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12月21日,洛克比空难——利比亚政府策动的恐怖事件
1988年12月21日,英国小镇洛克比上空31000英尺处,一枚炸弹在泛美航空103号班机上引爆。随后,随后,飞机残骸坠毁在洛克比镇内,造成镇上多人死亡。日后,人们将这次空难称为“洛克比空难”。
▲在空难发生前,由航空爱好者拍摄的“海之侍女快帆号”,可以清晰地看见机身注册号N739PA
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103号班机如常进行法兰克福-伦敦-纽约-底特律的飞行任务,这是一架名为“海之侍女快帆号”的波音747-121客机,注册编号N739PA。英国当地时间18点25分,103号班机在伦敦希斯罗机场起飞。随后,于18点58分,该机在123.95频道联系上香威克的跨洋空管控制中心,并且获得了0357号应答机代码。
19点02分44秒,正当空中管制员给103号班机传达跨洋飞行许可时,隐藏在103号班机前部货仓货物内的炸弹突然起爆。在一瞬间,整个前部货仓区域被炸弹炸开,导致前部机身结构严重受损。三秒之后,103号班机的机头结构崩溃,从飞机上脱落,致使其连同飞机的后半部开始失控下坠。而跨洋空管中心则看到103号班机的应答机不断闪烁,最终消失在雷达屏幕上。
▲电脑模拟动画:爆炸发生的瞬间,货仓飞出的残片摧毁了“海之侍女快帆号”的二号引擎
同一时间,位于越洋航路下方的小镇洛克比的居民听到飞机爆炸的巨响,随后飞机残骸如同陨石雨一般落下。接下来,103号班机的主体结构连同20万磅的燃油直接撞进了洛克比镇中央的几处民居内,机上259人全部死亡。紧随而来的爆炸引发了一次里氏1.6级地震,并且导致民居内的11名居民死亡。英国的救难人员很快赶到现场,但是在他们抵达前,最后一名空难幸存者已经离开人世。
▲“海之侍女快帆号”的机身主体连同20万磅燃油一同落到了洛克比镇内,制造了一场里氏1.6级地震,导致镇内11人因此死亡
空难调查开始后,苏格兰警方的调查人员在地面上找到了发生爆炸的货箱,确认了炸弹所在的旅行箱。接下来,警方找到了一块只有指甲大小的计时器电路芯片残骸,随即确定这是一款由瑞士生产、名为MST-13的计时器。根据瑞士厂家提供的信息,一名利比亚情报官员曾经在事发前购买了20个同款的计时器。再加上现场对炸药残留物的分析,调查人员确定空难的源头是利比亚。
据此,美国政府在联合国提出对利比亚的制裁令,并且得到通过。最终在2002年,利比亚政府向每位泛美航空103号班机的遇害者亲属赔偿1000万美元,并且在次年承认制造了炸弹袭击,联合国才取消了对利比亚的严厉制裁。
▲黄昏中的泛美747客机,洛克比空难最终成为了压死泛美航空这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事件发生前,泛美航空早已深陷运营危机之中,而泛美航空103号的坠毁更是在此时给该公司加上了一笔沉重的负担。最终,洛克比空难成为了压死泛美航空这只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导致该公司在1990年8月宣布破产。这个曾经创下多次世界记录、红极一时的老牌航空公司,就这样退出了历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