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光是《咒怨》里的伽椰子,还有《午夜凶铃》里的贞子老师,以及东瀛各种恐怖传说中的裂口女阿姨,鬼娃娃花子小朋友,女儿节人偶等等太多太多了,只要你叫得上名字来,基本都具有这种六亲不认的属性。
这是一个大众流行文化里约定俗成的定势,似乎只要是东瀛的妖魔鬼怪都是这种类型,而且很少有人专门留意这方面,也没人考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文化氛围,所以今天就来简单说下。
之前俺在《咒怨:诅咒之家》已经说过了,这里单纯拿出来拓展一下。对于这种文章,我尽量写得轻松有趣,配图也绝无公害,适合深夜食用,放心阅读。
拓展阅读:给大佬递孩子!六大问题完全解读《咒怨:诅咒之家》
非“鬼”
有时候我们开玩笑的说,东瀛的鬼又六亲不认,死了之后不去报仇,一个人躲在房子里自怨自艾,谁来了就现身吓唬人,更有甚者,还跟定对方了,到哪儿都缠着人家,不把人讹死不休。所以说东瀛鬼都没出息,谁杀你找谁去啊,结果到处碰瓷、为祸人间,欺软怕硬的货,用咱们的歇后语来形容:扒了皮癞蛤蟆——活着讨人厌,死了还吓人。
其实造成这种“欺软怕硬”原因的,是东瀛的一套特有的体系,是从古代民俗氛围到当代流行文化共同的产物,缺一不可:
诅咒体系、鬼屋文化、都市传说
“鬼之为物,辅法之不足”。长久以来,我国从《搜神记》到《聊斋志异》乃至《洞灵小志》这些志怪作品中,民俗氛围通常是趋于向善的。因为鬼物多数是人间正邪的映射,厉鬼复仇、狐仙报恩,阴间告状、倩女幽魂、先人托梦等这些故事充斥着我国各类民俗文化,说白了,这些都是寓言 警世作用,也让我国文化中很多善恶有别的鬼物都是来自人心的映射、人间的反映。
这一点,文化来源于我国的东瀛,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样,从《牡丹灯笼》、《四谷怪谈》、《番町皿屋敷》等东瀛民俗故事,再到小泉八云的《怪谈》也大致如此。从这一方面来看,贞子、伽椰子他们的存在的目的,以及他们六亲不认的本质,显然与上述不太一样。
这里要确认一点,包括伽椰子、贞子、裂口女在内等有名有姓的主儿,他们都不是“鬼”。
由于翻译的不同,中日在汉字意思上是有区别的,比如:
★中国的“鬼”,对应东瀛的“灵”,如今的恶灵、怨灵、地缚灵等等说法,都是“东瀛舶来品”,我们起初的“灵”的解释里没有这种意思(我们称之为恶鬼、厉鬼等等)。
★日本的“鬼”,对应我们的“妖怪”,比如《鬼太郎》、《百鬼夜行》里的乱七八糟,就是我们文化中的妖怪。
但伽椰子、裂口女这些,不属于上述任何,而是日本特色:诅咒式的怪物
诅咒体系
日本的灵和中国的鬼性质是一样的,只要完成心愿,就会消散(投胎)。但诅咒则是一种情绪,极端负面的东西的集合体,然后具象化,是无法消散的。
简单而言,东瀛诅咒有点类似我们民俗中的怨气,人在极度的怨恨中死去时会生成一股怨气,不同之处在于我们的怨气是作用于个体,比如厉鬼就是带有怨气的鬼,且怨气越大,智商越低,有时候也会“误伤”,有时候带有广泛性。
比如有一则古代故事(忘了是《梦溪笔谈》还是《搜神记》了)记载,某村落因为发洪水,冲垮了村子附近的一座古墓,结果当天晚上,大部分村民都梦魇了。因为古墓中的积怨发散,这个就是怨气广泛性的一个特征,叫做“怨气侵体”,假如这个故事是真实性的话,我觉得倒不如说是传染病。。。
但日本诅咒的特色就在于此,人家不像我们的怨气这样看不见摸不着,诅咒是可以具象化的,就是可以变成“人”的样子,于是就有了伽椰子、裂口女、鬼娃娃花子这些。
可见,日本的诅咒和跟日本常见的鬼魂是两种东西,比如伽椰子是诅咒的具象,反而一些日式灵异小说,如《番町皿屋敷》里数盘子的阿菊,整日房子里悲悲戚戚的鬼魂,就是地缚灵,地缚灵虽然也吓人,但心愿了却后可以消失。
而且地缚灵是无法离开屋子的,不像伽椰子那样哪儿都能去,你跑到天边丫也能缠着你。
至此,当有人或者文章将伽椰子这种东西称之为鬼或者“地缚灵”,你就明白了对方是个“二把刀”,就不用听他的了。
举个例子。诅咒和地缚灵最大的区别,大致可参考我国僵尸和鬼魂的差异,我们看僵尸片里,不管什么人,变成僵尸后都是一个德行,看见活人就咬,跟你生前是什么人没关系,同理日本的诅咒也是一样的。
