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绵子以失败告终
今年的蚕儿长到快要吐丝结茧时,我开始未雨绸缪:无论如何不能再任其自由繁衍了。不然的话,每只母蛾产卵数百,来年春天将会有数以万计的生命啊。如何招架得了?
水儿姐告诉我一个办法:爬绵子。所谓爬绵子,就是把即将吐丝的熟蚕放在一个平面上,它们找不到可以搭网织茧的角落,只好埋头伏地,在平面上吐丝。如果蚕够多,控制好蚕分布的位置,吐出的丝就能絮成大片厚厚的绵。水儿姐的妈妈以前就是用这样的绵子给儿女们做了冬衣,又轻便又暖和。
我的蚕少,絮绵被做绵衣当然不现实,但我想,如果不让蚕结茧,我就能观察到蚕吐完丝后是怎样化蛹变蛾的。这对我来说,是蚕的发育过程中唯一的盲区,一直觉得很神秘,感到好奇。于是我决定让蚕爬绵子,以便好好观摩了解这个生命的奥秘。
据说,未经破茧的蚕虽然一样能变成飞蛾,但它们因为没有经历自己拱破茧子的过程,生命极短,繁殖力想必也会弱很多。
看来生命的哲学无处不在啊。——只有突破困境,才能获得美好的重生。倘若没有经历磨难的考验、潜力的挖掘,奋力一搏,生命注定会平淡无奇,甚至萎顿下去。动物如此,人不也一样吗?
事实证明,爬绵子完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时时看护,需要的耐心和付出,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想。
蚕想要结茧的本能意识竟是如此顽固,多少阻挠和困难都不能打消它们的愿望。我把蚕放在一张硬纸板上后,它们感到纳闷不解,开始四面突围,到处寻找可供织茧的角落。
只见它们一点点挪动着装满丝线的几近透明的笨重身体,像丝绸之路上的骆驼一样,坚持不懈地跋涉着。到了纸板的边缘时,它们在“悬崖”边头一仰一俯,左右探寻,却不肯退后半步。问天无路,求告无门,看起来苦闷至极。大有“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郁结和愤懑。
我不停地把蚕捏起来放回纸板的中央,而它们依然故我,继续往边缘地带跋涉。众蚕各有各的主意,方向都不同,不停地向四面八方爬行,像在逃难一样,乱作一团。过了一天多,没有丝毫进展,蚕儿们还在孜孜不倦地跋涉和探寻中。
看着这情景,我的心里矛盾极了。感觉自己就像可恶的格格巫,想要把小蚕儿的命运玩弄于股掌之中。同时又在心里责骂它们:你们笨不笨啊,怎么吐丝不是吐?干嘛还撞了南墙不回头,见了黄河不死心?!
哪有时间总这么看着它们呢?我还要带女儿上街购物,只好把纸板放在地上。眼不见,心不乱。门一锁,溜之大吉了。
等傍晚回家开门一看,眼前的情景令人苦笑不得。好几只蚕趴在地板上吐丝,看起来就像蛋黄液洒在地上没擦净。还有一只,竟然爬到了小主人的拖鞋里,吐了不少丝,再晚回来一会儿,大概拖鞋上就有一只茧了。只有三只蚕着实是精疲力竭,心灰意懒,只好乖乖就范了。在纸板上以自己的身体为半径,有条不紊地吐着丝。
我一边无奈地悲叹:“小混蛋,真服了你们!”,一边拿出去年用过的二十个小纸盒,把这些意志坚定的革命派们装进盒子里,让它们安心织茧。
蚕在茧中吐丝时,头会呈“8”字型不停扭动。而在平板上吐丝的蚕,它的姿势就像钟摆一样,呈扇形大幅摆动。随着体内丝的减少,它的身体很快缩短了。原本鼓胀饱满的肚皮皱皱巴巴地,像一夜之间老去了。摆动的幅度也逐渐变小,从全身摆动到仅仅上半身,然后变成一个头在摆动,到了最后,似乎只有那张嘴还在微微晃动。
“春蚕到死丝方尽”,看到这一幕才深有体会。看着它的身体越来越小,动作越来越慢,却还在坚持着。一息尚存,努力不懈。我的心为着小小的生命感到怜悯,更多的是敬畏!
蚕化蛹变蛾的全过程
5月5日,丝完全吐尽后,就成了这样。(一只黑白相间的花蚕)
身体不再皱缩,有了蛹的雏形。
同一天,另一只白蚕的背部。
白蚕的腹部。看得出它的足已退化了。只留下十个黑点。
很惊讶,我第二天中午下班回到家,蚕已经蜕皮成蛹。这个过程可能就是几分钟的事,可惜我没有看到。
刚变成的蛹身体又嫩又软,旁边是蜕掉的皮。难以想象那艰难而惊险的一幕。
第三天,颜色变黄了。
后来的几天,蛹体的外皮颜色进一步加深,且逐渐变硬。第12日,变成了土褐色。
第13日
我又一次错过了变化的瞬间。清晨醒来去看,蛾已经脱蛹而出了。
三只都是在清晨以前华丽转身。回想起来,蚁蚕出壳,飞蛾破茧,无不是在清晨之前完成,似乎有意不让人类窥见它们变化的奥秘。
有趣的瞬间
收获
五彩蚕茧(今年除了白色,黄色,还有几只淡绿和肉粉色的茧)
有只母蛾,不知是身体太胖,还是开洞太小,挣扎了两天两夜才终于从茧里出来。它的翅膀没有发育完整,恹恹地趴着一动不动,却产了四五百只卵。(听同事说,她的蛾每只仅能产几十个卵)
瞧:劈荆斩棘
累死我了,出不来啊!呜呜——
你也懒,我也懒,咱俩结个双头茧——
蚕太多,没有单独分隔的缘故,会有两只甚至四只蚕合作结一个茧的情况。这样的蚕茧便无法抽丝,不能做绸衫,就用这样的茧做蚕丝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