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2强世界杯预选赛进球(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进球特征分析)

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进球特征分析

徐 涛

(铜仁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

摘 要:对2018年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十二强赛阶段的12支队伍60场比赛的129个进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届世界杯亚洲区最后阶段的预选赛进球数量基本与上届持平;进球前的传球次数同进球数量成高度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947;下半场的进球数量远高于上半场,75min以后的进球数量是进球率最高的阶段;先进球的一方胜率较高,达到75.9%,最后被翻盘的概率为9.5%;射门的方式主要以抢点脚射为主,接球调整射门和抢点头球次之;射门区域以球门区向场内延伸至点球点的矩形局域4区进球效率最高;进球方式以低平球进球最多,射门距离越远进球的高度越高;前卫队员是各位置中进球最多的。

关键词:世界杯;预选赛;十二强赛;足球;进球

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十二强赛已经落下帷幕,在里皮接手国家队后,国家队到最后一轮仍然保留有晋级的希望,但最终在A组排名第五,无缘世界杯决赛圈。自2002年韩日世界杯后我国已经连续4届无缘世界杯决赛圈,此外,让人痛心的是10场比赛仅进8球,均场0.8球的进球率,仅比泰国(0.6球)、乌兹别克(0.6)高,排名倒数第三。通过对参加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二强赛的12支队伍60场比赛的129个进球的数量、进球前的传球次数、进球的时间分布、先进球一方的胜率、射门方式、射门区域、进球方式、进球队员位置进行研究,尝试总结亚洲球队进球进攻的普遍规律,以期为我国足球训练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参加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的12支国家队60场比赛129个进球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与本文相关文献,确定研究的指标和内容。

1.2.2 录像观察法

通过乐视体育、聚力体育、新浪体育等网站对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的60场比赛129个进球录像进行反复观看,对相关的数据指标进行统计。

1.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 2007和SPSS22.0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进球数量分析

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共进行比赛60场,总进球数129个,场均进球2.15个,其中点球19个,乌龙球3个。从表1可以看出,十二强赛作为亚洲争夺最激烈的比赛之一,同上届十强赛相比基本持平,与2010年世预赛十强赛进球数相比有一定的增加,但是相对2010、2014年世界杯,进球数量仍然偏少,尤其是与2014年世界杯场均进球数差距较大,其原因一方面是亚洲球队更注重防守;另一方面是亚洲各国球队相对欧洲、南美等国家的球队进攻能力相对较差,这也同亚洲球队在世界杯等大型比赛中成绩不佳相吻合。

表1 12强赛与前两届世界杯及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赛事进球总体情况对比统计

中国12强世界杯预选赛进球(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进球特征分析)

2.2 进球前的传球次数分析

进球前的传球次数是指从获得控球权到组织进攻最后到进球共计传球的次数,进球前的传球次数是进攻速度、组织进攻效率的重要指标,传球的次数越少,进攻效率越高。从表2可以看出,2018年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进球前传球次数3次及以下的进球数量最高,占所有进球的58.7%,随着传球次数的增加,进球的数量逐渐减少,这说明随着传球次数的逐渐增多,防守队有更充裕的时间布置防线,进球的难度逐渐增加,这也符合现代足球的发展潮流。随着足球技战术的发展,双方队伍技战术素养都大幅度提高,所有的防守队员都到达防守区域,进球的难度随之增加,只有缩短进攻时间,简化进攻程序,充分利用好对方进攻身后留下的空挡,短时间内完成进攻,利用防守队员回防的时间差,才能使进球更加容易。

表2 2018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进球前传球次数

中国12强世界杯预选赛进球(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进球特征分析)

2.3 进球时间点分布特征

从表3可以看出,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共进球128个,其中上半场进球48个,占37.2%,下半场进球81个,占62.8%,上半场的进球要明显少于下半场。

表3 2018年预赛亚洲区12强赛进球时间段分布统计

中国12强世界杯预选赛进球(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进球特征分析)

表4 近两届世界杯及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先进球球队比赛结果

下半场开场阶段46~75min,双方队员对对手已经基本了解,经过半场休息,体能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恢复,教练员针对对方的技战术特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双方均希望在该阶段改写比分,为后面的比赛奠定基础,所以该阶段进球高于平均进球率。在75min以后,是整场比赛进球最多的一个阶段,双方体能均消耗殆尽,技术动作易变形,失误增多,技战术稍弱的队伍在这一阶段无法通过体能弥补技战术上的差距,往往容易丢球;在最后阶段落后的球队没有退路往往只有全力进攻,试图扳平比分,导致后场空虚,双方攻防大开大合,容易形成进球。

