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越大,掉头越难,这句话用在如今的德国足球身上再合适不过了。在2018年世界杯之后的德国队,明明知道了自己过度信任功勋球员,但是勒夫只能一个一个如“便秘”般的把他们放弃。很多球迷们感叹德国足球其实明白自己的改革方针,但是迫于一些主干俱乐部派系的帮派太大、德国足协与一些俱乐部高层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还有德国队一些莫名其妙的情节在里面,德意志战车要马上掉头还真的很难。但是现在的德国队不妨参考一下上一个低谷期,也就是21初期德国足球做出了哪些改变,使得德国队重拾辉煌,快速回到了世界顶尖的行列中呢?
1、门将的公平竞争
德国队在经历了2018年一系列惨败之后,最让球迷们着急的是勒夫还是“任人唯亲”,从无条件的信任状态已经大幅度下滑的队长诺伊尔就看出来了。作为德国足球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很少有教练赶“动”卡恩,即使他在02年世界杯之后状态已经下滑了。没有做出改变的沃勒尔带领着德国队,品尝了04年欧锦赛的苦涩后黯然下课。而克林斯曼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废除卡恩的队长职务,让莱曼和他公平的竞争上岗。事实也证明了克林斯曼的这个做法,让德国足球在低谷期快速回到了正轨。
2、树立了巴拉克为核心
有球迷们表示,克林斯曼最大的功劳是把克洛泽从03、04年的“新秀墙”中解救了出来,给了他锋线绝对主力的身份。但我认为克洛泽还是属于竞争上岗的,好在当年拜仁没有为德国队贡献过什么超级前锋。克林斯曼最大的功劳就是树立了巴拉克为核心,没有主心骨,这么大的球队如何重建?反观如今的德国队要重建,树立谁为核心好呢?那几个状态太差的功勋不行,至于克罗斯,他2018年多少个乌龙助攻了?至于罗伊斯,他的出勤率和资历并没有保证。基米希?别搞笑了。说白了还是如今的很多德国队员从各种情况平衡下来都“差不多”,容易被“俱乐部血统”左右。而巴拉克那个时代,其他适龄的队员与他的差距非常大。
3、根据球员的特点“就地取材”
现在的勒夫的确是战术大师,即使在德国队遭遇了再大的失败,我们也必须这么承认。但是勒夫不擅于变通,不会根据目前这批球员的特点,重新打造战术。之前我就提出过,上一批能够执行勒夫战术的球员们退役了,目前的这批球员特点有所不同,执行之前的战术显然不行的。相比之下,克林斯曼“就地取材”的能力就强了很多,他根据当时这批德国球员的特点——高、冲击力强、但是小技术和脚下能力略差,制定了高效又不失观赏性的“高举高打”的打法。那么克林斯曼放弃了地面球了吗?完全没有,克林斯曼更加注重边路的组织,而不是将所有的组织任务都压在巴拉克一个人的头上。所以当时的德国队在没有了巴拉克的关键比赛(06年世界杯第一场小组赛、以及季军争夺战),也打出了漂亮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