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临潼区附近,有一个著名的地方叫“鬼沟”,此地曾出土过一个无头的石人,而经过专家考证后,居然发现了一个大秘密,原来出土石人的地方并不简单。无头石人的背后,究竟会隐藏怎样的大秘密?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20世纪前半叶,此时正值我国粮食困难时期,今临潼县韩峪乡的洪庆堡附近的村民们,天天为寻找粮食发愁。既然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在家等着饿死,倒不如外出寻找一些野菜用来果腹。于是,洪庆堡附近地区的绿色植物都被“一扫而光”,甚至连树皮都所剩无几。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村民们为寻找食物而费尽心力时,有人居然在洪庆堡附近,从土中挖出一尊唐代文人石雕像。这件石人雕像所埋之地处于渭河四级阶地,该地土壤贫瘠干旱,属于严重缺水地带。在石人出土后,村里老少村民都前来看热闹,直至后来,有村民提出,埋在地下的石像,很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旱魃”,是它吸干了地里的水,让百姓们吃不上粮食。
不得不说,封建迷信果然害死人,村民们对于石人的仇恨开始愈来愈深,甚至大多数人都认为,只要将石像砸毁,就一定能够消灭旱魃,还当地一个太平天下。想到这里,村民们便一不做二不休,抄起大铁锤,将石像的头部砸碎,算是彻底除掉了“害人精”。
石人雕像被砸毁之后,就被随意堆放在生产队队部的角落里,从没有人曾在意过它,然而“是金子总要发光”,临潼县博物馆曾举办过一次文物普查活动,下乡寻找一些失落的文物,这件曾经被砸毁的石人才被考古研究员们发现,在确定其本身为一件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后,他们随即在上级部门批准下,将无头石人运送到临潼县博物馆收藏起来。
石人的出现,令考古专家们十分震惊,按照道理来讲,陕西地区地下古迹众多,出土文物也在情理之中,根本不需要大惊小怪。可是每一种文物都存在自身的价值与意义,石人是古代陵墓中不可或缺的陪葬物,如果某地出土石人,则当地必然存在一座贵族古墓。可是经过考古学家们缜密的勘测探查,发现石人出土地附近根本没有古墓。此时问题出现了,既然此处没有古墓,为何石人偏偏出土于此呢?直至后来,考古专家们才确定,原来这具石人的来历并不简单,它的竖立者,竟然是唐明皇。
据史书记载称,如今的韩峪乡的洪庆堡附近,正是2000多年前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地方,也正是因为这一幕历史惨剧,让此地闻名不已。《旧唐书·玄宗纪》中记载:“天宝元年冬十月丁酉幸温泉宫。辛丑改骊山为会昌山,仍于秦坑儒之所立祠宇以祀遭难诸儒。新成长生殿,名曰集灵台”。意思就是说,在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曾来到酒泉宫附近,将骊山改名为会昌山,并在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地设立庙宇祠堂,专门祭奠这些死于秦始皇权势下的儒生们。与此同时,唐明皇李隆基也命人制作石人数十个立于此地,算是由衷地表达了自己对古人的敬意。
在1982年时,韩峪乡当地政府决定,在洪庆堡鬼沟处立起一座石碑,以作为重要的历史纪念。这块石碑通体黑色,上刻“坑儒遗址”四个字,碑下还刻有立碑单位与立碑时间,似乎无时无刻不在为人们讲述着那段凄惨的故事。
在小编看来,石人出土的地方的确是一个悲凉之地,相较于当地盛行的“闹鬼”传言,小编认为人们愚昧的思想显得更可怕。与此同时,一代雄主秦始皇因焚书坑儒一事,不管是杀一儆百也好,也不管是打击儒生也罢,他因为这事,被整整诟病了2000多年,也确实有些不值得。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