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写:任慧媛 编辑:李靖
本期观察家:张一夫(商业地产与零售管理专家、江苏东方地产研究院研究员)
以法国队的夺冠为标志,一个月的世界杯狂欢落下帷幕。而当前的另一个商家必争之地——暑期的影院经济决战,则立即凸显出来。
如今走到不少影院的大堂,都会让人吓一跳,这早已不是以前印象中的影院,而是一个繁荣的文化集市。
中影国际影城、万达影院等,除了早有的按摩椅、抓娃娃机等等之外,无人售货机、K歌吧、VR游戏,乃至玩具店都已经开起来,不少影院大堂正在演化成一个生态化的吃喝玩乐社交平台。
而这个文化生态平台,还在不断演化。年年岁岁人相似,岁岁年年影院不同。这种由爆米花经济延伸出的“影院 ”经济,还有哪些消费潜能可以撬动?其背后动能又是什么?《中外管理》为此专访了商业地产与零售管理专家、知名财经专栏作家、江苏东方地产研究院研究员张一夫先生。以下是其对影院经济迭代背景和迭代形态的解读和前瞻。
1
“影院 ”,是在改变传统电影消费者的心智
“影院 ”这种现象和“互联网 ”是异曲同工的。这也是电影院走到今天所面临的压力所导致的,同时也是商业转型的必然。影院经济和零售经济可以归纳到一个体系中——作为零售经济的一部分,都面临新零售趋势中的迭代升级,在迎接一个全新的商业文明。
电影院属于零售服务业,不过是文化产品的消费业态。在这个基础上来讲——“影院 ”是在改变传统电影消费者的心智,产生新的电影经济模式。所以无论它加什么、怎么加,都不足以引起其他业态和其他产品的排斥。相反,我认为这种“影院 ”和其他的业态,包括餐饮娱乐、文化、便利店乃至其他时尚休闲业态,它们应该是一种互补相承的关系,而不是一种独立的状态。
我相信,“影院 ”这个模式还会进一步革新换代,因为它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所以永远在不断升级、调整,迭代、进化,走向更完善的过程,并且会一直走在创新的道路上。
2
影院行业正面临几个显著的经营难题
当前“影院 ”的这类做法,其实也是一个差异化创新。因为电影院的经营变化,一定是传统经营模式遭遇了困境,才思考变革,说严重点是求胜思变。电影院,如果仅仅作为一个放映场所的话,它把握不了片源,控制不了售票渠道,对比电影高票房与影院低利润的巨大差距,实际上各电影院是在戴着镣铐跳舞。
根据我的了解,我国影院行业一直面临这样几个显著的经营难题:
首先,面临上游(拷贝发行)、票务端寡头的垄断竞争格局,电影院作为消费终端很难掌控上座率。创制、发行端决定了电影质量,但绝大部分电影商品品质一般,有市场吸引力影片很少,大部分电影卖座率前景渺茫,这使得电影院的经营状况充满变数。
其次,受商业地产市场的影响,电影院所使用建筑物业租金不断上涨、经营压力倍增,导致经营风险加大。
再次,是城市电影放映产业缺乏严谨规划,导致竞争加剧,从而使该行业的投资风险加大。譬如一些县级城市,各院线影院多的会达到三四个,带来不少无序竞争的局面。
3
差异化文化场景是各大影院演化方向
之前传统的电影院只是发展了院线文化这一种产品的商业形态,目前最早的院线经营形态逐渐走向衰退,问题主要来自于同质化竞争,这样就必须寻找创新和差异化经营。
避免同质化竞争,是电影院同行应该慎重考虑的问题。没有好的拷贝片源,但是应该有好的场景、好的IP,不然影院这块主阵地,很快会遭到同行的打压,尤其是同城、同区域的影院。所以电影院的创新可以通过差异化的文化场景这条主线去进行尝试和探索。
目前影院经营的创新手段和竞争措施,主要就是“影院 ”模式:轻奢餐饮、快时尚餐饮、创意餐饮、中产休闲、儿童娱乐和儿童体验、成人健身、商务服务配套、文化产品服务是“影院 其他业态”的主要手段。在这些跨界和搭配上,可以产生一些新的场景和新的IP。
4
“影院 ”市场会走向小众化细分
电影院经营者还需要了解并掌握一些新和尝试性的模式:
电影院经营已经由从前的大众化影院、院线标配模式走向小众化市场。这里的小众化并不是排斥平民和工薪阶层的消费。从城镇青年、文化精英、商务精英到中产阶级,影院可以涵盖很多的消费阶层,只不过影院要进行客群细分,从而让影院在提供服务时可以细分、可以小众化、针对性地精准服务:譬如构建特色酒吧、搞高端文化产品鉴赏收藏、影院与品牌合作营销构建电影主题场景等。这些都是当前“影院 ”的具体表现方式。
另外有一些独创性的东西可供借鉴,比如在电影院空档时间和地产商合作,通过收取广告费,利用地方文化和社会风情纪录短片、利用投影幻灯进行地方景观文化和城市形象的推广,民营企业特色产品的推广以及地产楼盘的推广等,创造新的营业渠道减轻经营压力。总而言之,影院应该向新零售学习,向新零售看齐,要能够改变顾客的心智,趋向新的消费价值,让顾客在电影院不仅仅是简单的观影,要看到其他一些新的东西,获得一些新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