所以,伽椰子的本质,是一种诅咒,甚至称之恶魔也可以,跟《招魂2》里的鬼修女类似,而不是鬼魂(灵),毕竟人家可以无视时空、无视物理条件进行攻击,比鬼可强太多了,那么伽椰子阿姨的鬼魂去哪了?或许在诅咒体系下,被禁锢了,或者早就投胎了,目前我们看到的这是带有伽椰子怨气的怪物。
可见日式的诅咒,与我们的怨气大致也是同源的,但作用对象、但可具象化这个特色,是有区别的。
我国文化中带着怨气的厉鬼,一旦复仇完成或者经过超度之后,怨气就会消散。但是,这种诅咒则不会消散,反而会日积月累的加深,永远挥之不去,这与日本的鬼屋文化有关。
鬼屋文化
所以我们民俗中讲究冤有头债有主,闹鬼的传说不少,但“闹鬼屋”的其实不多。各位可以翻遍我国各种志怪小说,里面闹鬼五花八门,但关于鬼屋的故事,凤毛麟角(比较著名的就是“长安凶宅”的故事)。
但日本就不同了,东瀛民俗文化里,有不少关于鬼屋的故事不少,上述日本三大怪谈之一《番町皿屋敷》的阿菊,就是鬼屋故事,所以才诞生了地缚灵这种东西。
而东瀛的诅咒,还有一个特征,就是作用的场地,这就伤不起了。
该观念认为,凡是人生活的地方必然留下某个人的印迹,可以是美好的回忆,也可以是诅咒的怨念,后者就是“咒怨”的雏形。
这种诅咒,会在主人生前的地方经久不散,所有在这个地方居住触及到诅咒的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而且诅咒是可以累加,直到形成最高等级,可以要人命的那种——含有极大怨念的人在死之前的诅咒,就是大名鼎鼎的“咒怨”。
说白了,咒怨有点像病毒了,不是“人chuan人”而是“地方传人”,甚至“物品传人”,当某地方怨气大到一定程度,就成了致命传染源,你来到这里就会被感染,走到哪里也无济于事,咒怨像病毒一样跟着你如影随形。而且因咒怨死掉的人,怨气会累加到传染源中,变成新的“咒怨”,让病毒力量更强大。
这里推荐一下小野不由美的《残秽》,没时间看小说,看那部《残秽,不可以住的房间》电影也可以。这部电影是近几年日本最好的怪谈电影,里面通过各种事件详解了这种咒怨体系。
比如片中那片“被污染土地”,从家中异响和人影开始探寻房子的历史,从新婚女子的怨气,到带来厄运的画,乃至上个世纪这片土地上的矿*难,从而还原出百年不化的诅咒之地,最后片中的人一个都没跑得了。
还有《鬼娃娃花子》,花子因为被母亲遗弃在厕所,恰好赶上美帝轰炸,被炸死在厕所里,所以产生怨恨,遍布全是日本厕所,在厕所里找人呼喊,你听到以后别回答,一回话就被带走了。。。。(不同地区有不同版本的花子传说,这段是最早的根源)
最后,有请出我们大名鼎鼎的贞子阿姨,上述在解释诅咒的时候根本没提贞子,因为在《午夜凶铃》里,这位的官方解释就是“RING病毒”,一种环状病毒。由超能力贞子的遗传基因和天花病毒构成。
电影中,水,以及死亡的时间是衫浦哲三教授的咒怨形成理论。贞子和远山曾经谈过录像带的事情,伊熊博士死的时候教授过贞子学习遗传学知识,为她用超能力制造录像带变成了可能,贞子在井中进化,录像带又意外发生突变,使贞子获得了完整的身体,导致贞子变成病毒传染源,而录像带则成了传播道具。
PS,其实与其说是鬼屋,倒不如说是“鬼土”,被诅咒的是土地,就算你拆了房子也无济于事,这片土地已经被污染了。
所以,当你了解日本的诅咒 鬼屋体系,也就不难理解《咒怨》中伽椰子、《午夜凶铃》里的贞子阿姨,为什么会“滥杀无辜”了。但这里还要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制造传播的极致——都市传说。
都市传说
《咒怨》的诞生基于都市传说。而不是有着东瀛鬼故事之称的“怪谈”,《午夜凶铃》《裂口女》也是如此,日本还有盛行的“十大都市传说”,网上一搜随处可见,里面的内容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怪谈,多来自于民间传说,带有一定的寓言性质,且追求的是氛围和警世。
东瀛怪谈与我们民俗故事类似,最常见的就是用鬼物来映射人间百态,比如《雪女》中因人类违反承诺而产生的爱情悲剧,改编自我国明代的文士瞿佑所著的《牡丹灯记》的日本三大怪谈之一《牡丹灯笼》,本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最终因贪恋钱财之故,导致留下了一个红颜白骨警世的结局。
