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世界足坛任何竞技体育运动,规范的规则约束才是这些运动能够持久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作为当今世界上公认的第一运动,足球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离不开完善且规范的规则制定。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足球在诞生之初的七八百年间完全处于毫无规则、一片混乱的“黑暗时代”,这一时期的足球运动不仅无法和当时盛行的击剑、骑马形成抗衡,甚至还因为某些有心之人的从中利用成为了百姓口诛笔伐的对象。直到19世纪中后期,随着人们对于竞技体育运动思想观念的加深以及知识文化水平的提升,一系列具有官方规制的书面足球规则才纷纷诞生于世,被誉为“足球规则之核心”的越位规则也正是在这一时期登台亮相。
想要了足球运动中越位规则的前世今生,我们还需要先把时间轴往前拨一拨,去看看现代足球在其诞生之初的七八百年间经历着什么样的黑暗旅程。
现代足球的诞生
- 说法一:诞生于军队
关于现代足球究竟是在什么时代背景环境下诞生的一直有着不少的争论,不过综合来看,具有较强可信度的无非两种,我们先来为大家大致介绍第1种说法。传说在公元11世纪英格兰与丹麦爆发了一场有关于领土的战争,丹麦侵略者派出了一支规模大概为2000人的军队对于英格兰边境一个城市发动了攻击。最终英格兰与丹麦这一场有关于领土争端的战争以保家卫国的英格兰人胜利而告终,战争结束之后,清扫战场的英格兰士兵在偶然的机会下发现了埋藏在黄沙之下的一个丹麦士兵的头骨,出于对于侵略者的憎恨,这位英格兰士兵遂招呼身边的队友一起来踢这个头骨泄愤,这一形式便被认为是现代足球之开端。
早期的人们在踢球过程中很容易脚踝受伤
人们在踢头骨的过程中惊奇发现,这种运动既可以有效考验团队协作意识,也能够在某些特定条件下展现自己的个人能力,如此“可团队,可个人”的全面性运动自然受到了百般聊赖的英格兰士兵的热烈追捧,久而久之,在获得战争胜利之后举行一场踢敌军头骨的友谊比赛变成了这支英格兰军队的“不成文规定”。不过头骨毕竟是由高量钙和磷混合构成的坚硬物体,长时间使用较为脆弱的脚踝接触头骨可能会导致脚踝发肿甚至无法用力,英格兰军队的高层为了保护士兵们的身体健康,遂委派专人亲自体验足球比赛并且寻找合理的改进方案。
牛膀胱充气后成为球状物体,既轻便又便于掌握
最终,人们决定使用充气过后的动物膀胱(一般是牛膀胱或者猪膀胱)代替头骨用于比赛。英格兰士兵也成功将这种原本专用于战争胜利之后的庆祝活动改良为日常军营闲暇之时的消遣活动,足球运动的最初体现方式--“娱乐”就此登上历史舞台。
- 说法二:改良于原始足球
原始足球基本概念
有关于现代足球的雏形可以追溯到遥远的中世纪原始足球,之所以没有将原始足球归为现代足球一列是因为当时的所谓“足球运动”只能被视为现代足球起源的一种抽象概念,较之如今的现代足球并没有任何相同之处。所谓原始足球的基本思想,大概就是指在任意物体上做上专属标记,从一个特定的出发点送到另外一个特定的目的地(根据史料查询,这种“特定的出发点”一般指的是某个村庄,而“特定的目的地”一般指的是某个教堂)。为了后文更好区分,我们暂且将送出带标记的物体的这一团队称呼为“A组”,A组的最终目的就是成功将带标记的物体从某一村庄成功运送至某个教堂。
“匪帮足球”(mob football)在比赛过程中的核心思路与现代足球相差无二
当A组出发运送物品时,另外一个村子的一个团队B组就要阻止对方,一旦能够在路途中抢得这一标记物并且以最快速度成功送到A村庄附近的另一教堂(目的地),这场比赛的获胜者便由最开始运送带标记物体的A组转变为B组。上述就是中世纪欧洲原始足球的主要比赛方式,可以看出,原始足球中对于“领地”这一概念要求非常明确,比赛开始时双方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明确领地,而比赛过程中的一大要义就是看哪一方能够率先突破对方防线的封锁并且成功进入对方防线所保护的对象之中。故此,中世纪的原始足球也曾经被人们称呼为“匪帮足球”(mob football)。
