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视觉中国
中青年猝死大多是室性心律失常造成
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发生猝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黄鹤教授说,大多由室性心律失常造成。
室性心律失常只是心脏乱跳中的一种表现。“涨健识”栏目专门请来黄鹤教授讲讲心脏为什么会乱跳,怎么不让心脏乱跳。
正常心跳每分钟60-100次
心脏被誉为人体的发动机,它把通过肺氧合过的、携带丰富氧的血液泵到全身,滋养全身的器官组织,昼夜不停。黄鹤教授告诉“涨健识”,泵的这个动作需要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心脏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表现出来的就是人体的脉搏和心率。
“我们的心率在正常静息状况下有一个区间,比如说从60次每分钟到100次每分钟,这都是我们可以接受的一个范围。”黄鹤教授特别指出,在特殊情况下会超出这个范围,跳得更快或更慢。
我们在夜间睡觉或者日间休息的时候,身体的其他器官不太需要更多的供血,心脏就可以不用做那么多功,会跳得慢一些。有的人在夜间心率会降到每分钟50次左右,黄鹤教授告诉“涨健识”,“这也是可以被允许的”。
与慢相对应的是快,人在激动或运动时,心率可以到150次每分钟,“这个也是可以被接受的”。黄鹤教授强调,60次每分钟到100次每分钟是一个正常的心跳区间。
心脏跳快了慢了都叫心律失常
正常的心脏跳动是有节律的,像音乐节拍一样,非常整齐。黄鹤教授告诉“涨健识”,人在静息状况下心跳过快、过慢或者乱跳,在医学上统称为心律失常。
给心律失常找原因,有这样几种:先天性的原因,从娘胎里就带来了,有的人很小就会发作,有的人到了老年期才发作;心肌缺血、冠心病也会导致心律失常;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器官组织如心肌发生了退化或者病变带来一些心脏的紊乱,这是老年人心律失常最常见的原因。
心律失常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年龄段,由于心律失常的种类不一样,与此相对应的发病人群和发病概率也都不一样。有一种心律失常是快速性的,医学上叫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多见于中青年人群;房性心律失常,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会更高一些;室性心律失常,在缺血性的冠心病患者中多见。大家耳熟能详的早搏,可见于各种年龄段的病人。
“室性心律失常是最危险的,因为它可能带来猝死。”黄鹤教授告诉“涨健识”,我们常在新闻中得知马拉松选手在一些比赛时倒地猝死身亡,大多是出现了这种恶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
抢救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最重要的常规手段是体外除颤。如果这类病人有幸被抢救过来,就要在病人的体内植入一个装置,这个装置叫埋藏式自动除颤仪(ICD),一旦病人再次出现猝死,这个装置可以像体外除颤仪一样起到除颤的作用,及时挽救病人生命。
眼前一黑,有可能是心律失常了
心脏最大也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向全身泵血。如果心脏出现了心律失常,泵血的功能就不能很好地完成,会在躯体上表现出一系列的症状。黄鹤教授特别向“涨健识”描述了两种不易觉察的症状。
心慌:心律失常发作时,最轻的感觉是心慌,这个心慌有跳得快的慌,跳得慢也是一种慌。这个时候可以摸摸自己的脉搏,或者用测量血压的仪器测测心跳,还有现在有些腕带式的手表,也有记录心脏跳动的功能。
心悸:这是一种很难描述的症状,有一点点闷,甚至还有一点点痛,就是描述不清楚,这是一个更宽泛的范围。
如果心律失常跳得更快了或者更慢了,可能会出现眼睛发黑,医学上叫黑朦。如果出现了黑朦,那心律失常的程度相比上面两个症状要严重一点。如果晕倒了,那么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在黑朦的基础上更严重一步,因为心律失常已经造成了脑部的缺氧缺血。
心律失常的最严重后果是猝死。
心律失常预防控制方法
心律失常可以通过自身管理来预防和控制。黄鹤教授告诉“涨健识”,引起心律失常的因素有很多,实际上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和管理这些因素来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病率。
管理情绪:不要太激动,尤其是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的病人,平时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让情绪大起大落。
作息有规律:生活习惯要有规律,比如说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早起、什么时候运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规律,一旦打破这个规律,就会引起包括心律失常在内的、与心脏相关的一些疾病。
饮食合理:酒精、咖啡、浓茶都有提高心率的作用,长期大量饮用也可能引发心律失常。
定期体检:很多疾病不一定有症状,体检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通过体检可以发现很多基础疾病,如血压升高、代谢问题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发病因素,如果早发现早治疗,临床上这些冠心病、心律失常就会减少。
来源:武汉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