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团大胜马略卡(比肖邦大6岁的这段姐弟恋轰轰烈烈,为何她却缺席了爱人的葬礼)

渣团大胜马略卡(比肖邦大6岁的这段姐弟恋轰轰烈烈,为何她却缺席了爱人的葬礼)

编者的话:近期,作家张翎的长篇散文集《三种爱:勃朗宁夫人、狄金森与乔治·桑》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对勃朗宁夫人、狄金森、乔治·桑三位19世纪女性作家贴近心灵的探幽与致敬之作。写法上脱离了单纯的“作家论作家”惯性表达,而是通过对作家故居的实地探访经历,融合张翎对作品的阅读体验,揭开了她们传奇命途中鲜为人知的一面。

现从书中摘选有关乔治·桑与作曲家肖邦的一段旷世奇恋——

渣团大胜马略卡(比肖邦大6岁的这段姐弟恋轰轰烈烈,为何她却缺席了爱人的葬礼)

十九世纪的巴黎真是热闹啊,吸引了全世界的各路人马。有的人来巴黎,是看革命的;有的人来巴黎,是逃革命的;有的人来巴黎,是秀本事的;有的人来巴黎,是学本事的;有的人没本事也不想学,仅仅是来看别人显摆本事的。于是,巴黎的沙龙酒肆客栈戏院里,密密麻麻地挤着带口音的外乡人。随便挑出几个名字,就能吓死后人:密茨凯维奇,海涅,李斯特,门德尔松,舒曼……

这一年秋天,巴黎街头又多了一个外乡人。那是一个刚刚二十一岁的年轻人,一头麦浪似的卷发,尖下颌,高鼻梁,眉眼俊美得像米开朗琪罗刀下的大卫,只是比大卫多了几分阴柔。年轻人走在秋意浓重的街上,落叶在他脚下发出窸窸窣窣的裂响,随身携带的行囊上,沾着厚厚一层灰尘——他已经走了很久很远的路。行囊不重,却压弯了他的背,因为里边有一把来自故乡的泥土。他的家乡华沙,此刻正沦陷在沙皇手里,他有家难回。他当时并不知道,从离家的那一刻起,命运之神就已经在他的脚上拴了一根绳子,领着他越来越远地走向一条不归路——此生他再也没能回到波兰。

这就是1831年的肖邦,贫穷,寒酸,肩扛着沉重的国恨乡愁,徘徊在一片尚不知冷热的陌生土地上。这个在波兰轰动一时的音乐神童,在巴黎却不为人知。巴黎不是肖邦的天下,至少那时还不是。那时全巴黎的耳朵,都拴在一个叫李斯特的匈牙利人的琴键上。

巴黎的路很宽,宽得同居一城的两个人,在一条路上来回走上几十年,可能也见不上一面,比如分手后的梅里美和乔治·桑。巴黎的路也很窄,两个陌生人,一条街上随便拐个弯,就相遇相知了,比如李斯特和肖邦。天才和天才相遇,势必要撞出绚丽的火花,不是你死我活的嫉恨,便是惺惺相惜的爱怜。李斯特只用半只耳朵,就听出了肖邦是知音。李斯特的纤纤细手把幕布轻轻一撩,就把肖邦引到了巴黎的舞台上,两人从此演绎出一段既生瑜也生亮的辉煌。

在巴黎,从一位导游那里我听到了一桩轶事:在一场音乐会上,主角李斯特在全场灯光暗转的时候,悄悄换上了肖邦。当慕名而来的听众正在疑惑为何他们熟悉的演奏风格突然改变时,灯光亮起,李斯特郑重推出了肖邦。从此,肖邦的名字把巴黎精致的耳朵渐渐擦暖。

听到这个故事时,是在一个4月的早晨,阳光孱弱,风却很是强劲,厚厚的外套尚无法抵御从塞纳河吹来的春寒。可这个小小的故事落在我心里,却生出细细一丝暖意。我已经看过太多因嫉而生的恨,因恨而生的歹毒,因歹毒而生的诬陷和杀戮。也许惺惺相惜是辞典里一个过时的词语,但彼此相容总是可以的吧?愿这个世界会有更多的李斯特和肖邦——不仅仅是为了音乐。