2.4 先进球一方的胜率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2018世预赛亚洲区十二强赛先进球的球队获胜率达75.9%,被扳平的概率是14.8%,被反超最后比赛失利的占9.5%,概率基本同2010年、2014年世界杯相吻合。先进球一方队伍获胜率高达75.9%,最终被翻盘的概率低至9.5%,这说明先进球对于想要获胜的球队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心理上的,先进球的一方占据心理上的优势,丢球一方心理上处于劣势,影响技战术的发挥。如果先进球队伍实力较弱,此时进球会极大的鼓舞球队的士气,再加上有领先优势,往往爆发出超长的潜能,拼尽全力保住胜利。如果先进球的队伍和对手实力相当,那么在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占据领先优势、心理优势,往往能够拿下比赛;如果先进球一方实力较强,较弱一方已经落后,只有全力进攻,试图扳回比分,但因实力处于劣势,加之心理上处于劣势,往往很难扳回比分,相反全力进攻身后留下较大空挡,容易被强队利用,这种形势往往容易形成大比分。

表4 近两届世界杯及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先进球球队比赛结果

中国12强世界杯预选赛进球(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进球特征分析)

2.5 进球方式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抢点脚射进球40个,占总进球数的31%,是亚洲球队最擅长的得分方式。随着现代足球的发展,各队伍对于罚球区及周边危险区域控制的越来越好,对于该区域内的进攻队员盯防越来越严密,该区域内的进攻队员很难获得足够的时间调整身体姿态,而抢点射门是最简便有效的射门方式,进攻队员通过变速变向跑动甩开防守队员,在防守队员跟防的较短时间内即可完成射门。接球调整射门进球34个,占进球总数的26.4%,排名第二位,通过观看比赛录像可以发现,此类进球得分主要是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接球时无防守队员或者防守队员距离较远,进攻队员可以从容的接球调整射门,此类进球效率最高;第二种是防守反击,球打到前锋或者靠近对方球门线的进攻队员脚下,队员将球运向防守队员难以封堵的方向,进而起脚射门得分。抢点头球是现代足球另外一种高效的得分手段,是现代足球发展由纵向发展至立体的重要标志,是现代足球对空间争夺越来越激烈的一个重要的表现,十二强赛累计打进抢点头球21个,其中12个是通过定位球抢点头球打进的,头球进球最多的球队是澳大利亚7个和日本6个,通过比赛录像可以看出,澳大利亚队员身材高大,对抗能力强,在对抗上占据一定的优势,尤其在定位球抢点上表现尤为出色;日本队在身高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则是通过娴熟的配合打穿对方边路防守,扯开边路的防守,吸引中路防守队员,降低对手中路的防守强度,精准传中找到进攻队员,从而完成头球抢点得分。

表5 2018世预赛亚洲区十二强赛进球方式统计

中国12强世界杯预选赛进球(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进球特征分析)

续表5

中国12强世界杯预选赛进球(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进球特征分析)

十二强赛同2014年世界杯对比,可以发现,亚洲足球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抢点射门,无论是脚射还是头球都和世界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接球调整射门得分率十二强赛高于世界杯,说明亚洲球队对于罚球区及其周边危险区域的防守强度上还不够,给进攻队员较大空间调整射门;运球突破得分差距最大,说明亚洲队员个人脚下技术和世界强队有较大的差距,这一点从世界杯和十二强赛的视频对比上可以明显的看出;点球得分率较世界杯高出一倍,主要原因是亚洲球队在罚球区内的防守不够冷静和干净。

2.6 射门区域分析

球场30m区域划分见图1。由表6可以看出,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二强赛射门区域分布特征,1~3区即球门区进球累计占21.7%,罚球区进球累计占87.8%。其中4区进球效率最高,占到总进球数的46.5%,8、9区因受射门角度和射门距离的影响,没有进球。可以看出,离球门最近的球门区进球并不是最多,但是在点球点到球门区线和两侧球门区线向场地内延伸的部分组成的矩形区域是进球效率最高的区域,通过视频发现,守门员及防守队员对球门区内的控制是非常严密的,一般情况比较难形成射门,在这一区域的进球主要来自于门前混战、底线传中等,而点球点到球门区线和两侧球门区线向场地内延伸的部分组成的矩形区域防守力量则相对松动,头顶球、下底斜线回传、边路传中等都能在这一区域制造射门进球机会。

综合分析,现代足球对于边路的利用更加充分,边路的传切配合能够有效的扯动中路的防守,在防线被压缩的情况下,点球点到球门区线和两侧球门区线向场地内延伸的部分组成的矩形区域是得分的关键区域,攻防战略意义重大,得该区域得胜利。

中国12强世界杯预选赛进球(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进球特征分析)

图1 球场30m区域划分

表6 2018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射门区域统计

中国12强世界杯预选赛进球(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进球特征分析)