从上述描述来看,“匪帮足球”(mob football)在比赛过程中的核心思路居然与如今的现代足球不谋而合:即对于“领地”的抢夺。如今分列半场的两支球队不就是中世纪互相比赛的两个村庄吗,而被称呼为最终目的地的教堂不就是如今的球门吗?由此来看,“匪帮足球”(mob football)被称为现代足球的开端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时间来到19世纪,善于思考的英格兰人开始积极在足球规则上做出更加严谨的规范,他们成功制定了现代足球有记载的第一套书面规则--《剑桥规则》,该规则详细规定了足球比赛的场地、足球比赛的硬件设施、足球比赛的场上规则等等,为现代足球的规范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故此,我们可以将《剑桥规则》之后的足球运动称呼为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足球,因为足球正是在这一时期之后才开始呈现出“职业化”的迹象。
足球规则的诞生以及发展历程
- 1848年之前:民间自主修订
英足总
想要了解越位规则,就必须要对于成套足球规则的前世今生有一定的知晓。众所周知,1863年是改变现代足球发展轨迹的一个重要年份,在这一年的10月26日,伦敦市内11支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球迷基础的俱乐部联合设有足球课程的各大高校在英格兰政府的支持之下成立了英格兰足球协会(简称英足总)。英格兰足球协会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具有官方背景以及政府管辖能力的足球总会,其诞生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可以以更具权威化的姿态统一英格兰境内的所有足球规则。
在英足总诞生之前,足球运动尚且处于一种“混沌未开”之局面,人们往往是根据自己对于足球的理解在比赛开始时探讨当场比赛之规则,所谓的成文规定以及地区之间的裁判组织更是无从谈起。就拿我们之前为大家举过的“匪帮足球”(mob football)为例,有些城市认为“匪帮足球”(mob football)在比赛过程中应该禁止使用双手触碰标记物体(标记物体一般是球类),只能通过团队成员彼此之间的脚下传递来突破另外一个村庄的拦截线;不过有的城市却认为“匪帮足球”(mob football)可以使用双手保护标记物体,不过这样一来“匪帮足球”(mob football)在比赛过程中便几乎成为了一场场“群架”,有关于足球的观赛体验成倍下降。
从上述这个例子可以很明显看出,原始足球(或者说英足总诞生之前的现代足球)并没有详细的一套规则体系,人们往往会因为对于规则的不同理解难以形成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性比赛。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各个城市不少热爱体育事业的足球从事者自发召集一些具有一定学识基础的人士制定了一些民间性的城市足球规则,这些规则诞生让各个城市之间都有了自己专属的足球规则,类似于之前要在比赛开场之前才临时制定规则的荒谬景象终于被终结。不过还有一个巨大的问题:由于当时尚且没有出现一个具有权威性的官方组织用于统一全国所有的足球规则,故此各个城市之间的足球规则也有着很多的不同之处,想要举行一些跨城市之间的足球比赛就显得非常困难。
- 1848年-1863年:各市大学颁布规则起到局部地区统率作用
《剑桥大学》是现今能够发现的最早书面足球规则
公元1848年,剑桥大学计划与英格兰国内另外一所大学牛津大学举行一场有关于足球的友谊赛。考虑到两所大学处于不同的城市之中,故此他们各自的足球队所使用的规则也不尽相同,为了在赛前统一两支球队的足球规则,举办方剑桥大学委派自己的体育部管理层人员实地考察了两支大学所使用的规则并且将其融合成一种更具有包容性的全面化规则,这一规则就是对于足球历史起到推动性作用的《剑桥规则》。
