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一书共成语188条。千百年来,这些成语,对中国人 的思想和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随口诵出; 在赋诗为文时,可以信手拈来。
“揠苗助长”出自于《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译成现代文就是,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的禾苗不长就去拔高了它,拔完以后就昏昏沉沉地回到家中,对家里人说:“哎呦,今天累极了,我帮助禾苗长高啦!”他的儿子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禾苗都已经枯死了。
孟子的弟子请教孟子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说很难讲明白。因为浩然之气无形无声,全得靠个人的体验。孟子解释说,浩然之气“至大”无可限量;“至刚”不可屈挠。它本是充贯在天地间的正气。但这股浩然之气也常常因为私欲而受到伤害,变得空虚无力。至于如何培养浩然之气,孟子回答学生们说,事物的发展、人的成长,都是循序渐进的,不能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躁冒进,不能急功近利,不能急于求成,否则会反受其害。培养浩然之气也是如此。浩然之气的核心是道与义,而培养道与义绝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必须要一步步修养,不能违背这个规律而自我拔高。并且必须与正义真理相配合,不断积累才行。于是孟子借用宋人“拔苗助长”的故事推断出,当今天下不助苗生长的人实在很少啊,以为培养浩然之气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就像拔苗助长的笨人,非但(对培养浩然之气)没有好处,反而会危害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