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牛不相及,这是一个很常用的成语,它的意思就是说事物之间毫无关系。但是,我们经常用这个词,不知道有没有人想过一个问题:风马牛是啥?啥是风马牛?
我以前也没注意过这个问题,最近偶然看到了这个词,突然很好奇这个问题。“不相及”的意思很简单,就是不相及的意思,大白话,但是“风马牛”到底是什么呢。我原先以为是指三样东西,风、马、牛,这三样东西不相及,但是好像又不合逻辑,风是自然现象,马、牛是动物,完全不沾边啊。
后来查过典故之后才明白,风马牛是什么意思。这篇就来讲讲什么是风马牛。
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典故,它的诞生时间非常早,早到了春秋时期。创造这个成语的是一个湖北人。
春秋时代,中原出现了一个霸主,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这个人就是齐桓公小白。
既然想称霸,就要让天下都认自己为霸主,但是有些国家就是不服,比如宋国、蔡国。那怎么办呢?齐桓公表示,必须怼过去。所以齐桓公搞过几次大围剿,以齐桓公当盟主,联合各路诸侯,讨伐那些不听话的国家。这就是春秋时代著名的“九合诸侯”。其实,齐桓公搞这种会盟不仅仅是九次,九只是个约数,表示很多的意思。
齐桓公势力强大,那些不听话的小国基本上都望风而降。搞定了中原的对手后,齐桓公遇到了一个搞笑的国家。这个国家就是南方的楚国。
在先秦时代,楚国一直是南蛮,一向被中原人瞧不起。齐桓公搞定了中原后,华夏大地东西南北的各路少数民族都没有解决,所以齐桓公决定利用这个机会,向野蛮人宣战。他的宣战对象就是野蛮人的代表——楚国。
楚国一直在南方过自己的小康生活,也没人骚扰,很滋润。但是,楚国突然听到齐国联合各路诸侯来搞事情,楚王和大臣们都坐不住了。楚王派了个一个叫屈完的使者到齐军军中,开始吐槽说:“兄弟,你们这样来搞事情,就是不厚道了。你们齐国在北,我们楚国在南,风马牛不相及,凭什么跑来打我们?”
齐国宰相管仲说:“你们楚国也忒胆大了,从来不向周天子进贡,这是想干嘛?”
屈完说:“哦,那我们错了,是我们的错,我们以后一定进贡。你们可以退兵了吧?”
管仲表示,行。屈完离开后,管仲带着齐国大军继续向楚国走,一直开到楚国边境。
屈完一看,这山东人怎么这么贼啊,比湖北人还贼。于是又跑到齐军军中。齐桓公把屈完带到齐军的练兵场,想让屈完感受下齐军的军威,好让楚国投降。齐桓公说:“你看看,这么强大的部队,谁能挡得住?”
屈完说:“老哥啊,你们确实厉害。不过论武力,我们楚国还真不怕。我们楚国也有长城,有长江、有汉水,天堑保佑,来再多人也不一定打得进来。”
楚长城遗址
齐桓公本来就没来过南方,湖北一带又是火炉,热得不行,军中骚动不安,再一听屈完把楚国吹得这么神,也有点虚。既然楚国也认错了,以后给周天子进贡,打仗就算了,于是就和楚国签订了盟约。屈完成功完成了使命。
而屈完就是“风马牛不相及”这个成语的创造者。这个故事出自《左传》,后人在给《左传》做注解时,尤其解释了屈完的这句话。屈完的原话是:“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
在这句话里,后人给“风”字的注解是“走失”,意思就是说,你们齐国在北方,我们楚国在南方,就算你们齐国走丢了一匹马,我们楚国走丢了一头牛,这马和牛也不可能见面。屈完就是想说两国距离太远,没有一点关系,你们退兵吧。
后人对“风”字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发情。一头牛和一匹马,就算都在发情期,也不可能弄到一起去。意思也是想说两件事情距离太远,没有关系。
所以“风”字有两种解释,不管是哪种解释,这个成语的意思都是一样的。
这个成语在后世很常用。比如宋朝著名诗人杨万里写过一篇文章《新喻知县刘公墓表》,里面说:“士大夫儋爵赋禄,任民之安危福祸而漠然,塞耳关口,视若风牛马不相及。”杨万里说当时的一些官员只顾着自己升官发财,漠不关心百姓的生活好坏,官员把百姓看成和自己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