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或将实现50十年30个诺贝尔奖,为何诺贝尔奖对于中国科学家如此艰难?
除了2015年中国科学家昙花一现地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外,在这个代表人类最高科学成就的奖坛上,就不再有中国人身影。而且,更让人有些坐不住的是,日本人却几乎每年都有人获得诺贝尔奖。进入新世纪18年以来,已有18名日本人获得诺贝尔奖。今年,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Tasuku Honjo)又与美国同行分享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本庶佑(Tasuku Honjo)
这引起中国人陷入深深地思考:为什么日本能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有这样好的成就?这些天无论是主流媒体网站,还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上,这方面的文章接连不断。
其中不乏拿中国科学和日本科学进行各种比较的人。似乎因为日本已经有20多个诺贝尔奖,就能说明中国非常落后一样。这样的观点一方面对中国自己极度不自信,一方面也对诺贝尔奖、对科学成就一点不了解。理解中日诺贝尔获奖差距的最关键一点,就是诺贝尔奖是颁发给已经获得验证的科技成果。
原因之一:中国的科研和教育起步较晚
数据表明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取得相应成果的平均年龄是37岁,然而得到诺贝尔奖的平均年龄则是59岁,这中间差了22年。那么22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当时中国的GDP仅有日本的五分之一还不到。所以只要中国保持现在的发展势头,中国未来在诺贝尔奖,甚至在整个科学领域的收获,我们需要关注的对手不是日本,而应该是美国。
好多人愿意用诺贝尔奖谈中国的教育问题,但却没有自己去做一点儿简单的数据搜索,也许,中国拿不到诺贝尔奖,就是因为指手画脚高屋建瓴的人太多,踏踏实实采集数据的人太少了吧。
简单搜一下数据就能知道,中国大学培养的第一批博士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到现在也就30来年,而且80年代毕业的这批博士当时多半已经三四十岁了,真正开始持续的博士教育那都是9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到现在也才20年。一个国家高等教育才发展了20年就要有诺贝尔奖,这就像一个足球职业联赛才20年就要拿世界杯一样。
而且,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奖周期特别长,得奖工作的实现年份与最终得奖的年份之间平均要间隔17年。最近20年里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只有2010年的石墨烯工作是在2000年以后做的,2011年的超新星工作是在90年代末做的,2001年的波色爱因斯坦凝聚是在1995年做的,其他工作都是在80年代、70年代、甚至更早之前完成的。那些年代中国的学生根本就没在实验室,全在街上呢,哪来的研究工作能得诺贝尔奖?
原因之二;中国主流理论和西方主流理论有一定冲突
之前北京大学的林毅夫教授就回答过这个问题:
林毅夫说,诺奖是这么评选的,由瑞典的诺贝尔奖委员会,每年发出1500封推荐信,邀请1500个人推荐。推荐里面包含几种人,第一,北欧四国现有经济相关院校的正教授。第二,已经得了诺贝尔奖的人。第三,现在在国际上各个领域的领头学者。
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
我了解到这1500人当中,有一半的人会推荐自己,基本就是750票了,另外750票当中会非常分散,相对集中的大概也就十几票,不到二十票,然后从连续几轮都得到十几票、二十票的人当中挑选五个人,再仔细看他们的贡献是什么,最后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来做一个推荐。那么这相对集中的二十几个人,都是谁推荐的?大部分是那些人的学生。
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学家当然也有不少人有机会被推荐,但只有一两票,是不能进入的,如果你真想拿诺贝尔奖的话,还必须教出四五十位可以进入那1500人名单当中的学生,也就是说,你必须教出四五十位在国际上领先的学者。
但是我们知道,现在按照西方主流理论写文章容易发表,但是你也很难进入到前面四十位,因为你是按照人家的理论来写,你可能发表很多,但是你不会变成领头的。如果你不按照他的理论,而是按照我的理论来写,是跟他们现有理论抵触的。现在主流杂志的评审人,都是按现有主流理论来看,他老是给你挑刺,所以你就不能发表。
最后,有一点是有目共睹的,发达国家青少年和广大民众对科学与创造的认识不断增强。而在我国,大家总觉得科学离我们很远,很远,创造与我们青少年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