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正
在中国乒乓球队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神奇”的名将——他从没拿过奥运金牌,甚至连单打世界冠军头衔也没有,但名气却超过了许多获得过以上荣誉的选手;出道时队内有许多人都排在此人前面,可他却硬是挤下2位世界冠军获得世乒赛、奥运会的资格。
谁?大名鼎鼎的前国手刘国正是也!2001年传遍大江南北的“嫁人就嫁刘国正”这句话,你听说过吗?
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故事,却是发生在这段名言流传之前。那时候,年仅20岁的刘国正与队友马琳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乃至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那就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队内选拔。
那一次,时任国乒主帅蔡振华最终舍弃了前一年在世乒赛上立下大功、并获得了单打亚军的马琳,最后选择了连16强都没有打进的刘国正,为什么呢?
蔡振华、马琳
说起刘国正的职业生涯,那的确是跌宕起伏、曲折离奇。2000年前,他在国家队不过是初出茅庐、稍微打出了点名气,却硬了将世界冠军师兄阎森给竞争了下去,获得了参加45届团体世乒赛的门票。
那一年的刘国正真是差点就没获得参赛机会,原本中国队的名单都已经出炉、登上报纸了,可谁知世乒赛原举办地南斯拉夫遭遇了科索沃战争,所以比赛被迫延期。而就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教练组认为刘国正的表现更值得信赖,所以将阎森给换下、把刘国正给提了上去。
要知道,在这之前的上一次世乒赛延期还是1939年的事情,当时也是因为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这60年一遇的机会都让刘国正给赶上了,说他是“锦鲤”不为过吧?
阎森
紧接着,2000年悉尼奥运会来临,刘国正又开始与另一位队友、与自己同岁的直拍猛将马琳竞争单打项目的参赛资格——没错,这个马琳就是后来在奥运会上豪夺3金的那个男人。不过20年前,他也不过是一位20岁的年轻小将,同样要面临残酷的队内竞争。
而从当年的形势看,马琳似乎是占优势的。
1999年荷兰埃因霍温单项世乒赛,马琳成为了男单赛场上最耀眼的黑马,他以一己之力打败了当时中国队最忌惮的3位对手,包括萨姆索诺夫(97年世乒赛淘汰中国队4人)、金泽洙(98年亚运会连赢孔令辉、刘国梁夺冠),以及大满贯瓦尔德内尔(这位不用多介绍了吧)。
虽然最后决赛输给刘国梁、屈居亚军,但马琳的表现已经足够让所有人都竖起大拇指了。而那一次刘国正的表现怎样呢?第3轮比赛、32进16的时候,他便输给了已经30岁的克罗地亚名将普里莫拉茨,这成绩岂不比马琳差远了?那他为何后来能搭上通往奥运的战车呢?
刘国正
刘国正扭转时局的关键,在于2000年的吉隆坡团体世乒赛。
如前所说,受战争影响,第45届世乒赛被迫延期,后来又临时决定拆成2个比赛,99年先举行单项竞争,00年再打团体。虽然刘国正在单打比赛中发挥一般,但顶下阎森所参加的团体赛却有非常不错的表现。
吉隆坡男团中、瑞决赛,国乒2大核心主力发挥严重失常,刘国梁首先上阵、结果输给了自己6连胜不败的瓦尔德内尔;孔令辉紧接着出场,不料也被自己此前完全压制的佩尔森给打败。
就在中国队0-2落后、被逼入绝境的时候,刘国正上场了。
刘国正VS卡尔松
在比赛开始前,刘国正原本只是被定位为能赢则赢、输了也无关大局的角色,因为所有人都不会想到当时的中国队会被瑞典选手打到0-2的局面。
毕竟在那之前,老瓦从没赢过刘国梁,而佩尔森那些年也基本赢不了国乒主力。至于刘国正的对手、瑞典队的3号主力卡尔松的话实力非常有限,而且也已是30岁的老将——没错,那届世乒赛瑞典队3位运动员的年龄加起来达到了100岁,怎么看他们也难夺冠嘛!
然而还没等大家回过神来,刘国正便一下子从辅助变成了主攻:他若赢了,则全队还有希望;若输了,那中国队就直接结束战斗,被对手3-0剃光头打败。
这是刘国正第一次踏上世界锦标赛的团体决赛场,却要面对如此重的担子,其压力之大可以想象!但刘国正最终还是出色地守好了自己的那班岗,成功打败了卡尔松,为国乒赢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
瓦尔德内尔、佩尔森
那场球的结果相信很多朋友们都了解,刘国正之后,孔令辉状态回升打败了瓦尔德内尔,但刘国梁却在决胜盘崩溃、输给了佩尔森,国乒由此而2-3败北,丢掉了38mm小球时代的最后一个团体世界冠军,让人遗憾不已。
但全队的失败并没有影响刘国正的前途,相反,正因为他能在重压之下还能正常发挥,所以蔡振华等人从此对其更加的刮目相看。
当然,彼时的老蔡不会料到刘国正将在一年后为国乒立下更大的功勋,因为吉隆坡败北后他就要开始考虑一个更加严峻的问题,那就是:悉尼奥运会,国乒男队还能挡住瓦尔德内尔、佩尔森的攻击吗?
团体争光的刘国正,与单打称雄的马琳,谁能成为奥运单打的“第三人”?