肖邦在巴黎很快就找到了立足之地, 演出和授课的收入迅速改变了他的经济状况。两年后,他走在同一条街上,已是一身华服,且有了自己的专用马车,虽远非奢华,却已脱尽当年的寒酸。只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转折点,此时还静静地潜伏在某个尚遥远的路口,等待着一只神来之手的推助。

这一次,这只神来之手依旧是李斯特。

1836年的某一天,在情人玛丽·达古伯爵夫人举办的聚会上,李斯特把乔治 · 桑引荐给了比她年轻六岁的肖邦。这次被后世不知演绎成多少个香艳旖旎版本的会面,其实完全不是人们所猜想的那样。那天乔治·桑依然身穿男装,一根又一根地抽着雪茄。受过正统保守教育的肖邦,对这一款的女人很不以为然。聚会后他对朋友说:“桑是个多么令人生厌的女人!但她真的是女人吗?我有些怀疑。”然而肖邦却在乔治·桑心中留下了一个值得耗费三十二页信纸的印象。她没有立即行动,因为那时肖邦的心正被一个叫玛利亚·沃辛斯卡的波兰女子全然填满,腾不出一丁点空间来搁置任何有关别的女人的遐想。两人相遇在一个节拍错乱的点上,和弦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渣团大胜马略卡(比肖邦大6岁的这段姐弟恋轰轰烈烈,为何她却缺席了爱人的葬礼)

这一次乔治·桑罕见地学会了等待,一等就是两年。两年的时间把乔治·桑的耐心磨得像一张宣纸,很薄,但始终没破。

再见时已经是1838年。那一天失恋的肖邦神情忧郁地伏在钢琴上,指间随意地流出一串哀婉的音符。乔治·桑默默地站在他身旁,一眼就看出他的心空了。曲终时,四目相视,她弯下腰来,将嘴唇压在他的唇上——她毫不犹豫地推开了他虚掩的心门。他吃了一惊,没有热切地回应,却也没有反抗。

很快,他们的恋情成为全巴黎酒余饭后一个滚烫的新话题。

肖邦的肺结核迟迟未能痊愈,而乔治·桑的儿子莫里斯的风湿症也越发严重,遵照医生的嘱咐,他们决定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到马略卡岛过冬。漫长的旅程没有让他们沮丧,因为他们在热切地期待着西班牙的灿烂阳光来驱走身上的病痛,为他们忐忑的新恋情暖居。可没想到这次本想作为蜜月的旅行却成了一场灾难。当地笃信基督教的居民,对婚姻外的男女之情心生排斥,乔治·桑一行四口竟然无法找到一家合宜的旅馆,最后只能栖身于一处废弃的修道院。修道院的房间潮湿阴暗,肖邦的肺病越发严重,他们只好提前返回巴黎。

这次的马略卡之旅并不完全是噩梦,它至少给后世留下了两样不朽之物:一本叫《马略卡的冬天》的书和一架留在马略卡的钢琴。这架沾着肖邦指印和叹息的钢琴,在将近两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已经成为马略卡居民最骄傲的拥有物。当然,他们早已淡忘自己祖先当年对肖邦的不敬。

渣团大胜马略卡(比肖邦大6岁的这段姐弟恋轰轰烈烈,为何她却缺席了爱人的葬礼)

法国诺昂乔治·桑故居

回到巴黎, 乔治·桑和肖邦开始了八年的同居生活——这在乔治·桑晴雨无常的情感时间表里,是一个几乎和永恒等长的时段。他们在巴黎和诺昂各住半年,这边过冬,那边消夏。在诺昂乔治·桑故居,我有幸见到了一些他们当年使用过的旧物。故人已逝,乔治·桑早在生前就销毁了肖邦给她的大部分信件,旁人的记忆支离破碎,和风尘女子一样靠不住。或许只有这些留着他们指纹的旧物,能向后人透露些许斑斑驳驳的真相。遗憾的是,故居内部不许拍照,我没能给那些遗物留下属于我个人的永久画面记忆。