《剑桥规则》为现代足球的发展做出的最重要贡献就是有效将足球以及橄榄球两项运动区分开来,在此之前尽管威廉·韦伯埃利斯在公元1823年曾经做出了一份有关于足球与橄榄球的规则划分,但由于威廉·韦伯埃利斯在当时只是一位藉藉无名的普通学生,他在足球规则方面的贡献并不被多少人看好,故此人们一般将《剑桥规则》的诞生才是为足球与橄榄球两项运动“分道扬镳”的标志性事件。
有关于足球运动到底可不可以用手在当时引发了许多争论
在编写《剑桥规则》过程中,剑桥大学的工作人员发现当时在两座城市内对于足球运动最大的争论便是究竟可不可以用手。不少人认为此前的世界历史上尚且没有出现过完全不使用双手依靠双脚进行比赛的运动,就这样放弃人们身体中最为灵活的构造转而使用控制能力远弱于双手的双脚进行皮球控制未免有一些徒增难度;而另外一部分人认为使用双手抱着皮球横冲直撞的运动“难登大雅之堂”,真正意义上考验团队协作以及个人能力的运动应该尽可能将身体对抗降至最低转而欣赏人们在比赛过程中纯利用身体协调能力做出的种种极限表演。
不可以用手的种类发展为今天的现代足球,可以用手的种类则发展成为了橄榄球
在这样的争论之中,剑桥大学规则编撰部的成员们最终决定将当时的足球运动划分为两大种类:可以用手以及不可以用手。不可以用手的这一种类就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现代足球,而可以用手的这一种类也并没有就此沉沦下去,他们同样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成为了当今赫赫有名的橄榄球运动。
除了对于能否用手的详细划分,《剑桥规则》另外一个突出贡献就是首次将足球比赛双方的固定人数写进了书面规则之中。《剑桥规则》明确规定:单支球队在比赛开始时应当使用11名球员,如比赛过程中有球员因其他原因被迫退场也不可以替换新球员上场。这一规则除了替补球员这一概念的日后补充,基本完全照搬使用到了今天,可见当时剑桥大学的规则编撰部在规则考量这方面做得相当的周全。值得一提的是,有关于为何首发名单最多只有11人这一规则的诞生还有一个有趣的小插曲:剑桥大学规则编撰部的成员因为始终无法确定究竟单支球队该派上多少名成员而争论不休,最终他们决定干脆就以单一剑桥大学宿舍所住人数确定(当时剑桥大学一个宿舍住11人),谁也没有想到当初的无心之举竟然成为了延续百年的关键规则。
有了剑桥大学制定《剑桥规则》这一先例,越来越多城市纷纷委派著名大学为其编撰专属规则,这样做的好处既可以有效利用大学较为规范的专业知识制定出更加详尽的规则,也能够以“某某知名大学”为冠起到具有一定权威性的规范作用。故此在1848年到1863年的10多年间,英格兰国内足球规则的发展更多呈现出一种“依托于知名大学,规则制定呈区域化”的迹象。
- 1863年-1866年:官方化、系统化足球规则全面诞生
英足总logo
正如上文所说,世界足球在1863年迎来了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分水岭,在这一年英格兰政府在众多足球俱乐部以及知名大学的联合建议之下成立了英格兰足球总会。从今天来看,英格兰足球总会给当时世界的足球发展潮流提供的帮助大致有以下几点:成立具有官方性的足球联赛、统计全国范围内足球运动员的详细资料、规范英格兰境内所有足球比赛的场地以及硬件设施、委派专人制定在全国范围内生效的足球规则。综合来看,制定具有官方权威性的足球规则毫无疑问是英足总为当时的国际足坛带来最重要的贡献。
第一部具有官方效应的足球规则所涵盖的主要内容
1863年10月26日,英足总成立的这一天便颁布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具有官方效应的足球规则,该份规则一共有14条,其中详细规定了足球比赛场地的长宽、球门的长高(长7.32米,高2.44米)、比赛过程中的抽签仪式、抽签方式、开球球权、选择球门方式、各级别联赛比赛时间、得分评判标准、球出边线与底线的评判标准、任意球判罚的评判标准、手球犯规的评判标准、比赛过程中获准使用的装备标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份最早颁布的官方足球规则中并没有越位规则的身影。
越位规则的发展轨迹
- 诞生与被短暂删除