但都市传说就不同了。这种诞生于当代都市中,被人们闲得没事干编出来的故事、或者以捕风捉影的事件,有三大特征:
★以吓人为目的,越是离奇越好,这样可以满足都市人茶余饭后打发时间的八卦内容
★广泛的传播性,有道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鼻子下面一张嘴,但凡能传播起来,八成不是什么好事儿
★只存在于大城市,因为小地方但凡有点什么事就都知道了,根本传不起来
都市传说与怪谈的区别,大致等同于《山村老尸》与《聊斋志异》之间的差异
这种都市传说,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闲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跟文化无关,从中国到东瀛,再到美帝都有,比如以前流行的“连锁信”“收到信之后写给十个人,否则就XXXX”,就是典型代表。
PS,在都市传说流行的基础上,就连没有鬼屋文化的我国,也诞生了“京城四大凶宅”、“广州荔湾广场”、“天津日报大厦”这样的鬼屋传说,都是大城市的典故,也是与时俱进,毕竟这些地方房价太高了。
但都市传说也不能独立于文化,还会基础各地文化而诞生的不同版本。比如《裂口女》的故事:
裂口女的出道有很多种:比如关中地区是犬神诅咒,祖先一代利用犬神乱做坏事、赚黑钱而遭到诅咒,子子孙孙的嘴巴会裂开,死后永不得超生,变成怪物。而在关西一代,则变成了整容失败的大美女,披着长头发,戴着口罩的女人。她会询问放学回家的孩子:“我漂亮吗”。。。。一度吓到孩子们不敢上学。。。
还有前不久的电影,《犬鸣村》,犬鸣村和犬鸣隧道,是日本“十大都市传说”最凶的一个,早期就是一个被水库淹没的村子,犬鸣隧道废弃之后,这里成了自杀圣地,然后就流传出来很多恐怖传说:比如穿过隧道出就能到达那个恐怖的村庄,而外来者一旦被发现,村民亡灵就会拿着斧头用非常快的速度朝你奔来。。。
而《犬鸣村》这部电影也挺逗,片中把东瀛本土的犬神诅咒和外来因素融合,原本犬鸣村是杀狗为生,从而导致犬神诅咒,从而与世隔绝,而电力公司的人,为了建立大坝,欺骗了村民,甚至最后杀光了村民,诅咒和怨念二合一,成了可怕的犬鸣村。
电影拍得一般,但《犬鸣村》的导演是拍过《咒怨》的清水崇,显然深谙日式都市传说的特征,将本土文化、诅咒体系与恶之根源进行了有机结合。
说回到伽椰子,回忆一下《咒怨》伽椰子的倒霉经历:
她被丈夫佐伯刚雄怀疑出轨,丈夫把伽椰子与儿子俊雄一块残忍杀死(TV版和小说中的剧情,与影版有出入),结果导致伽椰子变成我们熟知的“厉鬼”——咒怨之源,变成鬼后伽椰子愤恨无比。被人误解,得不到真爱,抑郁和怨恨生成了咒怨,她要杀死所有的人,她需要的只是复仇!伽椰子至此萦绕在这栋屋子里,影响每一个走进这个屋子的人。
怨念造就了一个无差别杀人恶魔,不问青红皂白就一律搞死,这就是“都市传说”大面积制造*恐*慌*的特征。
结语,愿人间真善美
诅咒体系、鬼屋文化、都市传说,三者合一,造就了这些可怕的怪物们。
而我们的伽椰子阿姨,裂口女姐姐,乃至贞子老师,花子妹妹,之所以那么强大,并不是单方面的原因。从《咒怨:录像带》版,到前不久美版《新咒怨》,碎片化的故事,都在阐述一个结果,伽椰子的悲剧是个性的,但罪恶则是共性,世间那些罪恶无时无刻不再反哺着伽椰子,才让她越来越强大。
可见能够让伽椰子等怪物,越来越肆无忌惮的,就是在于广泛性,因为产生这些悲剧的罪恶,无处不在。
所以在东瀛的中,会诞生这种“绝户式”的咒怨系统,一个遭殃所有人都背锅
这其实是一种极端且理想化的诉求,只要罪恶存在,为祸人间的咒怨就不会消除。哪怕多么久远的事情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消亡,而是变成了印记式的残秽,影响后人,且随着罪恶不断诅咒会逐渐增强,直至形成要人命的“咒怨”。
那么没有罪恶,咒怨也就不会出现了,这就跟治病要消灭了病原体一样。但为什么说是理想化呢,消除罪恶,哪儿有那么容易
扎根于现实,被罪恶浇灌。只要有恶行,这种绝户式的诅咒,就无处不在。而且只有碰到这种绝命“病毒”,就必死无疑
希望人间真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