
算上西班牙第一届世界杯,世锦赛一共举办了17届,其中美国14次进入前四,一共拿下5块金牌,3块银牌和4块铜牌。不过他们的整体战绩,算起来没有特别出众:149场比赛里,他们一共输掉了27场。每届都派队来参赛的美国队,在最开始也没有多么重视这项赛事。
如前所说,前两届他们都派出汽车厂的业余队参赛,第二届还拿了冠军。但在1963年,随便组了一队低水平球队(官方吐槽)的美国队连输3场,首次无缘奖牌;到了1970年,当全球篮球实力都在明显提升时,不重视的美国队再次输掉3场,被意大利挤出了前四。
直到1982年,美国队才开始派出道格-里弗斯。安东尼-卡尔(骑士退役了他的34号球衣)等优秀球员参赛,但在决赛面对苏联时,美国队无法限制苏联队身高2米20的大中锋“瞭望塔”特查申科,以92-93不敌苏联,又与冠军失之交臂。
1989年之后,国际篮联允许NBA球员参赛,但在1990年,美国仍然只派出NCAA球员(但也包括了肯尼-安德森、莫宁、莱特纳、加特林等未来明星,主帅是老K教练)。而在1994年,美国队派出梦二参赛,一举夺冠。然而1998年NBA停摆,美国只派出NCAA和低级别联赛球员组队,最大牌是布拉德-米勒,最后也只拿到了铜牌。
然而这只是美国篮球低谷的开始,2002年世锦赛在美国本土印第安纳波利斯进行,乔治-卡尔率领的梦五队遭遇最大打击,他们先后不敌阿根廷和南斯拉夫无缘四强,争五战又被西班牙击败,梦之队险些因此走下神坛。大牌们拒绝应征,选入了太多单打手和平庸球员是最主要因素,美国队也低估了世界篮球水平的蓬勃进步。然而在4年后的日本,勒布朗、韦德和安东尼三队长领军,外加保罗、波什和霍华德的梦七队,仍然在半决赛输给希腊,最终还是只拿下了季军。从梦五到梦七的连续败北,也促成了美国队组建最强梦八阵容的决心。而在那之后,美国队恢复统治,在杜兰特的带领下时隔16年夺回冠军,并在2014年卫冕成功。
5:南斯拉夫冠军平美国
美国队一共5次夺冠,南斯拉夫则和他们并列排在榜首,国际篮联将南联盟(塞黑)解散后的塞尔维亚视为继承者,于是南斯拉夫的三个冠军,以及塞尔维亚在1998年和2002年的冠军合并,一共5座冠军。塞尔维亚产出了难以计量的明星球员:彼得洛维奇、库科奇、迪瓦茨、达尼洛维奇都在NBA打出名堂,之后的塞尔维亚也同样产出了佩贾、特奥多西奇等明星球员,如今的塞尔维亚还有NBA顶薪球星约基奇坐镇,辅以班、别利察和格丹-格达诺维奇,阵容堪称雄厚。然而南斯拉夫篮球之鼎盛不仅有塞尔维亚——解体后还包括了波黑、克罗地亚、马其顿、黑山和斯洛文尼亚,试想如果这些球队合并成一支,恐怕美国队也难说轻易取胜。
82.5%:苏联保持最高胜率
另一支频繁受到政治因素影响的,是苏联队。
苏联一共出战了80场世锦赛比赛,赢下了其中的66场,胜率82.5%还要高过美国队(81.9%),从1947年组队开始,苏联篮球在欧洲乃至世界都具有统治地位,到1991年解体前,苏联队9次参加世界杯夺得3冠3亚2铜的战绩,并且2夺奥运会,14次夺得欧锦赛冠军。苏联最终分裂成15个国家,而其中,俄罗斯、立陶宛、拉脱维亚现在仍然是篮球强国,若是这些国家组队参赛,也能跟美国分庭抗礼了。
33.7:希腊砍分怪无人能及
除了南联盟和苏联两强,世锦赛历史上也涌现出其他几位超级巨星:FIBA殿堂级球星,职业生涯总得分49703分的“神圣之手”奥斯卡-施密特,在世锦赛的舞台上出战35场,场均轰下24.1分;而世锦赛的场均得分王则是80年代的希腊巨星尼克-加里斯,他在10场比赛里拿下337分,至今无人能破。而他的另一项成就则停留在口口相传的传说中——1983年希腊男篮与北卡打过一场邀请赛,加里斯在迈克尔-乔丹头顶予取予求,轰下了50分。
不过,加里斯的单场最高53分,和施密特的最高分52分,都没有排在世锦赛历史第一。
54:许载砍下历史单场最高分
拿下单场得分王的,是一个中国球迷熟悉的名字:现韩国男篮主帅许载。他在1990年对埃及的比赛里,单场轰下了惊人的54分。关于那场比赛能够查到的资料不多,不过可能要让球迷们失望了:1990年的世锦赛一共16支球队参加,韩国和埃及的比赛是15-16名之间的排位赛。最终韩国以117-115险胜埃及,许载却没有排进得分榜的前十位,可见这场比赛的含金量实在太低,只能说是在弱队身上“刷”了一场高分。
25.3:张卫平屈居1978年得分榜次席
所以许载的成就,无法排到世锦赛的超巨行列中。打了14场场均22.9分的姚明,则足以在历史得分榜上排在第9位,不过他并不是中国男篮世锦赛历史上场均得分最高的球员:张卫平以7场177分,场均25.3分高居世锦赛历史得分榜第三位,比施密特还要高。合理老师在1978年代表中国男篮参赛,最终中国男篮2胜5负排名14支球队的第11名。这位曾经的灵活型大前锋,凭借着扎实的脚步和精准的投篮,帮助中国男篮屡建奇功,而从不多的影视资料中,也可能感受到合理老师年轻时的英姿,从前的他可是个狂热的扣篮爱好者。不过稍微有点可惜的是,那年合理老师并没有拿下得分王,排在第一的是场均26.9分,来自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贝尼奇,合理老师以1.6分之差,屈居第二位。
7:亚太赛区拥有世界杯席位
从1978年开始,中国男篮坐稳亚洲霸主,在之后的10届世锦赛/世界杯里出战8次,只在1998年和2014年没能杀入最终正赛,此次中国男篮以东道主的身份再次征战世界杯。而接下来亚太赛区合并,32强中将会有7个名额。中国所面对的对手不再是伊朗、日本和韩国,也包括了未来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更多的强队开始挤压中下等球队的生存空间,想要出战世界杯,也需要动一些脑筋——印尼、菲律宾就联合日本承接了2023年的下一届世界杯比赛,对此前从没打过世锦赛的印尼来说,这是他们第一次参赛,想要有下一回,估计还得去再申办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