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是很多人的爱好,随着电影工业科技发展,如今贵阳的影院越来越高大上,IMAX巨幕、3D、4D沉浸式观影、按摩座椅……可谓花样百出。那么,你知道过去的贵阳电影院是什么观影体验?贵阳最早出现的电影院是什么样子?
大约在1925年,贵阳南大街(今中华南路)有家刘源春商店,卖百货、五金,兼营澡堂,店主刘玉清好新奇(即时尚人士),他从上海买了一部8毫米的小型电影放映机,又自备手摇发电机发电,在家里放电影。楼下开店卖货,楼上放映无声电影,每场可坐三四十人,这是贵阳最早出现的营业性电影。那么,刘源春的这个私家影院放些什么样的影片呢?那时候没有院线排片,所放的影片全凭刘老板的安排,他放过德国的《鹰眼侦探》及一些动物短片。当时贵阳全城连个电灯都没有,只有刘源春商店发电机轰鸣,放电影,山城轰动,成为一大新闻。
《一个红蛋》(1930年)女主演高倩苹
此后,贵阳第一家正规电影院出现了,名叫明星电影院,地点在南大街上。出现的时间是1930年(也就是刘源春私人影院出现5年后)。1931年明星电影院放映的影片《一个红蛋》,是贵阳放映的第一部有声电影。以后几年,大同、金筑、群新电影院相继成立。大同存在的时间不长;金筑电影院最早叫黔光影院,后改名晶华,最后才名金筑;群新开始在新市场(今中华南路邮电大楼侧)放映露天电影,后招股增资,迁至竹筒井(今民生路附近)建新房放映。
20世纪30年代,贵阳放映的影片多是由重庆转租而来。有声片、无声片都有,皆是黑白片。为了配合电影演出,1933年底的《新黔日报》副刊,还发表过《电影怎样看》的文章。
20世纪40年代,贵阳开始放映彩色影片。当时贵阳主要有群新、贵州、贵阳、大华四家电影院,电影院既放映黑白片,也放映彩色片。彩色片以美国片居多,其次是苏联片、英国片。那时电影院可以吃零食,端盘提篮的小贩穿行于过道,一场演完,瓜子壳、花生壳遍地。由于放映技术差,放映机多是杂牌货,时常断片亮灯,于是观众中口哨声、喊退票声不断。20世纪40年代后期,国产片中,李丽华的爱情片,邬丽珠的武侠片,胖子殷秀岑、瘦子韩兰根的滑稽片,都给筑城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有意思的是,那时放映外国片,没有中文字幕说明,有时候影院会请人在放映前站在台上向观众进行解说。说的人振振有词,但由于影院声音嘈杂,观众依旧不知所云。
资料来源:郭长智、史继忠、何静梧著,《贵阳城市发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