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关于DELL和EMC的亲密关系,各方面从金融(主要是收购过程中涉及的资金、债务和股权等细节)、产品技术(涉及并购之后双方产品线整合和发展,未来的市场战略调整预测等话题)、友商观点(前几天看到HDS一篇文章借题发挥,当然还有其他)、人力资源(这么大的收购自然会造成巨大的业务调整和人员变动,所以双方人员变动也是个热点话题)等角度做了分析和预测。
对于双方的收购细节,二进制之前的一篇文章(请参考历史文章)已经做了非常详细的介绍,趁着DELL和EMC的亲密事件还冒着一丝小热气,大王打算再从基本的产品角度,帮你捋一下各自的产品线(有木有很期待?),咱们看看合并之后,新DELL到底能否借势雄霸企业存储市场,以及存储及数据中心的未来,到底应该是怎样的。
(提醒:很长,请稍有耐心。PS:二进制最近文章都很长,浪费读者时间,打算自我反省一下 (≖‿≖) )
1.DELL存储产品大起底
戴尔是以个人PC起家的,当然在企业级领域也是一个重要角色,这种横跨消费级和企业级的全能选手在当今已经非常少见了(当然联想看起来产品线也很全……虽然感觉哪里不是很对)。戴尔企业产品线覆盖了服务器(就是PowerEdge,最近的一次发布应该是2014年12月发布的PowerEdge 13G服务器)、网络(主要是一些核心交换机和一些流量控制的设备)、软件(主要是信息管理、数据保护、网络安全及移动办公等领域所用到的软件)。
最后是存储,首先看下面这样一张图。
戴尔存储家族
这里对上图进行一个解读。首先是命名,戴尔存储主要有Compellent(主要是SC系列,如SC4020;如果使用了FluidFS文件系统则被成为FS系列,如FS8600)、EqualLogic(主要有PS系列;同样如果使用了FluidFS文件系统则被成为FS系列,如FS7600)以及PowerVault(有MD和NX两个系列,如:MD3400和NX3200)。如上图所示,Compellent定位是最为高端的,戴尔官方对其也是最为看重的,这是戴尔EMC历史渊源的一个重要点。
时间倒退到2001年10月22日,戴尔与EMC宣布达成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关系,戴尔以联合品牌(简单的说就是贴牌)转销EMC的CLARiiON中端存储系统。当时转销的产品包括FC4500、FC5300、FC4700和IP4700,同年11月开始出货。当时双方的合作可以说是珠联璧合,有数字表明,到2007年,有约三分之一的CLARiiON产品是通过与戴尔的合作关系销售出去的,EMC超过10%的收入来源于与戴尔的合作。由于中端存储市场具有更高的增长率,CLARiiON的销售额已经超过Symmetrix(著名的高端存储品牌)。
而在2011年10月,戴尔宣布已经终止与EMC的转销合作关系,牵手十年,最终分道扬镳。事实上,分道扬镳通常还会有个同床异梦的环节,最一开始戴尔非常希望能够收购高大上的3PAR,但是没竞争过惠普,最后收购了Compellent也算是补上自身中高端存储短板的心愿。
2.流动数据与Compellent
一直以来存储在技术上是个非常封闭的领域,早期可能专注于一项技术就能做的非常大,比如擅长重复数据删除的Data Domain(被EMC收购,现在在其数据保护产品线上,好像很多重复数据删除为核心技术的设备后来都去做了备份,比如昆腾的DXi,这也是个非常好的话题,希望今后能在文章里做以讨论)。而Compellent擅长的是存储分层技术。
注:
存储分层技术是根据存储介质在性能、容量及成本上的不同划分不同的资源层次,比如固态硬盘比磁盘性能高,同时成本也高,那么可以将固态硬盘作为第一层存储,而磁盘作为第二层存储。
应用频繁访问的热数据都存在闪存上,充分利用其性能优势,而数据变冷之后便从固态硬盘迁移到磁盘层存储。这个技术的核心难点就是判断数据冷热并作动态的迁移,同时尽量将迁移的数据量降到最低,这样才能达到最低成本达到最好的效果的目的。
