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将近凌晨,我收到一条私信:
格子,今天我的手机突然收到二十几条消息,打开一看,全是我曾经‘年少不更事’的非主流照片和说说截图,这些尘封多年的东西,被一位闲到疯的朋友给扒了出来,隔着屏幕我都能感受到她早就笑出眼泪了,我窘迫得不能自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起来……
于是呢,为了掩盖这段黑历史,我开始发愤图强,给它们一条一条删掉,花了我整整6个小时,6个小时我不知道哭了多少次,全是满满的回忆啊!删完了以后更难过了,因为我的青春,没有了……
现如今,我们一提到杀马特,非主流,空间,就好像被人扼住了命运的咽喉一般,根本不想被人提起这段青涩且尴尬万分的回忆,但却又不得不承认,这些确确实实就是我们的青春。
于是,我赶紧打开空间,连夜把自己的“黑历史”删了个干干净净,生怕有朝一日被哪个损友给“扒”出来。
十几年前,非主流的前身——杀马特诞生,他们抽烟、喝酒、烫头、写复杂的火星文,用流光溢彩的头像,做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事,迎着路人难以置信的眼光,即便如此,他们仍然是好男孩,好女孩。
那时,他们不约而同地在小网吧里疯狂摁着炫舞和飞车,在空间写下透露着淡淡忧伤的文字“爱俄,你怕了麽”、“嫒俄请深嫒,不嫒请走開”、“曾经说好狠幸福,现在你在哪”……
当时,几乎所有年轻人都以五颜六色的爆炸头为潮流的风向标,觉得自己整一身这样的行头,在大街上必定是最靓的仔,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到最后一发不可收拾,甚至最后还演变成了各种各样的“杀马特家族”。
如果你曾是他们其中的一员,那么必然知道杀马特的鼻祖——罗福兴,据说,杀马特文化就是由他一手创造的。
2006年,罗福兴整日混迹在各个小网吧中,当时年少叛逆的他疯狂追求标新立异,便模仿日本摇滚歌手的造型,在自己身上整出了更为夸张、惊艳的造型:
那个寻常的夏天中午,罗福兴走进网吧,全网吧的人都惊呆了,原本的喧嚣的网吧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全都向他聚集而来,只见他顶着夸张的彩虹爆炸头,穿着满是钉子的上衣,低档裤,化着浓郁的妆。
就是这样一身“惊为天人”的装扮,传到网上后,竟然赢来千万人的点赞和喜欢。后来罗福兴上网查了“时尚”的英文,搜索结果显示“smart(聪明、整洁)”,于是他对着网吧外接的麦克风大喊了一句“smart”,后来才被翻译为杀马特。
在罗福兴的带领下,热衷于杀马特造型的年轻人纷纷聚集起来,经常相约出来聊天,喝酒,拍照,再将其传到网上,最后甚至逐渐演变成了全国“风靡一时”的时尚文化。
几年后,杀马特逐渐被人遗忘,新一代90后登上舞台,正式展开了非主流时代,这那个青涩懵懂的年纪,这届90后大概都曾幻想过留着长长的斜刘海,在空间成为一名多愁善感、累觉不爱的文艺青年,受尽瞩目。
他们在某个夜晚会突然写下这样的文字:
左手拿着烟,把Ta的名字写在烟上吸进肺里;
伤过疼过,大爷我何曾认输过;
我的心已经累了,不会再爱了……
尽管在那个年少不更事的岁月里,这些“失恋”和“失落”多是假的,这些伤感的文字多是复制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当时年少内心的欢愉,更不妨碍我们在空间里留下一条又一条不堪回首的“黑历史”。
不只局限在空间里,还体现在网名上,故意将“你”打成“妳”,将“我”打成“莪”,配上一大串稀奇古怪直到现在也看不懂的符号,双方聊天结束的用语大多是“我下了,886”。
还有极具代表性的人物“恩典”,扎着可爱的丸子头,梳着齐刘海,配上精致的五官和俏皮的表情,瞬间斩获了万千少男少女的心,清一色全是她的头像和聊天背景,堪称第一代“网红女神”。
印象最深的是,空间里经常冒出来各种各样的日志,例如这样的:
《听说喜欢绿色的人都很坚强》
还有这样的:
《今天是XXX生日,只要转发这条日志,就能获得……》
最经典的莫过于那些现在不忍直视的相册,清一色的嘟嘟嘴、剪刀手搭配着斜刘海,角落里再配上“淡淡的忧伤”配字,扑面而来的土气将内心最后的崛起扼杀,恨不得一下子把这些全都删得干干净净。
当初你发说说发的有多起劲,如今就删得就有多狠;
当初你非主流的样子有多拽,如今就越想掐死曾经的自己;
一切被删除殆尽后,再也没人能窥探到自己曾经的黑历史,但不置可否的是,那个曾经“土到极致,满屏尴尬”的自己,活出了青春的快乐,活出了青春的洒脱与张狂,他就是曾经,最为真实的自己。
可现在,有些话不得不说了:再见了,我的青春。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那么你的点赞、留言与转发将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