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真实历史(揭秘:令人发指!“金陵十三钗”的原型竟然是南京城里的她!)

金陵十三钗真实历史(揭秘:令人发指!“金陵十三钗”的原型竟然是南京城里的她!)

历史应该被如实记录下来,这样的记载才不能被质疑。

——哈金《南京安魂曲》

《南京安魂曲》:历史上的今天,不止有“金陵十三钗”

我是临时决定把今天要写的书评换成这本的。

本来,如我上期预告要写严歌苓的《金陵十三钗》,但在这两天因为要阅读相关同题材小说以便尽可能把客观感受带给各位书友,又去看了哈金的小说《南京安魂曲》。才看了几页我就决定要把书评改成这本。

不能写《金陵十三钗》,那本书太轻了。

尤其是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

我愿意把文字献给更好的文学作品。

相信不少书友更知道《金陵十三钗》,因为在几年前我们都去影院看了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那部电影当时我也看过,不能说有多惊艳,但也不能说有多失望。记得看完后和几个朋友说,这个故事不太对劲。

没错。我们都知道《金陵十三钗》讲述了用一群妓女去替换一群女学生送给日本兵的故事,那部电影当年也赢得了票房和话题性的双丰收,但,要我来说?电影80分,原著小说70分。虽然,它的语言很流畅,它用“我姨妈”的视角,也就是其中一个女学生来看待这个“妓女换女学生”事件的前因后果,虽然它在不长的篇幅内塑造了几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形象……但,匠气,是这个中篇小说最直观的感受。

本书评转自VX公号:碧珊私读

欢迎喜欢读书的你。

在豆瓣上,《南京安魂曲》无论是从评分人数还是分数上来看都是不高的。

我在看本书之前还看到余华的推荐语,以为这又是一次碍于情面,大作家同级别之间难以推诿的吹捧,但在读了这本小说十几页后我发现自己错了。我想说,余华的感受也是我读它时候的感受,可能也会是书友你读它时候的感受,下面我们详细说。

《南京安魂曲》主要讲述了在1937年12月13日,南京惨遭日军屠城后,南京国民政府沦陷,不少官员弃城逃亡后,美国女传教士明妮·魏特林在金陵女子学院开设难民营(安全区)用以收容妇女、老人和儿童,并在过程中抵抗日军的暴行。

这个小说的故事主要史料来自真实历史人物明妮·魏特林女士的日记,哈金在写作几年中一直找不到合适的角度,最后就虚构出了一个明妮的中国女助手叫高安玲,用高安玲的视角来讲述这一切的发生,并且讲述她眼中看到的明妮。

这个角度的选取显然是非常合适的,因为这样一来可以让我因为第一人称强烈的带入感去“看”、“听”南京大屠杀后这座城市真实的处境,另一方面,因为高安玲和明妮的关系又让我们可以“不远不近”地近距离看到明妮的真实反映,从而得出自己的判断。

因为明妮·魏特林在成立这个难民营两年后回到美国治疗她的精神疾病,最后因不能理解上帝为什么不能阻止这一恶行发生而自杀。她信仰的宗教是不许可人自杀的,但她自杀了,和另一个最近两年被广泛关注的图书《南京大屠杀》的女作者张纯如一样,自己不能化解这种伤痛吧。

金陵十三钗真实历史(揭秘:令人发指!“金陵十三钗”的原型竟然是南京城里的她!)

谈回小说。

本书在写作上虽然采取了第一人称写作,让我们在很多场面如日军屠杀中国人,日军强暴中国女性,难民营的国人百态等等具有了现场感,但本书的语言是克制又淡漠的。我一向不是很喜欢淡漠的小说,如我前面的有些书评中所写,因为有些“淡漠”在现今的不少中国作家的作品中已经成了“高级感”的标配,或者“期刊体”小说的大略观,但对于这本书,情况有所不同。

因为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事件,和日军占领南京后对于中国人民犯下的罪行本身已经足够具有冲击力,如果再加上文学性的渲染和戏剧性的加强还有写作技法的花哨(这恰恰是拉美、印度、中东作家的长项)就会必然消减了它的真实性。就好像在第二篇章“慈悲女神”中有一个情景:“我”和明妮看到池塘野地里很多中国人的尸体,“我”数着,并在本子上画“正”字,明妮说:历史应该被如实记录下来,这样的记载才不能被质疑。

我在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被点亮了。

这句话可能正是哈金选择“纪录片式”叙事形式的原因。

金陵十三钗真实历史(揭秘:令人发指!“金陵十三钗”的原型竟然是南京城里的她!)

本片的结构也正是遵循了纪录片的特点,从开篇伊始就让人看到了“正片”的序幕:

本顺总算开口说话了。我们聚在饭厅里,听那孩子讲了整整一晚上。他说:“那天下午,魏特林院长要我把进咱们难民营随便逮人的情况报告给拉贝先生,我就去了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到那儿时,被两个日本兵拦住,一个用刺刀对着我的肚子,另一个把枪戳在我的背上。他们把我的红十字袖章扯下来,朝我脸上打了好几拳。然后他们把我押到了白云寺。庙里边有个池塘,水里有不少鲤鱼和鲈鱼。和尚们早都跑光了,就剩两个老的,已经被他们打死,尸首给扔在厕所里。日本兵想捉鱼,可又没有网。有个当官的朝池塘里把手枪子弹打光了……

这是金陵女子学院里做小工的男孩本顺讲述自己被日本兵抓去的经过。

序幕过后,金陵女子学院的难民营开始接纳难民,各色的人开始涌入难民营,“我”要和明妮一起一边收纳难民一边要和日本人做周旋。

难民营的接收条件是妇女、老人和不满13岁的男童。有的母亲因为儿子超过了13岁而和明妮她们争吵。还有一些男人和老人们陆续涌进这里,有一个被日军强暴过的女孩说,她的父亲已死,母亲也被日军强暴而死只剩下她了。难民营实际接收了远比他们预计要多几倍的难民,这样的数量足以让他们无法承担,包括吃饭、拉撒这两个大问题。

金陵十三钗真实历史(揭秘:令人发指!“金陵十三钗”的原型竟然是南京城里的她!)