乔治·桑很少在衣装上花钱,但她很早就在诺昂的庄园里装置了二十四小时的热水供应系统。在家家户户都还为每日取暖的燃煤焦虑的年代,这是一种何等超前的奢华——可是她愿意为家人和客人的舒适一掷千金。在乔治·桑的厨房,我看见了挂满一整面墙的铁锅,各种尺寸,各样形状,各类用途。可以想象,乔治·桑和她的厨子为了款待客人, 是怎样精细地操持着一日里的三餐。乔治·桑的厨房只是里子,她的餐厅才是面子。餐厅的天花板上,吊着肖邦从威尼斯专程购置的珊瑚色玻璃顶灯。精致的镂花亚麻桌布上,摆着上好的威尼斯杯盏,客人名牌上有这样一些名字:屠格涅夫,大仲马,巴尔扎克,福楼拜,李斯特,德拉克洛瓦,甚至拿破仑的幼弟热罗姆·波拿巴……当威尼斯吊灯在餐桌上洒下温润的柔光,交错的杯觥间睿智的灵魂开始发出激烈的碰撞,满屋飞扬着绚丽的智慧火花——这是何等辉煌的一次次思想盛宴啊!在焦虑浮躁的当今,这样的盛宴已经永远地成为史书的一个篇章。

庄园底层有一个小小的木偶剧场,那里常年上演着各式木偶剧。乔治·桑的木偶神情逼真,服装道具精细至极,连头发都是从真人身上选取缝制而成,深沉的黑,耀眼的红,灿烂的黄,还有这三样基色中的各种过渡色,根据剧情的变换而变换。楼房二层中间是一条长长的走廊,隔开了两侧的卧室,一侧是乔治·桑和她的孩子们的房间,另一侧是一连串的客房,永远铺着新洗的泛着薰衣草香味的床单,随时恭候着来到诺昂小住的宾客。楼梯拐弯处是肖邦的琴房,门上钉着一层厚厚的隔音材料。据说只有乔治·桑的儿子莫里斯,可以随时进出这间房子,打断旷世奇才的音乐狂想。只可惜,日后他们竟成了冷眼相看的陌路人。肖邦的卧室里有一扇门,可以直接通往乔治·桑的床。在他们关系恶化之后,乔治·桑让人钉死了这扇门,通往两具躯体两个灵魂的通道,从此永久关闭。

渣团大胜马略卡(比肖邦大6岁的这段姐弟恋轰轰烈烈,为何她却缺席了爱人的葬礼)

乔治·桑、肖邦的手模

世人对于肖邦在诺昂的日子, 有过千百种版本的猜想。无论那些版本彼此相隔得多么遥远,有一点是相通的——音乐诗人孤独漂泊的灵魂,曾经在那里找到过栖身的港湾。肖邦流传下来的旷世曲作中,大部分都创作于那段日子,包括那首举世闻名的波兰舞曲《英雄》。诺昂是肖邦生命中的天鹅绝唱,离开乔治·桑之后,肖邦的琴键和手指同时锈涩,再也无法弹出曾经荡漾在诺昂乡野的灵动乐章。在巴黎浪漫生活博物馆里,我看到了两只手模:乔治·桑的右臂和肖邦的左手。这并不是我想象中的艺术家之手,都不纤细修长,骨节和筋络明显——那是时代和情感的双重动荡在上面留下的斑驳印记。那两只手相携的时候,巴黎发生了一次小小的宇宙爆炸。隔着一百多年的时光和一层厚厚的玻璃,我把手放在他们的手上,心里不由地涌上淡淡的哀伤——两个天才的相遇,就像是两颗行星的相撞,对赏景的人来说是何等绚丽的千古奇观,而对他们自己来说,却是何等粉身碎骨的一场毁灭啊!

