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盘点一下食品饮料的九大子版块,看看在这波消费复苏行情中,谁的机会最大。
01|白酒
2022年以来白酒板块跌幅约20%,跌的不算多。
但由于白酒龙头的业绩普遍还是不错的,所以这轮下跌,主要是估值的调整。
过去十年,白酒行业的基本规律就是销量在下跌,价格在上升,份额向龙头集中,区域酒被边缘化。
这波疫情,对不同档次的酒,影响差异很大。
1)高端酒
在涨价效应拉动下,无惧疫情,穿越牛熊的能力最强。
原因是,高端酒的场景主要是送礼,逢年过节的,这是刚需。
贵州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的Q1净利同比增长分别为:23.58%、16.08%、32.72%。
相对来说,茅台和老窖自去年以来都在进行营销改革,业绩表现更好一些;
五粮液的管理层调整,引发了终端市场的混乱,业绩表现相对较差,已经连续3个季度出现环比下滑。
2)次高端酒
次高端酒的场景主要是宴席消费,预计在上半年的这波疫情中将受到比较大的影响。
不过,看一季报还看不大出来。
原因有两个,
第一,疫情主要是从春节之后开始的,而白酒的批发在春节前就已经完成了回款;
第二,这几年,次高端酒从区域向全国扩张,营销表现出色,是所有板块中业绩增幅最大的。
Q1延续了这个趋势,四大全国性次高端(汾酒、舍得、酒鬼酒、水井坊)总营收同比增长47.68%,21Q4 22Q1同比增长28.27%,销售现金回款同比增加57.35%。
从某个角度来说,上半年的疫情虽然严重,但这几家的股价也基本上是腰斩,估值已经大幅下滑。
一旦消费回暖,它们的股价也将很快得到修复。
3)地产酒
江苏、安徽两大省疫情冲击较小,经济稳定,龙头份额集中。
其中,江苏省的洋河和今世缘市占率达到40% ,安徽省的古井贡酒、口子窖、迎驾贡酒、金种子酒总营收合计占比达到75% ,都已是绝对垄断。
因此这个板块的股价下跌也相对较小。
换言之,这轮复苏行情跟它们关系不大。
02|啤酒
啤酒行业有两个特点:
第一,渗透率见顶,销量基本不增长了,增速主要靠涨价,这点类似白酒。
第二,场景主要是餐饮和夜场消费,受疫情的冲击比较大,这点跟次高端酒也是类似的。
根据渠道调研,三大国产龙头的情况如下:
1)青岛啤酒:
3月,核心市场山东销量受到较大冲击,3月销量下滑50%;
华东也是重灾区:上海、江苏、浙江的3月销量均出现了30%-40%左右的降幅。
4月,整体出现高双位数下滑,但降幅环比收窄。
其中上海/吉林/陕西销量跌幅最大,而核心市场山东销量降幅收窄,销量同比下滑9%。
5月,恢复速度明显,环比大幅增长,主要原因是核心市场山东恢复堂食,其它区域也在陆续好转。
2)华润啤酒:
3月,销量下滑在10%左右。
4月,销量双位数下滑,但由于3-4月起针对四川等区域听装纯生、superX进行了提价,业绩会相对较好。
5月,出现环比恢复趋势。
整体来看,高端单品卖的不错,提价策略见效,前4月次高端及以上产品增幅预计达双位数。
3)重庆啤酒:
3月,销量持平。
4月,受上海疫情影响,销量有一定程度下滑。
但由于华南区的业绩表现不错,对冲了上海的影响,预计销量下跌将只有个位数。
5月,销量环比回暖,影响已经很小。
整体来看,随着疫情影响减小,暑期旺季马上来临,啤酒的业绩增长将会很明显。
03|调味品
调味品行业近两年压力很大,不仅仅是疫情的问题。
第一,需求疲弱,由于餐饮行业的消费减少,直接减少了调味品的用量;
第二,社区团购的兴起,使得商超渠道销量下滑,经销商亏损严重,进货意愿大幅下滑。
第三,大豆涨价、包装材料涨价,对调味品的成本造成了很大压力。
这些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
因此,疫情缓解,能带来一时的业绩回暖,但其余问题不解决,业绩很难有大的起色。
总的来说,调味品行业需要在渠道上进行调整,加强精细化的管理,也需要时间去消化通胀的问题、消费低迷的问题。
要想有好的业绩表现,大概率要等到明年了。
这个板块中,目前表现较好的主要是涪陵榨菜。
因为榨菜原料青菜头的价格在下跌,青菜头今年的收购价由1300元/吨回落至800元/吨,降幅达38%。
04|乳制品
乳制品是疫情下罕见的受益品种,原因是——
第一,疫情之后,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需求上涨。
其实自2015年以来,乳制品行业的平均增速只有4-5%左右,增速并不快。
但2021年,我国居民人均奶类消费量达14.4千克,同比增加10.6%,增速是近十年来最快的。
2021年蒙牛/伊利/光明乳业/新乳业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加15.9%/14.2%/15.6%/32.9%,较2020年均有明显提速。
其中蒙牛收入增速达五年最高,伊利营收突破千亿级别,其余公司也都超额完成业绩。
今年一季度,这种趋势不变,伊利/光明乳业/新乳业22Q1营收分别同比增加13.5%/3.7%/15.0%。
第二,乳制品是保供品,基本不受疫情影响。