本书在前面写了和《金陵十三钗》同样的情节,就是日军来到学院告诉明妮说他们准备再次开设“娱乐业”,希望能去难民营里面找一些妓女。这件事实际上也是让明妮本人后来最心痛的事,因为她当时还没有意识到日军的无耻,被日军军官骗着周旋,但另一方面,难民营里的日军已经在抓女学生了。

小说中写道,当然也是历史上明妮日记中记录到的:有12名女学生被日军抓走,第二天却有6名女学生又被送了回来,并且安然无恙。

看到这里似乎有点儿蹊跷,在明妮看来,这六个女生是主拯救了他们,而等到小说在第二个篇章“慈悲女神”中又写到一个女生自杀,因为肚子里怀孕要去医务室做流产,孩子是那晚上强暴她的日本兵的。读者才恍然大悟,原来“安然无恙”只是女学生们商量好的统一说辞,事实真相却截然相反。

同一个情节,也被加工创作成的《金陵十三钗》。

对比之下,每位书友自有体会。

还有,在小说中能看出哈金对于女传教士明妮的同情和肯定。因为明妮最后是自杀去世,她作为一个怀着拯救当时的中国民众于水火中的传教士,开办学校,教授女子识字,在南京沦陷后明明可以因为美国人的身份安全撤离却留守去救助中国人,这种国际主义精神是需要有一个强大信仰支撑的。我们也在小说中通过“我”的眼睛,和明妮一同看到日军的罪行后看到了明妮的脆弱、她的疑问、她的歇斯底里、崩溃、无助。这更接近于一个人的人性本身。比如她在得知一个女学生因为怀日军孩子流产不成而自杀后对于“我”的愤怒,还有多次对于上帝的询问,询问为什么要让这些罪行接连发生,都能看出明妮陷入了对于自身信仰不断矛盾的心灵挣扎中,这种挣扎皆是因为屠城后的南京城是人间地狱。

金陵十三钗真实历史(揭秘:令人发指!“金陵十三钗”的原型竟然是南京城里的她!)

小说中还有一点值得提出来,就是作者在“纪录片”的同时,经常采用上帝般的口吻来做这样的叙事,比如

五月末的天气已经让人感到灼热,空气闷湿又凝滞,太阳无情的炙烤着一切,给每一个生灵的内火都加了温……

它不是在说人,它是在说“生灵”。

这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对于这个题材来说我个人觉得非常合适。

看到网上为数不多看过本书给的读者有的说看不到这本书的好。

作为一位小说创作者我准备这样评价它:

1、本小说最大的难度在于在写作中让自己回到那个年代回到屠城后的南京城。

这一点哈金做的非常好。迟子建有一本我很喜欢的《白雪乌鸦》。后记中写道她当时为了写这个清末哈尔滨鼠疫事件曾经在心里画了一张地图,哪里有店铺哪里是谁活动范围。我感同身受。因为2008年我写作家族女性三部曲的时候也曾这样过。2014年至今还在写作的“通灵”题材长篇小说所画的地图现在还贴在墙上。那部书店小说要容易很多,让我松了一口气,因为是以“麦家理想谷书店”——我住了一年多的地方做地理原型写作,旁边的街道、店铺、公园、菜场都了然于心。但《南京安魂曲》是几十年前的南京城啊,有时间跨度和地理陌生两个难点给了哈金。做不好会让我这样的同行一看就有“编纂”或是“凑巧”痕迹,但本书很少,非常少。真是难得。

2、本书的高安玲是个女性身份,哈金以男作家做女性口吻写作也是难点。

虽然有个别地方能看出他对女性把握的偏差,但总体很流畅,几乎相信这就是个女人。

3、关于这种第一人称英语写作东方的异域感。

我想起另一本畅销书《艺妓回忆录》。它是一位美国男作家通过访谈一位曾经的日本艺伎老妇撰写的一部“自传体式”小说。它和本书的相似之处在于,同为英语写作(没错,哈金是用英语写作,本书是中文翻译本),还同样根据一个人的口述或者日记来创作出一个久远的真实故事。因为本书是英文翻译成中文的版,所以读的过程中翻译感的句子会很常见,这也是本书形成的略微拗口的文绉绉的语言特点,也是一种西方视角的陌生感。这一点和很多中国50后、60后作家的中文小说不一样。汉语的魅力在这里被削弱。

有一种小说是“制造”出来的,有一种小说是“从内心流淌出的”。

《南京安魂曲》属于后者。

我在十多年前曾经去过南京,去了中山陵、夫子庙,还见到过一个写满阵亡士兵名字的整面墙。走在南京路上,我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美丽的城市曾经遭受过那样残酷的屠城。这可能也是我对于《金陵十三钗》这本书觉得有些失望的原因。那段历史太沉重,即使是截取历史的一个小碎片将之放大,如果关注点还仅仅停留在“保护处女”这个阶段……

如果历史会说话,它会怎么委屈?

幸好,还有《南京安魂曲》这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