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任主席(他是我国第三任国家主席,逝世后墓碑上不留姓名,只刻了这24个字)

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中,前来祭拜革命先烈的人们,都会注意到一个奇怪的墓碑。这个墓碑上没有名字也没有相片,只有短短24个字的碑文:

“先天下之忧而忧,与天地同在,念人间之乐而乐,共日月齐光”

不过念诵几次碑文后,大多数人都会意识到,这是中国第三任主席李先念的墓碑。

但大家依然不明白,为何他的碑上不刻姓名生平,却要刻上一段碑文。

中国有多少任主席(他是我国第三任国家主席,逝世后墓碑上不留姓名,只刻了这24个字)

穷小子为翻身,毅然参加革命

1909年,李先念出生于湖北黄安县的一户贫农家庭。由于家境穷困,李先念在十岁以后,就被父母送往一户木匠家中学习手艺,希望靠木工活来养活一家人。

但旧社会的学徒,实际上就是师傅的奴工。李先念在学习过程中既要为师傅端茶倒水,又要忍受师傅的责骂殴打。无法忍受师傅责打的李先念,在17岁时加入湖北地区的农民运动中。

虽然李先念当时只有17岁,但他勤奋好学且战斗勇敢,很快就成为当地农民武装中的主干力量。

中国有多少任主席(他是我国第三任国家主席,逝世后墓碑上不留姓名,只刻了这24个字)

1927年9月,李先念从上级得知,中央即将在黄安、麻城两县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于是他自高奋勇,表示愿意加入第一批攻城部队。

上级部门考虑到李先念是本地人,熟知路况也通晓敌情,不但同意他的请求,还将他任命为突袭部队的队长。

11月13日,起义准备完毕。随着县城外的三声枪响,李先念带领数十人炸开黄安县城大门,为后续大部队打开前进道路。经过一天激战,黄安县城警备队被起义军全歼,黄安县城被解放。

但敌人的援军也来得很快,11月下旬至12月初,国民党军与地主武装一道,向黄安县城发动了数次大规模进攻。

农民起义军因为准备不足、武器落后,最终被敌军击溃。最初李先念决定与敌人血战到底,但他的领导找他谈话,命令他以木匠的身份,继续潜伏在黄安县城中,等待大部队到来。

中国有多少任主席(他是我国第三任国家主席,逝世后墓碑上不留姓名,只刻了这24个字)

日后,李先念同志在回忆这段往事的时候,低沉的说道:

“当时的处境非常糟糕,国军士兵到处抓人杀人。有些人意识到起义失败后,立刻向敌人投降,变成了叛徒,还带着敌人四处搜捕曾经的战友。但我没有放弃,我带着几个幸存下来的战友,趁乱冲出包围圈。之后在一间破草屋里,我在方建中烈士带领下,诵读了入党宣言,正式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逃过敌人的追捕后,李先念按照领导指示,以木匠学徒的身份躲入一间工坊中避难。直到1928年7月,红军大部队击溃黄安县城周边的敌人,李先念才结束躲避,加入到红军的队伍中。

中国有多少任主席(他是我国第三任国家主席,逝世后墓碑上不留姓名,只刻了这24个字)

接下来6年时间,李先念一直在湖北地区从事根据地建设工作,期间他还曾带队击溃数次国军进攻,为保卫根据地立下汗马功劳。只是随着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开始长征后,他并未跟随中央红军一路北上,而是加入到红四方面军的队伍中,开始往四川方向前进。

在这个过程中,李先念不但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军事指挥员,还在不利情况下,多次指挥红四方面军赢得战斗胜利。

李先念为红军做出的贡献之大,让全军上下都十分信任他,就连毛主席与彭德怀都认为他是一名将才。面对诸多夸赞,李先念总是会羞涩的表示:

“我在打仗上的才能,都是徐向前同志教我的,他是个好老师。”