刘国梁、孔令辉
2000年时的国乒男队格局是非常清晰的,刘国梁、孔令辉虽然世乒赛输了球,但也仍然是全队成绩最好的领军人物,所以悉尼奥运会他俩牢牢占据了单、双打2个名额。至于另一对双打的话教练组则交给了王励勤与阎森,他俩的配合已日臻完善,所以这个安排也无太多异议。
重点还是在于单打的选人问题。
国乒悉尼奥运会男单第三人的布局,教练组一开始是有3个合适人选的,那就是王励勤、马琳、刘国正。不过世界排名最高的王励勤由于在99年世乒赛、世界杯都输得一塌糊涂,所以很快便提前出局,仅获得了双打的参赛门票。
所以转来转去,还是回到了马琳与刘国正之争。
蔡振华、王励勤
导致刘国正最后上位的原因,前面已经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个,那就是团体世乒赛的发挥稳定。对国乒而言,刘国正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任务也不是夺冠,而是充当“清道夫”,打掉一些外战对手,至于最强对手的话主要还是交给刘国梁和孔令辉去解决。
基于以上考虑,马琳的优势很快就被削弱了许多,因为他虽然在世乒赛单打中发挥出色,但毕竟表现的机会还不是很多,后来又输了一些外战,所以教练组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放心。
当然,这些不放心还涉及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
马琳与直拍打法的前途。
马琳
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中国乒乓球直拍打法几乎全线崩盘,从1988年汉城奥运会到1995年天津世乒赛,我们的直拍运动员几乎完全被边缘化,若不是刘国梁异军突起、夺得奥运冠军,那整个直拍门派几乎都要提前在国乒一线绝迹,马琳也未必能幸免。
而即便是刘国梁,也很快在2000年吉隆坡世乒赛上被老瓦给研究透,随后再也没赢过对方——直拍选手虽然前三板特长突出,但反手与相持漏洞实在是太明显,比赛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稳定,谁又能保证马琳不会在奥运会上栽跟头呢?
至于刘国正的话则代表了中国新一代横拍两面反胶弧圈球打法的希望,团体世乒赛决赛又没有掉链子,这么一比较的话有什么理由不选他参加奥运会呢?
就这样,刘国正终于胜出了马琳一筹,拿到了自己职业生涯中的第一张、却也是最后一张奥运参赛门票。
刘国正
教练组的想法是理想的,但现实还是比较残酷,因为当年国乒的对手的确不是现在的老外们所能比的。悉尼奥运会男单比赛,刘国正未能有好的发挥,八强赛1-0领先被佩尔森逆转,未能替国乒守住一道防线。
其他人的话——刘国梁一胜一负,半决赛0-3惨败输瓦尔德内尔,但三、四名争夺战还是击败了佩尔森,夺得一枚铜牌;孔令辉大家都知道,连赢佩尔森、老瓦,在38mm小球时代的最后一场大战中笑到了最后,加冕大满贯头衔。
当年的那场男单第三人竞争,马琳没有去、刘国正去了却输球,大家都未能获得奥运冠军。反而是早早落选的王励勤却与阎森表现出色,击败刘国梁/孔令辉,夺得了男双项目的金牌。
世间的事情有时候就是这样的充满戏剧性,让人唏嘘不已;不过命运对以上三人的“捉弄”,却远没有结束。
王励勤、阎森奥运夺冠
落选悉尼奥运会的马琳后来爆发,2次在世乒赛淘汰刘国正,最终成为了唯一凑齐奥运会男单、男双、男团3块金牌的运动员,同时4次世界杯加冕,但他却始终拿不到世乒赛的单打冠军,无缘大满贯头衔。
而王励勤前后3次夺得世乒赛男单金牌,但却从未拿过1次奥运会和世界杯的冠军,所以也没实现大满贯伟业。
刘国正的职业生涯则更加跌宕起伏,悉尼奥运会结束后,他在2001年大阪世乒赛一战成名、挽救7个赛点击败韩国名将金泽洙,成为了全中国球迷朋友们心中的英雄,但随后就伤病频发,很快退出了国家队主力行列,2008年便选择了退役,早早告别了运动员的身份。
有人说,刘国正就是太早便把好运给用光了,所以后来才诸多不顺——虽是唯心的言论,但也确实道出了其职业生涯的遗憾:高开低走,可惜了!
转型为教练后的刘国正
现在回过头再看悉尼奥运会国乒男队的选拔,只能说是谋事在己、成事在“敌”。蔡振华等教练的安排不能说没道理,但当年的对手确实也很强大。刘国正初出茅庐,毕竟经验尚浅,输给顶级名将佩尔森不能说是表现很差,至少算不上是什么冷门。
刘国正输球后,许多人不禁产生疑问:如果当年上的是马琳,那结果会是怎样呢?
历史无法假设,但我们能确定的一点是,2004年、正处于黄金职业年龄的马琳在参加雅典奥运会的时候依旧遭遇了惨败,虽然双打夺冠,但单打却被38岁的瓦尔德内尔给4-1暴击淘汰,战况还不如4年前的刘国正对佩尔森。所以此战过后,也没太多人再提悉尼那档子事了。
事实证明,世乒赛的单打亚军的确不能给国乒选手以绝对的奥运参赛权,2000年的马琳是如此,另一位后来名扬四海、威震乒坛的国乒女队选手也不例外——她是谁?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下一章再进行回顾吧!
《国乒奥运选拔史》连载未完待续,欢迎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