肖邦的作曲过程是一阵疾风暴雨,思维的地平线上布满各种情绪的天象。这过程里所有的人都被挡在门外,包括乔治·桑。

乔治·桑记录了这样一个夜晚:

肖邦伏在钢琴上,完全不在意是否有人在听。他开始了一段随心所欲的即兴弹奏,然后停下来。“继续,继续啊,”德拉克洛瓦喊道,“这不是结尾!”“这甚至不是开头。什么也出不来……只看见些游走的倒影,影子,形状。我想找到一种相宜的颜色,可是我连轮廓也找不着……”“你不可能只单单找到一样,”德拉克洛瓦说,“颜色和轮廓会一起出来的。”“要是我只能找到月光,那会怎样?”“那么你就能找到光影的反射。”德拉克洛瓦的这个想法似乎满足了这位神圣的艺术家。他又开始弹奏……随着我们耳中舒缓起伏的音乐声,宁静的颜色渐渐显露。突然,蓝色的音符凸显了出来,夜色随之将我们包围,湛蓝的,透明的。薄云展开奇异的形状,遍布天穹。被云彩环绕的月亮洒下大大的乳白色光晕,将沉睡的颜色唤醒。我们梦想着一个仲夏之夜,坐在那里等待夜莺开始歌唱。

渣团大胜马略卡(比肖邦大6岁的这段姐弟恋轰轰烈烈,为何她却缺席了爱人的葬礼)

我曾看见过一幅德拉克洛瓦所作的油画,画面的一半是肖邦,另一半是乔治·桑。肖邦在弹钢琴,形容消瘦,目光深沉而忧郁。乔治·桑在缝衣,纫针的手势熟稔流畅,仿佛经过千百次的操练。肖邦的指下看不见音乐,音乐藏在乔治·桑低垂的眼睛里。那个瞬间乔治·桑脸上流溢着一丝极为罕见的妻子式的柔顺温软——那是一头被温情暂时驯服的母豹。其实裂缝已经在他们的脚下生出,正慢慢地朝着他们的心灵扩展。后来我才知道,这幅画是后人根据德拉克洛瓦画作的两个裁片以及他最初的铅笔草图想象完成的拼作。德拉克洛瓦的确为他们创作了一幅油画,这幅画打破了几个世纪以来肖像画家圈中不成文的静态法则,呈现了人物各自的动态和彼此的互动状态。可惜出于某个不为人知的原因,这幅画最终未能完成,它在最后阶段的真实面目,始终没能流传于世。

这幅未竟之作在德拉克洛瓦身后落入一位收藏者手里,被割锯成了两半,据说仅仅是为了一个简单而愚蠢的原因——那位鼠目寸光的收藏者认为两幅小画的价格会超出一幅大画。经历过分割手术之后,这幅画属于肖邦的部分只剩下一个比头像略大些的胸像,而属于乔治·桑的部分尺寸稍微大些,肢体动作得到基本完整的体现。原先的画布尺寸远远超过这两块裁片的整合,也就是说,分割之后的画面丢失了大片后世永远也不可能知晓的内容。如今这幅画的肖邦部分,还有那张铅笔草图,都存留在巴黎的卢浮宫,而乔治·桑的部分却远在哥本哈根的奥德罗普格园林博物馆。这幅画的创作时间大约在1838年,当时的德拉克洛瓦正处于创作生命的巅峰,没有东西可以逃得过他的眼睛。他用色彩和光线,照相机一样准确地记录了乔治·桑脸上的甜蜜。只是不知他冥冥之中是否已经预测到这幅画后来多舛的命运?画的命运似乎替画中人的命运作了一个虽然迟来却十分合宜的注解:乔治·桑与肖邦的相遇相知是注定的,就如同他们的相离一样。

肖邦的肺结核一季比一季严重,惊天动地的咳嗽声震得诺昂庄园的天花板唰唰地掉着渣。乔治·桑身上旺盛的情欲之火很快完成了焚烧的过程,变成一堆温热的余烬。

她用照拂过于勒和缪塞的手,照拂起精神和躯体上都同样敏感孱弱的肖邦。她称他为她的“第三个孩子”,说他“是个最反复无常的人。除了咳嗽,身上没有一样东西是固定不变的”。她对母亲和私人护理角色的腻味,已经略见一斑。

