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玻璃珠世界杯(让三喵球迷失落的不仅是与决赛无缘,还有喝不到可乐……)

1

英格兰足球队的球迷们,大概是世界上最暖心的球迷之一了吧!

尽管在十几个小时之前,他们全民激昂,兴奋地在社交网站上Po图,制作各种加油视频,比如:

“加油加油加油啊!”

滚玻璃珠世界杯(让三喵球迷失落的不仅是与决赛无缘,还有喝不到可乐……)

或者是:

“把大力神杯带回来呀!”

滚玻璃珠世界杯(让三喵球迷失落的不仅是与决赛无缘,还有喝不到可乐……)

但是,面对数小时之后英格兰在世界杯半决赛加时赛被扭转惨遭淘汰的结局,球迷们没有生气,没有怒骂,他们的反应如此让人感动:

“虽然很痛,但是你们的表现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呀。你把我们团结在一起,让整个国家兴奋不已。你在球场上付出了一切,我们不能再要求更多了。谢谢@英格兰”!

滚玻璃珠世界杯(让三喵球迷失落的不仅是与决赛无缘,还有喝不到可乐……)

或者是暖心表白:

“谢谢你们让我喜欢上足球!”

滚玻璃珠世界杯(让三喵球迷失落的不仅是与决赛无缘,还有喝不到可乐……)

可以说,英格兰球迷们给了足球队员最大的慰藉。但是,这些可爱的球迷同样也想“来点什么”,照顾一下自己的情绪呀,比如:

为英格兰足球带给我们的这难以置信的几个月,这美好的回忆,干个杯?

滚玻璃珠世界杯(让三喵球迷失落的不仅是与决赛无缘,还有喝不到可乐……)

唉,虽然很不忍心,但是残酷的现实是,他们有可能连这个小小的愿望也实现不了。

因为,当他们走进超市时,可能遭遇这样的场景:

比如这位英国伯明翰的这位Neil Kennard,当去超市采购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幕:

滚玻璃珠世界杯(让三喵球迷失落的不仅是与决赛无缘,还有喝不到可乐……)

(是的,碳酸饮料已因原材料不足缺货多日……)

同样,当他们去酒吧之前,可能会反常地纠结一番。比如这位B A Wise,一度担心里面的碳酸饮料不够喝。

滚玻璃珠世界杯(让三喵球迷失落的不仅是与决赛无缘,还有喝不到可乐……)

甚至麦当劳,甚至电影院,碳酸饮料也没了……

当这位Owen Grant小哥瞒着妈妈去麦当劳“享受”的时候,被告知没有碳酸饮料了。

滚玻璃珠世界杯(让三喵球迷失落的不仅是与决赛无缘,还有喝不到可乐……)

这位呢,人生中第一次在电影院没喝到可乐。

滚玻璃珠世界杯(让三喵球迷失落的不仅是与决赛无缘,还有喝不到可乐……)

“快乐水”没有了,就喝啤酒呗?

想的太天真了呢!同样是因为原材料短缺,啤酒也供应不足啦!

他们此刻的内心os可能是:

到底是什么“原材料”啊,球队比赛都输了,还不能让我们痛快喝点碳酸饮料和啤酒啊!

其实小编也好奇:让英格兰人不痛快的这个短缺的“原材料”究竟是什么呢?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答案还要回到200多年前的英国才能找到。

2

200多年前,可浴可饮的天然气泡水在欧洲最早被发现,因其稀少而独特,成为欧洲皇室御用之物。

好奇,让这种水变得高贵起来的“气泡”是什么呢?

这就是那个神秘的“原材料”——二氧化碳呀。(答案竟然这么快揭晓)

在雨量丰沛的地区,地下节理发达的板岩裂隙能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与渗入地下的淡水,在地下几公里深处相溶,形成碳酸,再溶入周围板岩中的部分微量元素,上涌时冷却成为带有二氧化碳泡泡的泉水。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的欧洲社会,如果不巧消化不良引起胃痛,最流行的办法就是饮用一两杯富含气泡的天然泉水。但是,并不是每个人在需要泉水时都能刚好毗邻泉眼。

怎样通过人工的手段来重现这些“神奇”的气泡水呢?