尽管在英足总于1863年颁布的首份官方性足球规则中并没有出现越位规则的身影,但我们并不能因此认为越位规则在此时还并没有诞生,其实这种规则早在1848年的《剑桥规则》就已经有过明确的书面规定,不过英足总在编写官方性的足球规则时认为《剑桥规则》中的越位规则过于限制双方的进攻发挥从而删除了这一项规则。
《剑桥规则》中使用的越位规则对于进攻限制过于严格
《剑桥规则》中使用的越位规则究竟有多么的“奇怪”才能让英足总最后在编写规则时不得已进行删除呢?据史料记载,《剑桥规则》中的越位规则不允许任何无球进攻方球员游弋在皮球与对方底线之间。我们用一张图片来和大家详细说明,如上图所示,《剑桥规则》中的越位规则意思就是球员在足球比赛中不能出现任何前插的举动,队员在拿球过程中要么就是进行外围远射、要么就是像梅西一样连续盘带过掉对方的整个后防线最终射门、要么就只能回传。这样的规则安排使得足球比赛过程中几乎没有任何有效的配合感可言,人们往往只能依靠自己的个人能力进行枯燥的一对多盘带随后射门。
缺少了越位规则,足球比赛的过程更加混乱
英足总正是基于《剑桥规则》对于足球观感的毁灭性打击这一缺点在初份官方性足球规则中将越位规则删除。不过他们在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删除了越位规则的足球比赛的确变得更加精彩,但却朝着另外一个更加不可控的方向前进:由于越位规则的删除,进攻方往往会安排2~3名前锋球员不做任何回撤防守而是埋伏在对方球门旁边,一旦后场断得皮球完全不经过任何的地面传导就通过开大脚的方式直接长传到对方禁区由早早埋伏好的2~3名前锋进行逼抢。这样的技战术策略致使初份官方足球规则问世的1~2年间经常出现单场比赛比分上双位数的奇特场景,英足总逐渐开始认识到越位规则对于规范性足球比赛的重要作用,一份既可以规范球员场上战术、又不会抹杀足球比赛观赏体验的全新越位规则的诞生就显得非常必要。
- 第一份官方性越位规则的出现
公元1870年,英足总在经过1~2年的详细研究之后正式将越位规则重新编入了官方性的足球规则之中。这一份全新的越位规则规定:进攻球员出球瞬间,进攻方与对方球门之间必须有三名防守球员(注意:这三名防守球员中可以包含守门员),否则即视为越位犯规,由对方球员在越位球员位置点罚任意球。
第一份官方性越位规则的出现使得前插助攻成为现实
如上图所示,这一份规则允许队友在两个边路进行一定程度的前插助攻(前提是出球人在传球瞬间面前至少还有对方三名防守球员)。不过考虑到这种越位规则的局限性,类似于今天的下底传中、任意球快发在当时是几乎不可能出现。故此人们的既定技战术套路往往是利用两个边路的拉扯创造出更加充分的中路横传配合空间以图能够形成最后较大空档下的远射。
四种在当时具有一定普及度的多前锋阵型
1870年这一份越位规则的诞生极大丰富了当时足球比赛的战术内容,类似于之前的“埋伏前锋于球门不再出现”,转而开始诞生世界历史第一批足球阵型--“九锋一卫阵型”、“六锋四卫阵型”、“七锋三卫阵型”(早期足球越位规则极大压制了进攻方的进攻发挥,故此为了弥补这种过度压制进攻所造成的效率损失,一支球队只能在单场比赛派出多名前锋坐镇前场)。
全新足球越位规则的诞生使得足球比赛愈发重视传球配合
如上图所示,在前场大量堆积前锋的多前锋阵型可以有效保证持球人在拿球过程中拥有充分的横传点,只要始终保证传球区域至少后于对方三名防守球员,就可以有效利用反复的横向传递将对方的后防线完成充分的拉扯以图暴露出更加巨大的肋部空档或者直接远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之下,足球的技战术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前锋与后卫之间的任务感也变得愈发的明显,此前盲目单打独斗的景象已经一去不复返,转而呈现的是愈发重视传球配合以及开始讲究踢球的战术以及传球的方向。
- 1925年重大规则变动:自由性进一步增加
修改后的足球越位规则,体现了国际足联鼓励进攻多样化的主导思想
1925年,国际足联认为之前有英格兰足球总会所编撰的第1份官方足球越位规则对于进攻方的传球限制依旧过于严格,他们经过商讨之后决定将之前的“进攻球员出球瞬间,进攻方与对方球门之间必须有三名防守球员”修改为“进攻球员出球瞬间,进攻方与对方球门之间必须有两名防守球员”。
