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8 13:09 新文化报 显示图片
这些孩子只在电视上见过足球
体育老师兰宝双在杂物柜里翻找了许久,不好意思地回头看了我几次,叹了口气,“这里原本应该有两个足球的,都是漏气不能用的了,但现在也不知道哪儿去了!”
这一幕,是在6月16日上午,在榆树市大岭镇贾泉村小学。
当天早晨,在巴西,阿根廷以2:1战胜了波黑,著名球星梅西迎来时隔8年的第2个世界杯进球,阿迷们为之欢呼雀跃。
足球的热度无法抵达这里。在贾泉村小学,想开展像样的足球课都很难。在这个距离省会长春200多公里的村小,没有足球,也没有球门。为此,兰宝双发出了简单的求助。
■求助
孩子们不知道世界杯是什么
兰宝双今年41岁,脸色黑红,眼睛布满红血丝,熬夜看世界杯看的。1996年从四平师范学院体育教育系毕业,18年里,因为老师少,他还需要兼其他课程。
兰宝双的求助很简单,他想为学校要几个足球和一对球门。
“我喜欢体育,世界杯我喜欢看,可是村小的孩子们却不知道世界杯是什么,甚至有的一二年级孩子,都不知道足球,让我有触动。”兰宝双说,现在的体育课,村小学生们多是自己玩自己的,有的跳绳、有的踢毽,有的做游戏。
正说着,下课了,学生们跑出教室。六年级的刘津帅是体育比较好的学生,问起足球,也只是知道是项体育运动,“足球跟篮球差不多,用脚踢的,不知道啥是世界杯。”
家长怕受伤 学生们远离足球
“这么多年来,我们学校曾经有过足球,孩子们也都喜欢,可是因为足球对抗性比较强,一些家长开始反对,担心孩子在踢球的时候受伤。”兰宝双说,因此,学校开始渐渐开展跳绳、踢毽等相对温和的运动,“篮球和排球孩子们都可以玩,家长觉得这些都比足球安全。”
这一晃儿,当年接触过足球的村小学生都已经毕业,现在上六年级的学生,从没体会过在学校玩足球的快乐。
这几天世界杯,兰宝双在上体育课时,也想给学生们讲一讲什么是足球,可是手中没有球,只能空讲,让学生们想象,学生们也提不起来兴趣,“我讲的时候,自己挺高兴,可学生们都听不懂。”在兰宝双看来,家长们那种过分的安全意识,让学生们失去了足球的快乐。
渴望建个小型足球场
1996年刚毕业的时候,兰宝双被分到榆树市大岭镇第二中学,也就是现在的大岭镇中学,“当时我们有第二课堂,孩子们按照兴趣选择课程,我就教大家踢足球,还组建过足球队,和学生们一起在球场跑,我特别开心,学以致用很有成就感。”
2005年,兰宝双被调到贾泉村小学,给他感受最大的并不是从镇中学到村小的工作落差,而是足球从孩子们的视野中淡化,球场也被种上了庄稼,木质的球门也没敌过几场降雨的侵蚀。
“现在整个村子都找不到一个足球,学校没有足球场,球门都没有了。”兰宝双走近窗口,看着两排平房间的土路说,如果有足球和球门,他可以在两排教室之间的体育课场地上建一个小型足球场,让孩子们学习颠球、传球,做一些简单的足球运动,“足球不一定都是对抗性的,简单的练习,学生们可以了解足球,很有乐趣,也很安全。城里的孩子很小就知道足球,我不想让我们这的孩子,到了初中、高中才知道这项运动。”
■调查
足球?在电视上见过
大岭镇有1个中心校和6个村小。我们决定去其他村小看看。
林家村小学拥有81名学生,无论从生源还是师资,都是6所村小中的佼佼者。办公平房的一侧是操场,60平方米左右,只够学生们每天升旗和做操,操场两侧放着生锈的篮球架。校长吕红彦说,这个小操场,还是五六年前,师生一起将杂草拔出后平出来的,“我们有篮球和排球,学生可以玩,但是没有足球。”不到11点钟,操场上三四年级的学生们在上体育课,女孩子跳皮筋,男孩子追着打闹。走近男孩子,询问下什么是足球,给出的答案多是碎片式回答。“没玩过,不知道”、“一个球,拥有方块,黑的白的”、“踢着玩的,我在电视上见过”……
如果说对“足球”,学生们还能给出回答,那么充斥着每天生活的“世界杯”,则让他们摸不着头脑。“世界杯没听过”成了大多数学生的答案。四年级的龚一航摸着头,若有所思地回答,“世界杯我好像在电视上听过,好像是少儿影院。”
临河村小学学生相对少一些,孩子们围成圈,轮到的孩子就在圈中间拍排球,比谁拍的最多。四年级的刘雨桐眼里的足球,就是爸爸给买的花皮球,并不知道什么是世界杯的他猜测着,“我觉得是一个奖杯,奖励赢的、厉害的人。”
榆树市教育局顾绍江副局长说,榆树市不含中心校拥有260个村小,这些村小基本上没有足球场,学生们活动的地方就是教室前的空地,有的是土地,有的是砖路,“我们也希望足球运动能够在学生们中推广起来。”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