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如松(万历朝鲜战争(一)---李如松血战平壤城)

李如松(万历朝鲜战争(一)---李如松血战平壤城)

明万历朝鲜战争,朝鲜称:壬辰祖國戰爭;韩国称:壬辰倭亂;日本称:文禄庆长之役,是指明朝主导的在1592年至1598年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抗击倭寇的战争。历史学者称其一战奠定东亚300年格局。


李如松(万历朝鲜战争(一)---李如松血战平壤城)


1591年正当我们的万历兄旷工的时候,我们的东亚邻居,丰臣秀吉在基本统一日本后,为了平息国内土地分封不均的矛盾,在1591年5月决定对外发兵,以获取更多的土地。并给大名们承诺,谁打下来的土地就归谁,1591年6月,派出使者宗义智通告朝鲜国王李昖,表示他有意于1592年春天假道朝鲜进攻明朝,并请予以协助。朝鲜作为大明的藩属而拒绝。1592年3月,丰臣秀吉共调动精锐军团15万8700余人。分为九个军团渡海至朝鲜作战,5月分别从福冈、名古屋、对马海峡出发向着同一个目标挺近。


李如松(万历朝鲜战争(一)---李如松血战平壤城)


4月14日侵朝日军首先于釜山登陆,19天后的5月2日克朝鲜王京汉城,6月15日平壤陷落。朝鲜宣祖李昖流亡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并遣使向明朝求援。当消息传到明廷后,大臣们第一件事是吵架,争论出并不出兵,最后沉默中一个人说了一句,出兵,大家顿时安静了,因为说这句话的是我们的万历兄。在明朝反复讨论与吵架之际,7月17日黎明,明朝第一次出兵的指挥官辽东副总兵祖承训,长途奔袭,以游击史儒、王守官等为先锋,统军进击平壤城,共出兵2348人、。由于连夜大雨导致辽东军火器失效,加上祖承训不熟悉日军战法导致军溃将亡,史儒遭到铁炮命中而亡。军队溃散,祖承训仅以身免,一日之内败退过大定江,平壤兵败,祖承训的报告提及到了三个问题,分别为:一、粮草不继,当时明军依赖中原运米,因为道路问题运输十分困难,二、军情不实、这一点就是被朝鲜坑了,平壤城中有过万日军,但是朝鲜的情报只说平壤城有一千多日军;指挥权不一、明军不信赖朝鲜军,交战时期朝鲜军经常率先溃逃,剩下的一些人还和日军交谈,大有投敌之意。三、朝鲜君臣一直想着明军能由朝鲜将军指挥,这一点就很可笑了。


李如松(万历朝鲜战争(一)---李如松血战平壤城)


接下来该我们的万历朝第一大忽悠登场了,明军自7月起多次派遣游击沈惟敬到朝鲜,甚至远赴平壤与倭军谈判,其目的在于拖延时日以待大军集结。关于沈惟敬的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单独留言,我们在单独开一篇介绍这位神人。好了,终于迎来了我们的辽东一代狠人登场了,同年10月,明朝命宣府总兵李如松总理蓟、辽、保定、山东军务,并充任防海御倭总兵官,我们来看看中方出战阵容:

辽东铁骑1万;

宣府、大同各选精骑8千;

蓟镇、保定各选精锐步兵5千;

江浙步兵3千。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戚家军(二代)

四川副总兵刘铤率川军5千,做为后续部队向朝鲜进发。

共计在全国范围内调集了4万精锐。

李如松(万历朝鲜战争(一)---李如松血战平壤城)

我们来看看日方的出场阵容:

第一军 指挥官小西行长 人数18000人

第二军 指挥官加藤清正 人数22000人

第三军 指挥官黑田长政 人数12000人

第四军 指挥官岛津义 人数14500人

第五军 指挥官福岛正则 人数25000人

第六军 指挥官小早川隆景 人数15000人

第七军 指挥官毛利辉元 人数30000人

第八军 指挥官宇喜多秀家 人数11000人

第九军 指挥官羽柴秀胜 人数11000人

再加上九鬼嘉隆率水军8750人和七百艘舰船作运输士兵和海战之用。共计15万8700余人。


李如松(万历朝鲜战争(一)---李如松血战平壤城)