1925年重大越位规则变动之后,足球世界中的守门员完全成为了一场比赛位置固定的最后一位防守球员,进攻方不用像以往一样依靠在前场大量堆积前锋减少进攻过程中的效率损耗,故此流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多前锋阵型在这一时期逐渐走向没落,转而开始出现一些更加强调于中场控制力以及边路插上进攻的多样性阵型。综合来看,1925年重大越位规则变动之后,世界足坛的越位规则与今天我们所常见的足球比赛模样几乎已经完成了接轨,进攻方不用在比赛过程中花费过多注意力用于规避不必要的越位情况,足球的战术与场上阵型的变化因此变得更加的灵活多变。
意大利传奇教练:波佐
我们来列举一个1925年越位规则重大变革之后的典型足球阵型:2323阵型。2323阵型诞生于1934年意大利世界杯前夕,时任意大利国家队主教练波佐在观看了欧洲四强遭遇惨败的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之后,决定彻底摒弃欧洲足坛流行多年的多前锋阵型转而适应全新的越位法则开创一种更加强调与中场向前出球能力的“更具层次感的足球阵型”。众所周知,1934年意大利世界杯前夕国内笼罩着对于世界杯战绩的严苛要求,波佐在这样的环境下也不敢将前锋线上的人数过于后撤,故此这位意大利名帅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创造出足球历史上第1个涵盖中场的阵型--2323阵型。
波佐首创的2323阵型
如上图所示,2323阵型指的就是在后防线方面设置两名后卫,而在中场居后的位置放置三名球员(今天我们可以称之为后腰),在前锋线身后的小块空档放置两名既可以深度防守又可以高度前压助攻的进攻型中场。而在最前方的前锋线位置,波佐跨时代的在中路位置仅仅放置一名前锋,另外两人则分居左右两个边路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边锋。
就当时的时代背景来看,这一套阵型可谓完全融汇贯通了1925年颁布的全新越位规则。其技战术思路也非常简单,如上图所示,2323阵型往往可以凭借着中场位置人数的充沛性在局部范围内形成有效的小范围传递以突破对方1~2人的上压逼抢。此时考虑到皮球正处于中场位置,对方后防线加上门将的总人数必定远远超过两人,中场球员遂可在从容状态下向两个边路插上的边前卫或者边锋进行分边尝试。值得一提的是,当时越位规则环境下的边路进攻很难能出现类似于今天的下底传中(平行越位判罚体系尚未诞生),边路进攻球员往往要在小禁区线之前乃至大禁区线附近便将皮球横传至中路(注意:此时的中路包抄者在接球瞬间与球门之间也必须要有两名防守球员)。
新的越位规则颁布后,各大联赛进球数有了明显增加
1925年所颁布的足球越位规则被公认为那个时代最接近于今天的足球越位规则改革,这一规则一经颁布之后进一步鼓舞了各支球队的进攻热潮,在多前锋阵型逐渐陨落的那一段时间世界足坛的各个足球联赛居然出现了进球数成倍增加的盛况:据统计,在全新越位规则颁布的头一个年头(即1924~1925赛季),足球大联盟中所举办的1848场比赛中一共出现了4700个进球,场均进球为2.5个;这个数据在越位规则颁布后的第1个年头(即1925~1926赛季)居然上升来到了6373个(比赛场次依旧为1848场),总进球数相较于之前提升了1673个,场均进球数也从2.5个提升至3.4个。
- 1990年:平行站位(being level)概念的诞生
1925年所改革的足球越位规则整整沿用了65年,直到1990年国际足联才对该项规则进行了进一步的修订以及优化。国际足联在经过了长达几个月的深入探讨之后,最终决定将越位规则进一步修改为“允许进攻一方的球员可以与第2名防守方的球员位于平行位置”。这一项全新越位规则提出的初衷就是国际足联希望进一步鼓励攻势足球(当时以“小世界杯”意甲为首的众多足球联赛开始推崇“混凝土防线”概念,不少足球从事者认为这样的概念正在抹杀进攻足球给人们所带来的观感体验)并且让足球比赛的过程更加具有观赏感。
平行站位(being level)概念的诞生使得攻势足球再度焕发光彩