注:总进球数129个,包含3个乌龙球;4区进球含点球。

2.7 进球属性分析

由表7可以看出,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二强赛的129个进球,去掉3个乌龙球,其中低平球进球数量最多,因为重力原因,守门员扑救低平球尤其是球门两侧的低平球往往很困难,据统计只要将低平球推向球门的两侧,保持一定的球速,进球往往比较容易。低平球进球中69.8%踢向了球门的两侧,另外踢向中路的低平球基本利用了守门员不在防守位置上的空挡打进的。半高球打进33个,占总进球数的26.2%,半高球多是在距离球门中等距离的位置上打进的,在这一距离,地面球由于球速相对较慢,容易被守门员提前判断扑出,高球不容易控制,所以更多的队员选择了内脚背或脚内侧打半高球打球门两侧,球速较快,守门员扑救难度较大。高球难以控制,容易打高,所以进球相对较少,据统计显示,高球中63%是在球门两侧和距离球门较远的区域打进的,其次是在球门区区域打进的,主要是包抄射门。

表7 2018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进球统计

中国12强世界杯预选赛进球(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进球特征分析)

2.8 进球队员的位置分析

从表8可以看出,前卫队员的进球数量最多占到总进球数的50%,其次是前锋队员43.7%和后卫队员6.3%。近年来前卫队员的进球数量逐渐增加,其原因主要是:随着技战术素养的逐步提高,前锋队员往往遭遇后卫的贴身防守,很难完成射门,通过观看录像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前锋被贴身防守,没有拿球射门机会,有的转给前卫队员做球,也有靠近边前卫到边路去做配合,协助边路进攻,还有一些前锋回收拿球,将贴身中后卫带出罚球区,给身后的中前卫插上制造空挡。而前卫队员因为远离对方要害区域,往往不会被贴身防守,加上前面有前锋队员吸引对方防守注意,处理球的空间就显得相对比较充裕,远射和后排插上都是比较理想的得分手段,加上前卫队员往往脚下技术较好,获得了不少罚球点球的机会,所以前卫队员的进球超过前锋队员。后卫队员进球较少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后卫队员主要任务是防守,距离对方球门较远,进球主要是通过定位球抢点取得。

表8 2018世预赛亚洲区十二强赛进球队员的位置统计

中国12强世界杯预选赛进球(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进球特征分析)

3 结论

3.1 2018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阶段60场比赛打进129个进球,场均进球2.15个,与2014年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十强赛进球相同,略高于2010年世界杯预选赛十强赛。

3.2 进球前的传球次数3次及以下进球数量最多,随着传球次数的增加进球数量逐渐降低,二者相关性系数为-0.947,成高度负相关。

3.3 本届比赛下半场进球远高于上半场,下半场进球占总进球数的62.8%,下半场随着时间的流逝进球也越来越多,尤其75min以后进球数量最多。

3.4 先进球的一方胜率非常高,高达75.9%,最后被翻盘的概率只有9.5%,先进球对于球队获得比赛的胜利来讲至关重要。

3.5 射门的方式主要以抢点脚射为主,抢点射门是进球最多的进球方式,显示出各队对于罚球区及周边危险区域控制力增强,在该区域进攻队员的活动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只能通过一次触球即需要完成射门,否则就可能丧失机会。

3.6 罚球区仍然是射门得分的最有效区域,尤其是4区,射门得分次数最多,是各队攻防争夺的重点区域。

3.7 进球方式以低平球进球最多,随着射门距离的增加,球进门的的高度逐渐增加。

3.8 前卫队员是个位置上进球数量最多的,前锋队员进球数量略低于前卫队员,这也是近些年世界足球发展的趋势。


进球前的传球次数3次及以下进球数量最多,随着传球次数的增加进球数量逐渐降低,二者相关性系数为-0.947,成高度负相关。

3.3 本届比赛下半场进球远高于上半场,下半场进球占总进球数的62.8%,下半场随着时间的流逝进球也越来越多,尤其75min以后进球数量最多。

3.4 先进球的一方胜率非常高,高达75.9%,最后被翻盘的概率只有9.5%,先进球对于球队获得比赛的胜利来讲至关重要。

3.5 射门的方式主要以抢点脚射为主,抢点射门是进球最多的进球方式,显示出各队对于罚球区及周边危险区域控制力增强,在该区域进攻队员的活动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只能通过一次触球即需要完成射门,否则就可能丧失机会。

3.6 罚球区仍然是射门得分的最有效区域,尤其是4区,射门得分次数最多,是各队攻防争夺的重点区域。

3.7 进球方式以低平球进球最多,随着射门距离的增加,球进门的的高度逐渐增加。

3.8 前卫队员是个位置上进球数量最多的,前锋队员进球数量略低于前卫队员,这也是近些年世界足球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