Compellent的存储分层技术被戴尔发挥到了极致,不仅是不同转速的磁盘和固态硬盘这些可以分开,甚至他将SLC和MLC这两种闪存颗粒的固态硬盘也分为两层。据其官方的说法是,SLC具有高性能、耐擦写,但是容量小、成本高的特点;而MLC则具有较高容量和相对较低的成本,但是性能和耐擦写能力没SLC高的特点。所以对于写IO密集型的场景,SLC可以充当主要的存储介质,而MLC则可以承载一些读IO密集型的应用。
当下各家厂商都在推出闪存阵列,而Compellent则是戴尔闪存阵列的主要落脚点,而上文提到的MLC和SLC分层是其重要的宣传点。笔者没能拿到客户的反馈数据,所以对这种闪存不同介质之间做以分层的做法仍表疑问,因为如果是SATA/SAS接口的固态硬盘,接口带宽当是最大的瓶颈,或许将PCIe闪存卡与SATA/SAS接口的固态硬盘进行分层更为合适一些(需要指出的是PCIe闪存卡当下极少在存储阵列中出现,即使有也是作为缓存使用而不是主存储)。
不论如何,分层分到这么细,Compellent是唯一一家,而这一技术也是戴尔多年宣传的流动数据概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为了突出数据可以智能的在不同层之间进行迁移)。
3.EMC的存储到底有多牛?
戴尔与EMC在2001年开始合作,后来戴尔出轨娶回Compellent(这样说好像比较粗俗)并与EMC分手,而Compellent上位成为戴尔存储的最大卖点。然后再说EMC,说到EMC,简单粗暴一句话,这是存储市场上绝对的老大。(笔者曾听一位存储前辈说,存储市场上,EMC市场第一,NetApp软件第一,HDS硬件第一。三位存储巨头的优势被简洁的做了概括,而EMC被收购之后,剩下两家的前途也成了热门话题。)
从上图可以看出,全球存储系统市场上份额能高过EMC的只有“Others”。而单说外部磁盘阵列,EMC则更是绝对王者。
上面两个图就简单的说明了EMC的市场地位。在传统存储领域,EMC从硬件到软件,从高端到低端,从主存储到备份归档,从双活数据中心到海量存储,从全闪存阵列到软件定义存储,(这里涉及名词略多,看官只要知道是存储领域的一些分类方法就可以了……)所有主流的分类方法都不能将EMC推下第一的位置。
单将EMC存储产品理清楚估计需要用数千字,这里仅对照戴尔存储的产品线做一个简单的说明。EMC存储中首先是主存储,其中包括与Compellent定位类似的VNX系列,与EqualLogic和PowerVault定位相近的VNXe系列,定位在高端阵列的VMAX以及横向扩展能力极强的Isilon。接下来就是数据保护方面讲的,从业务连续性需求不同而言。EMC又做了以双活数据中心、数据保护及数据备份/恢复三个解决方案,并把自己相关的产品填进不同的解决方案中。如下图所示:
EMC以业务连续性为分类标准划分了自己的数据保护产品线
上图及EMC的其他产品线都不禁使人想起一些高端化妆品的做法,当我们将去角质、美白、补水、去黑头等等功能分到无法再分,那便没有不能满足的客户了。存储领域EMC在这方面是做的最好的,在传统存储市场上EMC拥有霸主也成了理所当然的了。
终于将戴尔与EMC各自的特点和具有关联性的业务说了个差不多。发展这么多年,双方各自的业务体系都已经十分健全。戴尔从笔记本到服务器再到各种管理软件都不缺,所以一再声称自己打造的是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而EMC本身是存储的霸主,并且近些年自己做的软件定义存储产品ViPR及收购而来的XtremIO(全闪存阵列)及DSSD(该公司虽为创业公司,但是成员确实全明星阵容,其中包括Sun公司联合创始人Andy Bechtolsheim、ZFS文件系统创始人Jeff Bonwick和Bill Moore,公司主要工作是为固态存储打造一个全新的未来)等公司都能帮助其继续在存储领域保持霸主的地位。
EMC为存储规划的未来
如果我们跳出EMC本身,看EMC联邦(包括EMC本身、虚拟化巨头VMware、专注大数据的Pivotal以及安全领域的领导者RSA四个部分)。EMC本身代表了存储的未来,而VMware和Pivotal则代表了数据中心和IT的未来。
4.新DELL的欢乐与忧愁