还是200多年前,一位叫做约瑟夫·普里斯特利(Joseph Priestley)的英国化学家(嗯,他还发现了氧气),在英格兰利兹(Leeds)的一家酿酒厂,成功地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瓶可饮用的人造碳酸水。

滚玻璃珠世界杯(让三喵球迷失落的不仅是与决赛无缘,还有喝不到可乐……)

(就是这位化学家)

酿酒厂不是有发酵桶嘛,啤酒发酵过程中,糖分不是会转化为酒精并释放二氧化碳嘛。他就在发酵桶内悬挂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二氧化碳就被“压”入了水中,形成了碳酸。

然后,普里斯特利大胆地尝了一口实验品,发现:咦,与那些超级贵的皇室御用天然气泡水相比,我加工出来的水竟也风味独特,喝起来有种“令人愉快的味道”,还可以提神。

于是,普里斯特利成了世界上第一位喝到人造碳酸水的人。

如果普里斯特利是一位商人,那么此处开始,剧情很可能会发展成为一个世界级商业大亨的传奇故事。

但是他不是。作为一名敬业的化学家,普里斯特利自然而然地进行了进一步的试验,并就此认真撰写了论文。

滚玻璃珠世界杯(让三喵球迷失落的不仅是与决赛无缘,还有喝不到可乐……)

在这篇名为Impregnating Water with Fixed Air的学术论文中,他升级了人造碳酸水的制作方法:将硫酸滴入白垩(一种微细的碳酸钙沉积物)上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将气体导入搅拌着的水中。

滚玻璃珠世界杯(让三喵球迷失落的不仅是与决赛无缘,还有喝不到可乐……)

这样,即使附近没有啤酒厂,大家也可以制作出碳酸水来了。

而挖掘人造碳酸水巨大商业价值的重任,则交到了一位颇有商业眼光的瑞士钟表匠身上。

这位叫约翰·雅各布·施韦普的钟表匠,无意中看到了普里斯特利那篇著名的学术论文,被其中的精妙方法所吸引,决心好好钻研。

经过进一步的实验,施韦普能够通过应用两种常见的化合物——碳酸氢钠和酒石酸——来简化碳酸化。

1783年,施韦普开始在一个叫史威士(Schweppes)的品牌下大规模生产碳酸水。

这些早期的碳酸水是以药物疗法的名义出售的,不用说,真正的效果只是帮助缓解餐桌旁病人消化不良的症状,而不是治愈他们。

3

嗯,看到这里,你会发现,碳酸饮料可不就是从英国起源的嘛!

嗯,其实,还不止呢。

19世纪初,碳酸汽水开始在英国盛行。可是它们基本都是现做现卖的,想买回家等会儿再喝?不好意思,没“汽”了。

为了让气泡保存的时间更长一些,人们改用玻璃瓶灌装汽水,并以软木封口。

然而,由于软木封口的成本太高,当时的汽水厂商想了各种替代方法为碳酸汽水封口——橡胶、铝片、锡箔、金属和磁铁的组合……

直到1872年,又一位英国人做了一项发明。这位叫海勒姆·科德(Hiram Codd)的人,天才般地发明了用玻璃珠来封口的饮料瓶——科德瓶。

滚玻璃珠世界杯(让三喵球迷失落的不仅是与决赛无缘,还有喝不到可乐……)

饮料没打开之前长这样

滚玻璃珠世界杯(让三喵球迷失落的不仅是与决赛无缘,还有喝不到可乐……)

打开之后长这样(然而并没有变色,只是个粗糙的示意图)

简单来说,这种设计的要义是先在瓶口朝上的情况下一口气注入碳酸汽水,然后当碳酸汽水充满的瞬间把瓶子倒过来,这样玻璃珠就会掉落到瓶口。因为瓶子内部压力比较大,玻璃珠受到气体压力的作用就能封住瓶口。

由于科德瓶简便、经济的生产方式,汽水厂商纷纷采用科德瓶来灌装碳酸汽水,以致“波子汽水”(又称“弹珠汽水”)得以盛极一时。

(这种好玩的汽水寿命很长哦,几经沉浮后,在20世纪末的日本借助怀旧风潮,一直流行至今)

4

后来,又有更多的发明加在了碳酸饮料身上:比如今天还在使用的“皇冠瓶盖”;

又比如“意外”在碳酸水中加入来自非洲的可乐果(Kola nut)和来自南美洲的古柯叶(Coca leaf),创造出了可乐……

但是,二氧化碳始终是碳酸饮料里的那位“灵魂角色”

这也就不难理解,当欧洲食品级二氧化碳工厂的季节性停工,给碳酸饮料生产、供应带来如此大的影响了。

不过,面对如今时隔几百年,再一次对碳酸饮料有了“紧急需求”的英国,

普里斯特利会不会像英格兰足球队球迷一样暖心:

“不要辜负了我的秘方哦!”

滚玻璃珠世界杯(让三喵球迷失落的不仅是与决赛无缘,还有喝不到可乐……)

(静静地看着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