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德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发起国,更是两次失败的战败国,德国在二战期间遭遇了盟军无数次大规模的空袭,空袭造成超过50万人德国人丧生。不仅让德国的大城市几乎无一幸免,许多小城市也遭到摧毁,且包含民宅、教堂与政府单位在内的建筑都被炸得面目全非,甚至连交通系统也都被炸到了瘫痪。
德国在当时可是说只留下了一片废墟,它在这几十年内,是怎么从这废墟中重新步入轨道,并重新崛起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故事。
著名的“德累斯顿大轰炸”使德国的城市成为了人间炼狱,并造成了数以万计的平民死亡,但依据统计,当地“仅有”6成的民宅受到毁损。受损前三严重的城市是迪伦、韦塞尔与帕德博恩,其超过9 成5的民宅皆遭到炸毁。
至于大城市的毁损民宅数,首都柏林则高居第一,伤亡高达55 万户;之后是汉堡,伤亡29万户;最后是科隆,伤亡超过17万户。尽管这些数字在德国仍有争议,并因定义而有所不同,但仍能使世人对战败后的德国有个概略的想象。
说到侥幸逃过轰炸的奇迹,便不得不提海德堡,因为这座城市在遍地开花的轰炸中几乎毫发无伤,只断了一座老桥而已。许多人都对原因提出了猜测,但海德堡大学的历史系教授恩格豪森认为,此事纯属巧合。他表示,原因的分析应从战略角度出发,也就是一地所具有的摧毁价值。
废墟年代
然而,许多德国人并不像海德堡居民那样幸运,因为即使能从战争中侥幸存活,他们也必须设法在瓦砾废墟中谋生。由于德国各地都被炸成了废墟,“废墟”便成为了战后德国的代表形象,甚至还衍生出了不同的名词,例如“废墟女人”与“废墟孩童”。前者因许多男性在战争中非死即伤,不得不挽起袖子清除瓦砾与石块,而被部分人看作是德国重建的功臣。至于后者,指的则是童年于废墟中度过的一代德国人。
除此之外,此时期的文学创作在德国文学史上也被称作“废墟文学”,因其著重描述德国民众战后于断垣残壁中的生活与心境。例如出生汉堡的作家沃尔夫冈·博尔谢特便于其代表作《大门之外》的序章中写道:
这人回到了德国,但好戏才正要开始。他捏了捏手臂,不确定自己是不是在做梦。接着他看见周遭人的处境都和自己一样,才确定这是事实。之后他饥肠辘辘地光着脚走上街,发现这不过是许多人平凡的日常。他只是众多回到德国的人之一,那些回到家,却又不是真正回到家的人,因为他们的家已经不在了。他们的家在大门之外,而他们的德国在外头、在夜晚的雨中、在街上。这就是他们的德国。
从沃尔夫冈的描述可以明显看出,尽管战争过去了,但一个没有食物、没有水、没有电、没有家的地方并没有好到哪里。当时许多德国民众都跟书中主角一样,不要说看不见明天,连下一餐在哪里都不知道,因而感到人生尽是绝望。
显然,要在这种“万物皆缺”的情况下重建德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尽管有建筑师野心勃勃地想要打造摩登城市,并与主张“恢复”的传统派支持者争论不休,但现实条件是残酷的,况且还有数以万计的德国民众在外头餐风露宿。
最后,具历史意义的建筑多被还原回战前的模样,例如斯图加特的“新王宫”在二战期间几乎被炸到只剩下外墙,而如今所见到的即是修复后的模样。然而,仍有一些城市借机“大翻修”,例如汉诺威。甚至《明镜周刊》1959年还以〈汉诺威的奇迹〉为题,叙述了这个城市当时计划重建的过程。
尽管重建工作在战后迅速展开,但德国各地的受损程度实在严重,因此许多民众的日常需求迟迟无法获得满足。例如汉堡到1948年虽已整修好了约4万户民宅,但直到1953年仍缺少超过18万户人口。
此外,由于德国在1949年分裂成东德与西德,重建工作自然也分头进行,而这使如今德国东部与西部的样貌出现了些许的不同,例如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火柴盒式建筑。东德在重建初期,原本采取了传统的建筑工法,但之后发现进度太过缓慢,应付不了庞大的居住需求,因而在1970年代开始大量建造外表千篇一律,但效率较高的火柴盒式建筑,目标是在1990年实现“一人一间房”。
东德火柴盒式建筑
然而,西德由于在战后接受了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获得了发展资金,并进行了货币改革,因此重建的步伐走得较东德快、经济也发展得较东德好,甚至还在1950年代迎来了经济奇迹。促成这一奇迹的因素既有马歇尔计划的输血 ,也有德国民族自我组织的特质。
当然,无论东德或西德,其战后重建都很大程度地影响了德国如今的样貌。
因此可以推论,德国的城市若看上去“很现代”或“很不欧洲”,便可能曾在战争中受到严重的摧残,才会放眼所见都是新颖的模样。
虽然饱受战争摧残,又受到美苏掠夺,但德国却在战后以惊人的速度重新崛起1954年世界杯上,德国队逆转战胜不可一世的匈牙利夺冠,创造出令人瞠目结舌的“伯尔尼奇迹”,这也大大鼓舞了战后的民族情绪。
各有定位的城市
尽管传统的德国市中心少不了教堂与市集,但实际的重建规划还得将各地的产业发展与生活模式纳入考量。换句话说,城市规划的样貌必须因地制宜,以符合当地的需求,而这反映了一项德国城市发展的特征,也就是没有许多国家常见的“一城或双城独大现象”。
德国虽然没有超大型城市,但有许多中型城市,而这些中型城市共同分担了不同的行政功能与产业运作,使各地能均衡发展。例如柏林是新创与流行聚集地、汉堡是海运枢纽、法兰克福是金融中心,而整个鲁尔区都以工业发展为主。由此可见,德国各大城市有自己的定位、小城市也有自己的角色,而战后的重建规划也是以此为基础。
同样的现象也反映在人口上:依据统计,2022年全球居住人口最多的城市是3733万的日本东京、第二名是3118万的印度德里、第三名是2779万的我国上海。至于德国柏林,相较于其他欧陆城市如巴黎的1114万人口,以及伦敦的近千万人口,其仅以357万人排到全球第131 名。此外,从数据可以明显地看出,除了人口较多的几个城市,德国如今8324万的人口几乎平均地分散在各个城市。
在战后重建工作方面,西德于1960年代宣告完成,而东德也于1970年代收尾。至于后续其他的修缮作业,则依法交给地方政府处理。由此看来,德国如今能成为欧洲最大、全球第4大的经济体,着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当然,原因也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楚的,必须对政治、经济、文化与时代背景等因素做综合考量。
德国民族坚定强大的自我组织能力曾给世界带来深重灾难,也正是这种能力帮助他们战败后在物质和精神的废墟上重建,度过劫难,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重新成为欧洲大陆上的主导力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