李如松(万历朝鲜战争(一)---李如松血战平壤城)


1593年,元月5日明军挺进平壤城下,元月8日与小西行长的第一军团18000人战于平壤,第二次平壤之战正式开打。明军主力分别进攻平壤的南、西、北三个方向,东面给日军留出退军路线。李如松站在队伍最前方,看着这座坚固的城池,他知道一场载入史册的战斗即将开始,李如松,天赋异禀、骁果敢战、申通兵机、公元1598年四月蒙古犯辽东,率轻骑出击,身先士卒,中伏,力战死,此时距离他阵亡还有四年时间。


李如松(万历朝鲜战争(一)---李如松血战平壤城)


拂晓明军开始攻城,当时两军的装备分别为,日军装备大量火铳有利于城池的守卫,明军反到没有大规模的装备,远程武器以弓箭为主,少部分装备火铳,只有辽东铁骑装备多管火铳,小西行长也很好奇,没过多久他得到了答案,明军没大规模装备火铳是因为我们装备了大量火炮,小西行长很快镇定下来,根据经验大炮发射后需要时间来装填,他有充分的时间整队进行防守,然而他错了,明军的大炮是连发的,明朝的军事科研工作者根据长期的战争实践,已经发明了连发的火炮-子母铳,日军顿时伤亡惨重,


李如松(万历朝鲜战争(一)---李如松血战平壤城)


然后明军步军发动总攻,北城牡丹台高地易守难攻,战斗中吴惟忠作为啃骨头的那个人,浴血奋战胸部中弹依然不退带领,率领浙兵当先冲锋,不愧其先祖戚家军的威名,直到平壤攻陷日军逃遁北城才被攻克,但是吴惟忠率领的浙兵没有后退一步,一直在冲锋的路上,这位历史上并不是很出名的将领,让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值得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戚家军,吴惟忠。


李如松(万历朝鲜战争(一)---李如松血战平壤城)


祖承训率领明军乔装为朝鲜军麻痹日军,率先突破城南的芦门。小西行长率领残兵退守城北一隅,风月楼。李如松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士兵找木头,估计我们的李总兵肯定没少看三国演义,这一夜连烧烤,在火炮,火箭打击下,小西行长率五千残兵坚守城北一隅。不得不说日军的忍耐力还真是值得称道,最后小西行长决定突围,率领残军撤退过程中在大同江受到祖承训率领的辽东铁骑的伏击,伤亡溺水甚重,率领残部退往王京。至此第二次平壤之战落下帷幕,明军付出阵亡790人的代价,给予日军九千余人的损失。


李如松(万历朝鲜战争(一)---李如松血战平壤城)


李如松(万历朝鲜战争(一)---李如松血战平壤城)


攻陷平壤之后,李如松没有停留,整军像开城进军并占领开城,万历朝鲜战争中最富传奇色彩的碧蹄馆遭遇战,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爆发了。正月25日侦查先锋在碧蹄馆(今首尔西北部的高阳市德阳区碧蹄洞,)南方的砺石岭遇到日军、侦察队数百名,一时之间,双方前锋交战,查大受率3000辽东铁骑乘胜追击。26日李如松得报后,以为日军如当地土民所说弃京城撤退,遂率领本部兵马骑兵2000人疾驰增援。骑兵进军速度很快,到达了马山馆,这里距离王京只有90里,在这里李如松做出了一个拯救自己甚至整个战局的安排,亲率一千骑兵前期出发,副将杨元率军一千跟进。


李如松(万历朝鲜战争(一)---李如松血战平壤城)


李如松(万历朝鲜战争(一)---李如松血战平壤城)


欢迎观看,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