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花蕊夫人(花蕊夫人的骨气:面对赵匡胤,维护孟昶;面对赵光义,忠于赵匡胤)

一个男人和多个女人的故事,一直是中国古代最常见的版本。毕竟古代是男权社会,男人处在中心地位,女人只能依附在男人身上,才有存在的价值。

而且在古代社会中,一个男人和多个女人发生故事,我们往往会谈论女人。一个女人成不成功,悲不悲惨,都只会在女人身上找原因。

比如当王皇后、萧淑妃、武则天与李治发生故事的时候,我们的评价总是这样的:王皇后善良却蠢笨,萧淑妃张狂又无知,武则天残忍但聪明,最终,武则天成功了。很少有人会去找李治有没有什么问题。

再比如汉武帝与卫子夫、陈阿娇的关系,我们会说,陈阿娇骄狂又霸道,卫子夫忍让又聪慧,最后卫子夫因此战胜了陈阿娇。也几乎没人去谈论汉武帝有什么问题。

总之,一个男人和多个女人发生故事,在古代是理所当然的,讨论的话语,从来没有离开过女性,男性根本就不在讨论之列,因为男性是天然正确的。

假设一个女人和多个男人发生故事呢?

毫无疑问,这个女人是会受到鄙视的。比如夏姬,她和多个男人发生故事,因此大家都认定,这是一个放荡的女人。看看,还是没人讨论男人。

今天咱们来聊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她也和多个男人发生了故事,而且她的故事还十分精彩。不过,历史上却很少有人批评她。这是怎么回事呢?

历史上的花蕊夫人(花蕊夫人的骨气:面对赵匡胤,维护孟昶;面对赵光义,忠于赵匡胤)

这个女人,名叫花蕊夫人。

花蕊夫人是一个才女,她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述国亡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这首诗,是赵匡胤抓到花蕊夫人的时候,问花蕊夫人,后蜀为什么会灭亡时,花蕊夫人的一个回答。也是她对蜀国灭亡的一个总结。在花蕊夫人看来,是后蜀的那些军队打仗不卖力,与她这个后妃没有什么关系。不但与她这个后妃没关系,乃至于与孟昶也没有关系。在花蕊夫人看来,孟昶是个好君王,只是他选了不好的将军。将军和他指挥的那些士兵们,在打仗的时候,贪生怕死,根本就没有保家卫国的骨气。

显然,赵匡胤对花蕊夫人给出的这个解释,是不满意的。赵匡胤给出了另外一个答案,他拿着孟昶一个镶嵌着七颗宝石的便盆说,一个君王,如果如此奢华,在自己的便盆上都要镶嵌宝石,你说这个君王不把国家玩完,等几时呀!

当然了,不管是花蕊夫人的总结,还是赵匡胤的总结,其实都是片面的。赵匡胤把所有的责任推在孟昶的身上,也是不对的,孟昶是深受蜀地老百姓喜爱和支持的君王,孟昶从蜀地离开成都,到达开封的路上,沿途老百姓一直在哭泣。老百姓为什么哭泣?显然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孟昶是一个好君王,大家舍不得他,才会这样哭他。

但是,花蕊夫人把责任全部推到将士们身上,肯定也是不对的。固然,一支好的军队是将军训练出来的,但是一个好的将军,则一定是君王选择的。君王有眼光,才会选择好的将军;君王没有眼光,就不可能选择好的将军。而且,拿多少钱来投资在国防建设上,这是由君王决定的。投资的钱越少,一支军队的战斗能力也就越弱。

总之,两个人对于孟昶的评价,都是比较片面。不过有意思的是,赵匡胤的话里,明显充满醋味。因为花蕊夫人在话里没有批评孟昶,这让赵匡胤很不高兴,所以他才极力指责孟昶。

历史上的花蕊夫人(花蕊夫人的骨气:面对赵匡胤,维护孟昶;面对赵光义,忠于赵匡胤)

花蕊夫人面对赵匡胤的凌逼,并没有选择否定自己的前夫孟昶,这是花蕊夫人第一个得到后人敬重的地方。

花蕊夫人跟着赵匡胤以后,她的身份极为尴尬。尴尬在哪里呢?一方面,她是敌国被俘虏过来的后妃,不是赵匡胤明媒正娶的;另一方面,花蕊夫人没有儿子,而赵匡胤那时候已经50岁了,在生儿育女的能力上,已经很差了。这使得花蕊夫人就有些慌张了,她不得不思考,赵匡胤死后她的地位问题。所以,当她看到赵匡胤迟迟没有确立太子之位时,就给赵匡胤提示,希望赵匡胤能够把赵德昭立为太子。

关于花蕊夫人为什么要提这个话,有人可能会说,花蕊夫人是想做一个顺水人情。为什么呢?因为赵德昭在那时候,相当于赵匡胤的长子。如果赵匡胤想在儿子中选太子,肯定就会选赵德昭。

花蕊夫人说不说这句话,赵德昭都会当太子。因此花蕊夫人顺水推舟,想因此做一个有功之人。

不过,这个说法是有问题的。

就当时的政治形势来说,最有资格获得继承权的,其实是赵光义。而且赵匡胤也认可这一点。赵匡胤并没有打算把皇位传给儿子,毕竟刚刚经历了五代漫长的波折,如果没有一个有极高政治智慧的人来当皇帝,很有可能宋朝的江山不可能往下延续很久。赵德昭虽然已经成年,但是他的政治历练以及政治智慧都不够,而赵光义在这方面显然是一个更好的人选。所以当时,赵匡胤心里最合适的人选,是赵光义。

历史上的花蕊夫人(花蕊夫人的骨气:面对赵匡胤,维护孟昶;面对赵光义,忠于赵匡胤)

这一点,整个朝廷都看得出来,很多人都在巴结赵光义,动作非常大。花蕊夫人难道看不出来吗?

不,她肯定是看得出来的。但是看得出来,为什么却不去巴结赵德昭,希望赵匡胤能够把皇位传给赵德昭呢?

而且,当时赵光义还在打花蕊夫人的主意。赵光义是很喜欢花蕊夫人的,本来他是想要获得花蕊夫人,但是他的哥哥赵匡胤已经捷足先登,他没有办法,只能对花蕊夫人望而兴叹。不过,多半在言语行动上,又有一些表示,让花蕊夫人感觉到了他的心思。

从这个角度来说,花蕊夫人如果想保住自己今后的地位,她就应该从了赵光义,和赵光义暗渡陈仓。就像武则天为了追逐权力,和李治暗渡陈仓一样。花蕊夫人应该看得出来,赵光义才是一个潜力股。同时赵光义又在挑逗她,这简直就是天赐良机。

但是花蕊夫人并没有这么做。

面对赵匡胤,花蕊夫人选择不指责她的前夫孟昶。面对赵光义,花蕊夫人又选择不讨好这支潜力股。也正是因为如此,花蕊夫人值得我们尊重。虽然她一生和三个男人有过故事,但是没人批评她做得不对。因为,花蕊夫人是矜持的,骄傲的,有尊严的。

最终,花蕊夫人被恼羞成怒的赵光义,借打猎的机会给射死了。毕竟花蕊夫人想让赵匡胤立赵德昭为太子,动摇了赵光义的根基,赵光义绝对不允许花蕊夫人再活着。

花蕊夫人被赵光义射死,但是赵匡胤并没有为她讨公道,而是默认了赵光义的行为。花蕊夫人为了赵匡胤,守住了自己。但赵匡胤却把花蕊夫人当草芥一样丢弃。如此凉薄,可惜了花蕊夫人一腔干净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