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亲历切尔诺贝利:揭开核灾难真相)

9月23日,HBO的《切尔诺贝利》获得艾美奖“限定剧及电视电影类”单元最佳限定剧、最佳导演乔韩·瑞克和最佳编剧克雷格·麦辛三个奖项,

编剧克雷格·麦辛表示:“如果《切尔诺贝利》这部剧能够小小地提醒大家,让大家注意到真相的价值和谎言的危险,就已经足感欣慰。”而如果对切尔诺贝利感兴趣,看这部剧还不过瘾的朋友,不妨再看下这本最新出版的《亲历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亲历切尔诺贝利:揭开核灾难真相)

《亲历切尔诺贝利》 著者:格里戈里·梅德韦杰夫 译者:刘建波 后浪/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2019年9月

《亲历切尔诺贝利》大部分内容都是梅德韦杰夫对1986年4月至5月间在切尔诺贝利发生的悲剧进展情况的每日记录。他在书中介绍了形形色色的人和他们的所作所为,当人们面对暴怒的核怪兽时,这些血肉之躯既有他们的优点又有不可忽视的弱点,他们的疑虑和柔弱、他们犯的错误和英雄主义都交织在了一起。相信读者一定会为之动容。我们早已通过广泛的宣传熟知了消防官兵们在灾难中功勋卓著的事迹,而现在这本《亲历切尔诺贝利》则向我们展现了电气工程师、轮机工程师、操作人员以及其他奋勇抵抗核事故的核电站员工的英雄壮举。

作者格里戈里·梅德韦杰夫,是俄罗斯高级工程师。20世纪70年代曾担任切尔诺贝利1号反应堆的首席工程师。16年后,在切尔诺贝利事件发生之后,他立即被派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负责调查核爆炸事件。

作为这场灾难的目击者、核能专家,梅德韦杰夫在核爆炸之后就立即开始撰写《亲历切尔诺贝利》这本书,于1987年5月创作完毕。在本书中,作者从专业角度阐述了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通过描写现场的真实细节展现了亲历现场的恐怖场景。每位被采访人员的证词都透露着无力和绝望,受难人员遭受的痛苦与折磨不禁让我们反思,我们究竟该如何面对“核”。

相信所有读过本书的人,都能从作者的笔触中感受到灾难和悲伤蔓延的那种悲壮与孤独。

“‘挑战者号’失事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提高了我们的警觉,这些事件残酷地提醒着人们,当这些极度强大的力量出现的时候,人类仍然在试图掌控它们,不过是为了促进人类发展而利用它们而已。”1986年8月18日,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在苏联中央电视台发表声明时这样说。

这段极其严肃的关于和平利用核能的评论在苏联35年的核能发展过程中前所未有。苏联领导人的讲话毫无疑问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同时也吹起一股净化真理之风与变革之风,强势席卷了我们整个国家。

即便如此,为了吸取过去的教训,我们必须记住,整整35年的时间里,无论在报纸上、广播里,还是在电视上,我们的科学家向普罗大众宣传的都是截然相反的内容。市民们也充分相信和平的原子是万能的灵药,它们非常安全,对生态没有污染,是可以信赖的。核电站的安全性让太多人欣喜若狂。

1980年M. A. 斯蒂里柯维奇院士在月刊《星火》中疾呼:“核电站就像天空中的明星一般,整天闪耀着!我们应该把它们播撒在全国各地,它们安全极了!”他们也正是这样做的。

国家核能利用委员会副主席N. M. 西涅夫使用通俗的语言向公众解释核能是怎么一回事:“核反应堆就像是常见的炉子,反应堆的操作人员就相当于司炉。”他就这样简单地把核反应堆等同于普通的蒸汽锅炉,把核反应堆的操作人员等同于往锅炉里铲煤的司炉。

这种解释从各方面来看都是非常便利的。首先,它能消除公众的疑虑;其次,付给核电站工作人员的工资就可以和付给热电站工作人员的工资一样多了,在有些情况下,工资甚至会更少一些。核能要更便宜,来得也更容易,所以核电的价格要更低。20世纪80年代早期,热电站工作人员的工资已经超过了核电站工作人员的工资。

但是接下来让我们仔细审视一下关于核电站绝对安全的乐观论断。

物理能源研究所主任O. D. 卡扎克考夫斯基1984 年7月25日在《真理报》上发表文章称:“虽然核电站的废弃物可能非常危险,不过它们可以压缩得非常紧凑,因此可以存放到一个与自然界隔离的地方。”

而事实证明,当切尔诺贝利发生爆炸时,根本没有地方存放核废料。在之前的几十年里,也根本没有建任何存放核废料的设施,现在不得不在爆炸后的反应堆旁边高辐射的环境中建一个,建筑工人和安装人员也因此暴露在严重的辐射剂量之下。

“我们生活在核时代。我们已经证明核电站是便捷的,它的运行是可靠的。核反应堆已经做好了为城市和其他建成地区提供热能的准备。”O. D. 卡扎克考夫斯基在同一篇文章中还如上提到,不过他却只字未提要把核热电站建在大城市旁边这件事。

一个月后,亚历山大·叶菲莫维奇·舍伊德林院士在《文学报》上公开表示:“我们很高兴听到了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切尔诺贝利市列宁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启动了,可以提供100万千瓦的电力。”

听起来这位院士在写下这段话的时候似乎高兴得心跳停了一拍,然而后来恰恰就是这个4号反应堆爆炸了,这对于信誓旦旦确保安全的核电站来说真是个晴天霹雳。

而在另一个场合,当一个记者谈论到核电站的扩张建设可能会引起公众恐慌时,科学院的院士却回应说:“公众对于这些事情真是太大惊小怪了。我们国内的核电站对于周边地区的居民来说是绝对安全的,根本不需要担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