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状元榜眼探花和其他进士区别大吗一般考中之后给几品官

科举考试状元榜眼探花和其他进士区别大吗一般考中之后给几品官


一、建阳网友解答:


1.谢邀!张榜公布时的那段时间,三甲进士状元、榜眼、探花与其他进士区别很大,一旦步入仕途,虽有区别,但已经不太重要了.

2.以明清时期科举制度较为完善的状况来看,考中进士后,考官们甄别遴选,分出名次后,第一名称为会元.然后奏请御批,皇帝会组织殿试.

3.经过严苛的身、言、书、判等面试后,皇帝把考中的进士分出名次.一甲三名,称为进士及第.二甲几十名不等,称为进士出身.

4.三甲不等,称为同进士出身.中了状元是殊荣,可以从北京的端门中间走出.要知道那可是皇帝专用的御道,惟状元可走过一次,或者皇帝大婚时皇后可进来一次.

5.然后夸街以示皇恩浩荡,到时候万人空巷,争相一睹状元郎的风采,甚是风光.中进士后,只是有了功名,就如同现在的文凭一样,并没有工资.

6.待吏部审查安排后,才可以上班领薪.一般来说,进士及第的状元、榜眼探花分配到翰林院工作,官衔七品.此后的发展则靠个人能力和皇帝的赏识了,正常情况下,到退休能熬上四品,极少能够混到二品,更莫说一品了.

7.工作期间,同僚们如果级别一样,则要分中进士的年份,年份早者为大.如果又是同科进士,那就要看名次了,当然是状元及第或者榜眼探花为大,也不论年龄.


二、福州网友解答:


1.区别其实是相当大的,主要是起点不一样.科举殿试时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者合称“三鼎甲”;

2.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状元、榜眼、探花,可以说是皇帝钦选的人才,他们是可以直接入仕的,也就是说,可以马上去做官.

3.如果皇帝不钦点他们什么官职的话,一般都是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理论上说,三鼎甲最次能得到一个正七品的官位,从此步入宦海.

4.不过,基本上没有哪个皇帝那么不开眼,一般都会赏个从六品、正六品甚至更高的官职.这个官阶的弹性很大,如果皇帝开心,一下步入从四品的例子也是有的.

5.比如清乾隆36年,二甲第一名的关东才子王尔烈是当了翰林院编修,而那一科侥幸得到状元的黄轩,则一下子当上了刑部江西司员外郎,直接升到从四品.

6.进士出身,即二甲进士,他们只是取得了可以入仕的资格,并不能直接去做官.在做官之前,还需要经过一道考核,称为“铨试”,也叫“释褐试”,由吏部,也就是古代朝廷的官僚人事部门举办,这也是一种考试,以“身、言、书、判”四事择人.


三、哈尔滨网友解答:


1.科举考试最后一关,皇帝殿试,录取者称进士,皆授官出仕,一般进士中的第一名,称为“状元”,授从六品官,进翰林院供职.

2.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与状元合称“三鼎甲”,也是非常荣耀的,光辉门弟,同其他进士一样,授正七品官.

3.瞧瞧,进士初踏官场,一起步就是县处级领导干部啦,堂堂地方父母官知县,也就是七品官嘛!全国四年一次会试,中央政府礼部主持考试,各省乡试录取的举人参加应试,录取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四、商丘网友解答:


1.古代科举中,状元榜眼探花和其他进士还是有区别的.进士及第后,状元榜眼探花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其他进士挑选精英考试后可成为庶吉士.

2.一般状元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虽然官职不高,但属于皇帝身边人,提拔进步快,很有前途.

3.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臣都出自翰林院,比如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张居正、曾国藩、李鸿章……其他进士一般会下放到基层单位做七品,八品诸如县令,县丞之类的县级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