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自治区网友解答:
1.苏轼出身书香门第,从小就受父亲苏洵的影响,非常喜欢读书.他天资聪明,记忆力特别强,每看完一篇文章,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2.经过几年苦读,年轻的苏轼已是饱学之士,别人看不懂的书,他能看懂;别人不认识的字,他能认识;别人不理解的文章,他能评头论足发一通议论.
3.这样一来,许多人对他佩服三分,有的甚至要拜他为师.1056年(嘉祐元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4.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
二、重庆网友解答:
1.苏轼是进士出身.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
2.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宋哲宗即位后任翰林学士、侍读学士、礼部尚书等职,并出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党执政被贬惠州、儋州.
三、龙口网友解答:
1.是的,宋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2.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3.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