但这还不是她和他分手的原因。

在他们同居的日子里,乔治·桑的孩子们于不知不觉中长大,于是便有了四个成人同居于一片屋檐下必然会产生的摩擦。莫里斯自视是杜邦庄园的男主人,肖邦的长者尊严开始有了边界。而索朗日与一位在乔治·桑眼里纯属骗子和流氓的艺术家奥古斯特·格莱辛格的秘密婚约,使乔治·桑怒火中烧,最终把女儿驱出家门,肖邦却一直与索朗日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失去理智的乔治·桑曾一度认为肖邦移情别恋,爱上了自己的女儿。他们之间的裂痕,渐渐浮上表层。肖邦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从未诅咒过任何人,然而我现在对生活是如此的厌倦,我几乎想诅咒她(乔治·桑)。但她也在承受痛苦,而且比我更多,因为她在越来越邪恶的过程中老去。”

更致命的一击来自乔治·桑于1847年发表的一部名为《卢克雷齐娅·弗洛利亚妮》的小说。这部小说的男主人公是一位来自东欧身陷重病的公子,而女主人公是一位比他年长六岁一直像母亲一样照顾他的过气演员。肖邦毫无悬念地读出了自己在乔治·桑心目中远非美好的形象。

以上只是世人根据当时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所作的猜测。这些事件毫无疑问都是导致他们最终分手的原因,但人们忽略了一样至关紧要的东西。这些事件只是一些零散的碎珠,只有一样东西称得上是一根绳索,能把这些碎珠串连成循序渐进合情合理的推断。这样东西就是两人天生气质上的重大差异。从本质上来说,肖邦是一条敏感而忧郁的溪流,任何一阵最微弱的风,一片最轻的落叶,一粒肉眼所无法察觉的流沙,都可以让这条溪流生出伤感的涟漪。乔治·桑却是一把火,旺盛的生命力一路燃烧,把所经之地熊熊点燃。水和火相遇之初,彼此都有一股猎奇的征服欲望,而随着时间的推进,不是水浇灭了火,便是火烧干了水。在他们的故事里,水最终在火中消陨。

渣团大胜马略卡(比肖邦大6岁的这段姐弟恋轰轰烈烈,为何她却缺席了爱人的葬礼)

肖邦墓

1847年,肖邦和乔治·桑彻底决裂,从此他再也没有回过诺昂。两年后,当贫困潦倒的肖邦躺在病床上,为最后一口呼吸艰难挣扎时,他对友人提及乔治·桑。他说她曾经答应我死在她的怀抱里的啊。这句话让我潸然泪下。人们谈及承诺,往往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婚约——那是关于如何处置生命的约定。很少有人会为如何处置死亡立约,然而乔治·桑就是那少而又少的人中的一个。关于死亡的承诺和关于生命的承诺有着几乎同等的重量。生死两隔,我们再也无法还原当时的情景,我宁愿相信乔治·桑是认真的:她给了自己深深爱过的男人一个关于死亡的郑重承诺,尽管这个承诺由于一个我们永远无法真正了解的原因,最终没能兑现。

1849年10月17日凌晨,音乐诗人肖邦带着对故国的深切怀想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他吩咐姐姐一定要把他的心脏带回波兰埋葬。而就是那位在乔治·桑家中制造了无数风波的雕塑家奥古斯特·格莱辛格——此时他已成为乔治·桑的女婿,为肖邦的遗体制作了手模和脸模,并为他创作了一具音乐女神欧忒耳珀的大理石雕像。雕像里的欧忒耳珀是个年轻优雅的女孩,低垂着头在为一把破碎的七弦琴流泪哀伤。这座雕塑如今矗立在位于拉雪兹公墓十一区的肖邦墓碑上,被后世反复瞻仰。

三千多人冒着寒风参加了肖邦的葬礼, 其中没有乔治·桑。

图片:出版方、作者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