长征结束后,李先念被调入延安党校学习。但随着日军开始全面侵华,李先念被迫结束学习,并在中央的命令下带队南下,进入湖南湖北根据地发展抗日武装。

刚到湘鄂西根据地时,李先念手下一共只有160名游击队员。但回到家乡的李先念,靠着自己熟悉地形民情的优势。在一年时间里将部队扩充到9千人,并对日伪军发动多次卓有成效的进攻。

中国有多少任主席(他是我国第三任国家主席,逝世后墓碑上不留姓名,只刻了这24个字)

由于李先念及其部队多次挫败日军的进攻,使侵华日军恨其入骨。1941年,日军派出上万人向李先念所在的鄂南根据地发动进攻,试图靠一次进攻彻底消灭李先念。

但李先念先发制人,在日军刚刚抵达根据地外围时,主动发起侏儒山战役,一战歼灭日军五千余人,让日军的扫荡企图彻底破产。

在李先念的指挥下,湘鄂根据地在抗日战争中,逐步发展为拥有9万平方公里土地,人口超过1千万的大型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有多少任主席(他是我国第三任国家主席,逝世后墓碑上不留姓名,只刻了这24个字)

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先念按照中央指令,带部队出发前往汉口地区与国民党军对峙。按照中央的命令,李先念既要防止国民党军对解放区发动突袭,又要挤压国民党军的生存空间,为正在进行的重庆谈判争取筹码。

李先念非常完美的执行了中央的指令,靠着6万名解放军,牵制住了30万中原地区的国军。并且在内战全面爆发后,为了掩护中原地区的解放军突围。

李先念率领1.5万人,穿越国军平汉铁路防线,深入到敌军大后方。并在极短的时间内,接连占领伏牛山、南化塘等地区,使国军后方陷入混乱,为中原解放军突围创造了机会。

中国有多少任主席(他是我国第三任国家主席,逝世后墓碑上不留姓名,只刻了这24个字)

但让人惊讶的是,李先念在掩护中原解放军突围后,并未与中原解放军一同进入安全的陕西根据地。在确定中原解放军安全离开后,李先念带着十几名志愿跟随的干部,重返被国军包围的豫鄂根据地中,发动游击战打击国军。直到豫鄂根据地可以独自应对敌人的进攻后,李先念才在中央的命令下返回延安。

1948年10月,随着淮海战役即将爆发,李先念被中央派往开封,全权负责战役后勤保障工作。在协调后勤工作的过程中,李先念展现出处理经济事务的天赋。

由于淮海战役规模巨大,需要调动的粮食与运输人员的数量,远超解放军后勤部的处理能力。李先念刚刚到达后勤部,并对后勤路线进行简单的梳理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远超他的想象。战役后勤补给来源分布在山东、江苏、河南、河北等6个省份,并且因为缺少铁路等运输方式,粮食弹药的运输只能通过民工用小推车运输。

经过简单的计算,李先念认为后勤人员至少需要五百万人,才能保证前线部队及时拿到补给。这个数字吓坏了后勤部所有人,当时全国解放军一共才280万人。李先念要在全国范围内调动五百万人,这听起来简直是异想天开。

中国有多少任主席(他是我国第三任国家主席,逝世后墓碑上不留姓名,只刻了这24个字)

面对众人的疑虑,李先念制定了一个庞大而简单的计划。

首先李先念在制定运输计划时,确定了“总部为辅,兵站为主”的方针,在多条运输线上布置了数百个兵站。对于那些处在关键节点上的兵站,李先念设置了通信电台与参谋部,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后勤工作。

为了确保运输路线的安全,李先念还发动解放区与运输路线上,所有民兵以及党员干部,为支前民工提供保护。

最后,李先念还定下规矩,支前民工运抵粮食后,可以拿到其中的一小部分作为补偿。如果在运输途中遭到敌人袭击,不论发生什么事,组织都会予以合理补偿。

李先念将计划制定完成后,送交淮海战役总指挥部审定。总指挥部对于这项计划非常满意,立刻下令照此执行。

中国有多少任主席(他是我国第三任国家主席,逝世后墓碑上不留姓名,只刻了这24个字)

