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环上的世界杯(4年后的世界杯,你还能见到手环吗)

世界杯上出现的第一款智能手表是宇舶在2018年3月22日打造的定制版本。

然而宇舶官方定位这款智能手表需要3万多人民币的高价、仅有1天的续航和没什么实际用处的功能,注定了它无法脱离宇舶奢侈品的基因,自然也无法成为一款真正意义上服务于用户的智能穿戴设备。

手环上的世界杯(4年后的世界杯,你还能见到手环吗)

从宇舶推出智能手表去看整个今年的世界杯赛事,官方播报中出现的手表可谓多之又多,但智能手表是少之又少,其中堪称智能穿戴界出货量最大的智能手环更是销声匿迹。

出货量最大,反而赛场上无所听闻,不禁令人揣测:4年后的世界杯,还会有手环吗?

手环上的世界杯(4年后的世界杯,你还能见到手环吗)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2017年第三季度,小米的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减少了10万件,下滑了1.5个百分点。智能手环曾经的明星产品Fitbit连续第四个季度出现同比下滑现象,出货量减少了180万件,市场份额下降了8.2个百分点。

手环上的世界杯(4年后的世界杯,你还能见到手环吗)

究其原因,主要是功能过于单一和外观过于粗糙。

以智能手环为例,大部分智能手环在感官上给人一种塑料的感觉,透着浓浓的廉价感。虽然具备运动数据监测、睡眠监测等基础功能,但这些功能过于单一,仅限于简单的数值呈现,数据无法做到系统的分析,无法为用户提供数据背后的持续性价值,用户粘性太低。

可能正是外观上的“不正经”,很多人在赛场上要面对如此多媒体的报道和拍照,都会或多或少在形象上有所讲究,所以智能手环被列入了禁区。

手环上的世界杯(4年后的世界杯,你还能见到手环吗)

宇舶推出的世界杯款手表如果不是有点“颜值”,估计也会被用户抛弃吧。

市面上智能腕带设备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没有行业核心价值支撑。目前大部分的厂商都将智能手环或者智能手表的价值局限于硬件本身,无法给用户带来真正有价值的信息和持续性的服务。

二是同质化严重,缺乏创新。在快速“致富”的利益驱使与产业链技术限制的双重因素下,大部分的智能手环不论是从产品外观,还是从产品的功能,甚至是产品营销包装方面来说,都极其相似。

三是续航差。这个问题一直是智能手环等智能腕带设备最为人诟病的问题,虽然不少产品声称30天不用充电,但其实市面上大部分产品依旧停留在几天一充的状态。而功耗问题不解决,即使产品具有一定的使用性,也会因此大打折扣。

四是外观工艺粗制滥造。与其他智能硬件不同,腕带产品本应具备配饰属性和工艺品属性。 以智能手环为例,主体太多为廉价塑料,具备浓浓的“玩具感”,难登大雅之堂。

五是实用性功能不足。智能可穿戴产品本应是人体功能的延伸,虽然智能手环推出了多项功能,但这些功能既无痛点又非刚需,不像智能手机那样,彻底地改变人们的交流方式。

手环上的世界杯(4年后的世界杯,你还能见到手环吗)

因此,智能手环很可能会在整个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从产品到用户的相互沟通,寻找契合点的道路上,它会作为过渡品最终将被淘汰。

用户想要的,是能够解决它以上所有痛点的产品。4年后,世界杯上我们能看到的应该是怎样的产品呢?

也许是这样的。

手环上的世界杯(4年后的世界杯,你还能见到手环吗)

D1智能手表,一款“1颗纽扣电池,续航8个月”的智能手表,它继承了传统手表的工业设计美感,采用德国包豪斯风格设计,整个表盘显得简约时尚,符合现在年轻人群的审美需求。

在外观设计、续航时长、功能使用上都解决了上面的痛点。

当然也可能是这样的。

手环上的世界杯(4年后的世界杯,你还能见到手环吗)

联想Watch X,“1次充电,45天续航”的智能手表,同样拥有传统手表的工业设计美感,整体设计风格粗犷,更适合运动人群使用,直接明了地将功能特点显现。

同样的,阿玛尼推出了新款智能手表也保持了其时尚强大基因,在外观上下了大功夫,保障续航持久。

手环上的世界杯(4年后的世界杯,你还能见到手环吗)

很明显可以看到,人们依然会在自己的审美上追求个性,同时也会对产品的使用感要求更严格,只有更方便,才会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进来。我

趋势已经很明显,如果智能手表在成本控制、功能、外观、续航性能各个方面都超越手环,4年后,智能手环很难有市场空间存在,而你怎么看呢?

手环上的世界杯(4年后的世界杯,你还能见到手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