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教育遗产中,考试制度占有重要的地位,学而优则仕,是每一个学子的梦想。于是就有了影响中国1300年的科举制。
隋朝创立了科举制,当时考试有明确的要求, 有简单的程序 ,有主持考选的各级官员。唐朝是科举制的发展时期,武则天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她开创了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形式,又开创了武举的先例。
宋朝是科举制度的成熟时期,宋朝的科举制度比唐朝有了显著的发展,宋代有了三年一次的三级长设考试制度,最后的一级考试由皇帝亲自考选,“天子门生”也由此而来。
古代科举考试因朝代不同而大同小异,大致有县试:这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关。府试:县试选拔的考生再参加府试,也称童生。
院试:经过府试的考生即可参加院试,主考官由朝廷委派,考试规程很严,院试的入取者称为秀才。
乡试:乡试每三年为一科。一般在八月末放榜,中榜者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 中举之后去京城参加会试,得第一名的称会员,其他录取者称为贡士。
殿试: 殿试在皇宫中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学校要衡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文化知识水平,需要考试。任官要别贤愚,也要通过“考选”。科考内容基本是四书五经,孔孟儒家思想,解释是按照宋代理学家的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的内容。
在考试制度的发展过程中,考试的方法也在不断的完善,自汉武帝时期一直到隋唐。
射策 是作为考试的一种主要方式。射策是按照题目的深浅和范围的大小,分为甲科和乙科。把试题写在木牌上挂起来,参加考试的考生用短矢去射,射着的试题就由他来回答。到后来改为写在帛上或者纸上,应试者随意的抽取,把答案写在竹简上。
唐代时的一种考试方式是帖经,主考官将书中的一页遮掩前后文,留下一行,并帖去其中几个字,让考生诵读全段,这种考试偏重考生的记诵能力。类似于现在的填空题。
问义 是由主考官出题,由考生作简单的笔答,相当于现在的简答题。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其义还要会加以运用。
策问 有考官出题,考生当场撰文回答,论述越充分越好,相当于现代考试中的论述题或命题作文。要对现实问题提出建议,大部分是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教化、等方面的问题。这也就要求考生要有广博的学识,有鲜明的主张,自己的见解,还要有写作的技巧。
口试 主要是通过口头回答问题,考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和口语的表述能力,口试条理清楚的称为“有法”。
杂文 是让考生写文章,就像现在的应用文的写作。
经义 是在儒家经典中其中的一段或同主题的句子为题目,让考生阐述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就像现在的读后感。
墨义 是取儒家经典中的其中的句子让考生应答,是对答句子的含义或对答下一句。类似于今天的名词解释。
在考试的时候也和现在一样,要求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能在上面做记号,答题的时候涂改会影响成绩,严重的试卷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