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中国历史上的主角,绕来绕去都离不开皇帝。作为封建统治的核心,皇帝这个身份向来备受到天下人的向往与推崇,无论是默默无闻的布衣平民,还是智勇双全的将相军师,他们最终都是为皇帝服务的。长期的父系社会让人们印象中的皇帝都是男性,而今天的主人公,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出生于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是唐至武州时期的政治家,武周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史记载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则天活了82岁,算的上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之一了。她的一生可谓传奇,但在男权社会下遭到诟病,在那个年代,女子不要说当皇帝,就连当官也几乎不可能,所以,武则天在最初也只能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后宫妃子。但在武则天入宫之前,她就曾向自己寡居的母亲杨氏说:“去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 ,由此可见,武则天是一个有智慧有胆识的人。
武则天在十四岁时便入宫,做了唐太宗的才人,并被赐号“武媚”。但在太宗时期,武则天并未得到唐太宗的宠爱,以至于做了十二年的才人,身份也始终没有提高。但武则天却在唐太宗病重之时与当时的太子李治暗生情愫。贞观二十三年(649),在唐太宗李世民驾崩之后,武则天也同李世民的其他妃子一起入感业寺为尼,但期间一直与李治保持藕断丝连的状态。
永徽元年(650),是武则天命运转变之年。这年,李治为祭奠李世民而去感业寺进香时,与武则天相遇。李治与武则天两人相认,相互倾诉思念之情。当时王皇后也在场,领会到了李治想要接武则天回宫的意思,因为王皇后一直没有子嗣,使宫中的萧淑妃一家独大,王皇后为了打击萧淑妃,巩固自己的地位,便主动向李治请求将武则天重新接入宫中, 李治当即应允,在永徽二年(651),武则天成功回到宫中。
回宫后的武则天让李治简直宠上天了,可谓是有求必应。而武则天也非常争气,为李治生下一个男孩,名为李弘。但武则天也始终只是一个妃子,除了与王皇后、萧淑妃相互诋毁外,也没有其他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地位。于是,在永徽五年(654),武则天用自己女儿安定思公主的死,向李治告发王皇后的种种罪过,让李治有了“废王立武”的打算。但由于宰相的反对,最终无法成事。
当时李治想要 “废王立武”,其实也是为了对抗元老大臣的势力,重振皇权。所以,武则天也就成了李治的“政治伙伴”。而后,李义府首先对“废王立武”持支持态度,朝中的风气也逐渐变为支持武则天为后。直到永徽六年(655),王皇后被废,武则天被立为新皇后。“废王立武”这一事件沉重打击了元老大臣的关陇集团,皇帝的集权主义再次得到了巩固。
自从成为李治的“政治伙伴”之后,武则天就开始越来越深入地进到统治集团之中。显庆五年(660),李治的头风发作,疼痛难忍,让武则天代理朝政,这无疑是助长了武则天的大野心膨胀。在龙朔元年(661)至永淳二年(683)之间,武则天对朝政大事了解越发深入,其地位也日益显著,从皇后到天后再到皇太后。武则天的权力越来越大。终于,在天授元年(690),武周政权建立了。
武则天称帝后继续展露自己的政治统治才华,从女性的角度来统治国家。武周在她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详尽、文化兴盛、百姓安乐,历史评价认为她 “上承贞观遗风,下启开元之治”。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写道:“武则天是一位刚强机智的政治家。统一和强盛,在武则天统治的半个世纪里,得到了切实的巩固,这是她对历史的贡献。“在神龙元年(705),一代女皇去世,立下无字碑,功过留待后人评说。
虽然其主政初期,也有不少负面评价。例如武则天在执政初期大兴告密之风,重用酷吏周兴、来俊臣等人,且后世部分史学家不齿于她与多名男性欢好却不以为耻的行为。但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虽为女儿身,却有超人的谋略与手段。我们应该更多地看到她对中国历史的贡献,看到一代女皇的飒爽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