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几乎已经可以认为1990年所修改的越位规则与如今我们所沿用的越位规则完全相同。如上图所示,该越位规则之意即为“在进攻一方持球队员传球的瞬间,位于对方半场的接球球员比包含门将在内的倒数第2名防守球员距离球门更近,同时比球距离球门更近,并试图依靠此位置干扰对方球员争球、影响比赛过程、接门柱和横梁以及对方身上的反弹球就会被当值主裁判判罚越位,防守方在对方被判罚越位之后应该在对方最终越位的那一名球员所身处的位置发任意球”(注意:应当在对方已经越位的接球人所处位置发球,并非在对方传球人位置发球)。
出球瞬间接球人的位置直接决定是否越位
为了更方便大家理解,我们先来看上面靠左的这一张图片,球员A在传球瞬间,接球人B位置移动至对方倒数第2名防守球员以及门将之间,故判罚越位;我们再来看上面靠右的这一张图片,球员A在传球瞬间,接球人B位置处于对方倒数第2名防守球员身前,即便当他接到皮球之后已经将身位超过倒数第2名防守球员来到门将面前,B球员依旧不属于越位。
- 细枝末节的修改
尽管大体上的越位规则在1990年便已经完全修订完毕,但足球场上所发生的各种意外因素毕竟很多,仅仅只靠一份简单的越位规则是很难完全将其涵盖的。故此,国际足联在1990年颁布全新越位规则之后的10多年间并没有放弃对于这项规则的逐渐修订,到了今天,有关于越位规则的各种细枝末节修改大大小小已经超过数百次。我们在下面为大家列举其中非常重要的几点并且加以解析。
回传球或者平行传球不属于越位
即便前方没有防守球员,横传以及回传都无越位概念一说
如上图所示,当进攻方持球运动员向后传球或者将皮球传给与自己处于平行位置的队友时,接球人并不算越位。很明显,这一规则的修订明确了接球人与皮球位置的概念,当接球人位置并没有位于皮球前面时,无论他处于皮球靠后还是和平球平行的位置,都不属于越位。
为阻碍比赛继续进行不判罚越位
类似于图中情况在2003年规则改动后属于不越位范畴
2003年国际足联继续对于越位规则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其规定在某种程度下,球员即便处于越位位置但也并不会被判罚。如上图所示,如果得球的队员并不处于越位位置,即便皮球在运行过程中同一时刻在其他位置有一个并不会完全影响到比赛过程进行的队友处于越位位置也并不会被判罚越位。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之下,世界足坛逐渐衍生出来了一系列通过越位假跑以及反复横传调度对方后防线的跑位型战术,足球运动在此期间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进攻浪潮时代。
对方全部成员均通过自己半场,越位判断的依据则改为以足球和中场线为基准
总而言之,在进攻方出球瞬间,接球的球员越过中场线进入了对方的半场且比皮球更加靠近对方的球门则应当被判罚越位,反之则不越位。在编写这篇文章之前,小编发现部分球迷认为如果对方球员全部过半场己方无论怎么传递都是不会越位的,其实这种思路是完全错误的,更加严谨的讲应该是本方球员在本方半场内怎么传球都并不越位,一旦本方的球员在越过中场线后接到来自己方半场的传球便同样具备越位判罚的条件(换一种说法,就是对于越位线的判定从“防守人员”变成了固定不变的中场线)。
总结
足球这一项运动之所以能够在今天蓬勃发展成为其它体育项目都难以望其项背的“世界第一运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越位规则充分规范了球员在场上的跑动使得比赛过程更具有规范性和观赏性。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越位规则在其发展中所经历的种种变化以及困难丝毫不会少于足球运动本身:从最开始的“不允许任何无球进攻方游弋于皮球与对方底线之间”变革为“进攻球员出球瞬间,进攻方与对方球门之间必须有三名防守球员”,再到1925年颁布的“进攻球员出球瞬间,进攻方与对方球门之间必须有两名防守球员”,最终来到2003年完全定型的“允许进攻一方的球员可以与第2名防守方的球员位于平行位置”。越位规则就如同一个未知世事的懵懂少年,经过人世间的磨练一步步成长为理性、成熟稳重的男子汉。
不管怎么说,越位规则所发生的变化最终的目的都是将足球比赛变得更加规范、更具观赏性,只要足球运动还留存于世,有关于越位规则的修订永远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