日后李先念回忆淮海战役时,曾经笑着说:

“得知计划通过后,我们更紧张了。因为计划只是一堆纸而已,真正执行的时候这种规模巨大的计划,是肯定会出现问题的。对于这种规模的后勤运输工作,我们所有人都是第一次接触。”

事实也确实如李先念所说,因为组织人员的不熟练,几个关键的运输节点都曾出现过拥堵情况。但是在全体指战员与支前民工的共同努力下,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解放军在数百万支前民工的支援下,顺利击溃淮海地区的国军。

中国有多少任主席(他是我国第三任国家主席,逝世后墓碑上不留姓名,只刻了这24个字)

1949年5月,李先念被中央派往湖北,总领湖北全省各项工作。在重返家乡后,李先念布置的第一个命令,是在全省范围内清剿土匪。由于国民党的放纵与支持,湖北湖南地区存在数以万计的土匪。并且这些土匪除杀人越货外,还在国民党的授意下,四处袭击落单的解放军士兵与干部,甚至多次聚集起来攻击城市。如果不清除这些土匪,那么重建湖北就是一句空谈。

为此李先念作出布置,先派出解放军小部队,沿着主要交通线布防,切断土匪群体之间的联系,然后一个地区一个地区进行清剿。对于李先念的计划,有解放军军官评价道:

“是时候让国军和土匪,尝尝我们当年吃过的苦头了。”

最终在1949年11月,湖北地区最后一支土匪武装,在解放军的攻击下烟消云散。

中国有多少任主席(他是我国第三任国家主席,逝世后墓碑上不留姓名,只刻了这24个字)

晚年生活

建国后,李先念因为在地方的出色功绩,被调入中央负责全国经济建设工作。由于长期在地方工作,李先念很清楚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严厉杜绝一刀切的政策。在他的指挥下,新中国成功挺过经济困难时期,并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为中国日后全面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李先念负责全国经济工作的过程中,他意识到能源问题,将会成为主导中国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如果中国不能获得稳定的能源供应,那么即使苏联提供再多的工业化项目,也只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持续不了多久。

于是在经济会议上,李先念提出要建设葛洲坝、霍林河煤矿、焦枝铁路三项工程,确保中国能源供应稳定。

中国有多少任主席(他是我国第三任国家主席,逝世后墓碑上不留姓名,只刻了这24个字)

事实证明李先念的决定是正确的,随着苏联援助的工业项目逐步落地,中国的能源消耗开始呈指数级增长。而在研究这三项工程的过程中,李先念接到一份报告,报告显示河南省林县的县长杨贵,未经申报自作主张开始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好奇的李先念放下手中的工作,带上水利专家与农业部人员,前往林县查看情况。经过考察,李先念认为县长杨贵的决定是正确的,河南确实需要一条大型水渠,确保本身农业发展用水充足。

中国有多少任主席(他是我国第三任国家主席,逝世后墓碑上不留姓名,只刻了这24个字)

于是李先念将这条修筑到一半的水渠,列入国家重点工程名单之中,并将其命名为——红旗渠。1964年红旗渠建成后,李先念在开闸仪式上还专门表扬了县长杨贵:

“杨贵是一名好干部,他将人民群众的生计放在第一位。他决定修建红旗渠是非常正确的决定,如果没有这条水渠,那么河南的农业生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我建议全国的干部,都应该学习杨贵实事求是的精神。”

1983年,在第六次全国大会上,李先念被选为中国第三任主席。上任后,李先念同志将工作重心从经济发展,转移到外交事务当中,为中国争取其他国家的外交支持。不幸的是,由于战争时期留下的旧伤以及工作劳累,李先念同志在1992年6月21日因病去世,享年83岁。

在去世前,李先念唯一的要求,就是立碑的时候不要刻自己的名字,而是刻上两句诗:

“先天下之忧而忧,与天地同在,念人间之乐而乐,共日月齐光”

参考文献:

《李先念回忆录》

《李先念在1946》

湖北省党史:《我给李先念当警卫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