以上海为例,全域静态封控,但个人依然可以通过社区团购买到,并且成为了囤货主力之一。
第三,高端品销量突出,升级趋势明显。
乳制品行业2021年的销量中,高端有机奶大爆发。
伊利核心大单品金典销售收入突破200亿元,同比增长42%;舒化奶同比增长近30%。
蒙牛高端单品特仑苏营收超300亿元,同比增长33%。
低温鲜奶方面,伊利2021年收入增速超250%,蒙牛每日鲜语收入增速达80%。
整体来看,乳制品竞争格局好,景气度高,这两年的业绩表现可以跟高端白酒抗衡,是受益明显的行业。
05|卤味食品
疫情影响下,逛街减少,消费低迷,业绩普遍出现了压力。
3月以来,渠道、配送、生产受阻,通胀导致成本继续上行,业绩下滑程度跟调味品类似。
以绝味食品为例,根据窄门餐眼数据,二季度大约有1000家左右门店无法对外营业,受疫情影响门店占比约在21%左右。
成本方面,根据惠农网数据,二季度以来鸭脖出厂均价在13.5~13.7元/公斤之间,较19年疫情前7.5元/公斤水平大幅上涨;
鸭掌目前出厂价在27.5元左右,同比 8%;鸭锁骨上涨幅度也在13%左右。
几家龙头对比来看——
绝味食品和周黑鸭由于主要集中在街边社区,并且加盟速度扩张快,业绩影响相对还好一些。
煌上煌就比较悲催了,因为商场门店占比大,2021年就出现了营收、净利双双负增长,门店净减少346家。
这个行业目前的状况,跟餐饮、酒店类似。
小品牌生存艰难,大量破产倒闭,而龙头趁机抄底,逆势扩张,未来的两极分化会很大。
06|休闲食品
休闲食品在疫情中的表现,可谓喜忧参半。
喜的地方在于,零食属于居家场景下的个人消费,并且可以通过社区团购买到,因此消费并未受阻,甚至在个别渠道还有上升。
忧的是——
第一,通胀导致成本上升,是业绩影响的主要问题,这不是疫情结束就能解决的。
第二,渠道表现差异大,因此不同公司的经营表现分化很大,需要对个股进行分别甄选。
具体来看:
1)渠道表现出色的有:
洽洽食品:瓜子和坚果品类21年营收分别同比 5.9%/ 43.8%,渠道精耕和爆款畅销,疫情下基本不受损。
良品铺子:线上加大抖音平台布局,线下门店调整接近尾声,线上/线下营收分别同比 21.4%/ 16.3%。
2)提价能力强的有:
去年底以来,甘源食品产品涨价12%,洽洽食品涨价8%-10%。
07|烘焙食品
烘焙食品是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品类之一。
原因包括:
第一,消费主要通过线下商超、街边蛋糕店等,一二线城市占比大,疫情对门店经营、物流运输都带来了很大压力。
第二,通胀导致的成本压力也很大。
上半年,棕榈油均价从1月的10474元/吨上涨至6月的15850元/吨,涨幅很大。
反映到业绩上,烘焙板块22年Q1营业总收入增速同比4.34%(环比-26.75%),归母净利润增速同比-27.82%(环比-107.03%)。
二季度预计会更糟糕。
不过,复盘2020-2021年的走势,可以发现,一旦经济复苏,这个板块也是受益比较明显的。
主要原因是,冷冻烘焙行业目前正处于发展的初期,还有很大的渗透率提升空间,长期前景乐观。
几个龙头中,立高食品市占率在10%左右,遥遥领先,形成一超多强的格局。
08|软饮料
软饮料上半年受疫情和通胀的双重影响,表现不及往年。
2022Q1板块收入增速同比1.9%(环比-39.77pct),归母净利润同比-20.03%(环比-77.19pct)。
二季度预计更差。
环比跌幅这么惊人,有两个原因:
第一,饮料的淡旺季差异很大,一季度是冬天,消费少;
第二,通胀很关键,饮料中瓶子的成本占比是大头,瓶子是石化产品,受石油涨价影响很大。
不过在疫情中,各品类的差异也比较大。
像大包装水,封控的时候很多人会囤货;
其它饮料,主要是户外消费,受影响就比较大。
整体来看,疫情解封会对软饮料板块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夏天来了,业绩环比提升会很大。
这个板块的影响,类似于啤酒。
09|速冻食品
过去两年,速冻食品属于疫情受益板块。
一来可以囤货,居家消费需求增加,二来预制菜革命,全行业迎来大发展。
像安井食品、千味央厨、味知香等龙头,业绩增长都很明显。
上半年的股价下跌,一来是通胀问题,二来是物流运输受阻的问题。
但这两个问题,其实都不算严重,主要是速冻食品的原料涨价不算大,物流受阻也可以很快恢复。
因此在高景气度之下,情绪修复会比较快。
10|总结
高景气度 疫情受益板块:乳制品、速冻食品
高景气度 疫情不干扰板块:高端酒、地产酒
高景气度 疫情冰封 夏天反转板块:次高端酒、啤酒、软饮料
喜忧参半板块:休闲食品、烘焙食品
重伤躺平板块:调味品、卤味食品
参考研报
研究报告:光大证券-食品饮料行业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把握高确定性,关注疫情缓解下的需求恢复-220531
研究报告:浙商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大众品2022年中期投资策略:先选确定性,全面布局疫后修复机会-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