戴尔收购EMC之后,显然是有挑战也有机遇。在股东们不捣乱的前提下,从业务整合层面看,双方还是有机会为数据中心规划一个光明未来的。上文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EMC在很多方面,特别是存储上都很有优势,但是没有服务器,戴尔产品线多而圈,但是更像是一个优秀的一线生产厂商,而没有太多面向未来的规划和亮点。这点来讲,两者具有很高的互补关系。
众多看好这场并购的人也是看好了这一互补关系。现在看来云是一个绝对的趋势,那么就要看EMC到手之后,戴尔怎样围绕云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了。
至于两者在产品线上的整合,现在受到最大牵连的可能是戴尔的Compellent和EqualLogic了,虽然戴尔存储也在全球前五之列,但是服务器见长的厂商做存储应该还是沾了服务器的光,而Compellent和EqualLogic一定程度上也是戴尔整体解决方案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所以应该不会破坏EMC本来就很健全而且已经做到市场第一的牌子。
但也有问题,比如VMware和Pivotal愈是靠近戴尔,自然就离其他服务器厂商越远,那么一定程度上针对未来的生态圈就变小了。所以说,EMC之前的联邦制度是个非常好的选择,各部分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各部分却组成了一个整体。未来如果戴尔能在对这个庞大帝国不同的组成部分控制和放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那么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还是大有可为的。当然,一切都要以投资者们不捣乱为前提。
5.新戴尔能靠软件定义未来吗?
话说回来,IT产业发展到今天,竞争往往不是两个或者几个厂商简单的基于案例的竞争,而是基于生态的一个竞争。比如华为,一方面华为很注意完善自己的产品线,自己能做的全都做了,另一方面也很注重和大量的软硬件合作伙伴建立一个完整的生态,华为的各种合作伙伴大会、云计算大会以及开放和被集成的口号,这些都能看出来华为要搞大帮派的意图。
现在,硬件有DELL自己的服务器,存储有EMC、虚拟化有VMware,大数据有Pivotal,再加上VMware之前收购的Nicira(软件定义网络SDN先驱)和Virsto(存储虚拟机管理器厂商),在“软件定义”(software defined)盛行的大数据时代里,这种自建生态的产品收购,本身就具备革命性的战略意义。
就简单以软件定义数据中心(SDDC)来说。
VMware2012年推出了SDDC的战略,按照概念,软件定义的数据中心,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虚拟化数据中心的一切物理资源,通过虚拟化的技术,构建一个由虚拟资源组成的资源池,不仅仅是对服务器进行虚拟化,还包括存储虚拟化和网络虚拟化等。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当然是资源的灵活配置和部署,快速、敏捷支撑上层业务应用的需求。
从基本概念上来说,软件定义数据中心至少解决三方面的问题,计算、存储和通信的“调度化”,即要让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设备变得更为灵活,更自动化,以逻辑资源的形式呈现,并且更少依赖基础物理硬件。
虽然VMware当年称硬件的重要程度已经降低,但再好的软件,木有硬件资源的支撑也是镜花水月吧(看看Nutanix打包超融合架构的服务器就知道了,有形的硬件是个好载体),所以现在有了Dell的服务器,加上之前收购的Nicira(SDN),和EMC的ViPR及XtremIO(还记得刚才提到过这个全闪存阵列产品吗?),在这个云计算时代里,Dell说不想称霸软件定义数据中心和软件定义存储市场,你相信吗?
一句话,在软、硬件层面都有了涵盖全产业链的产品和技术能力(并且个个都很牛……),新DELL基本上已经拿到了通往ICT未来的船票,虽然企业整合是个大问题,但破船也有三斤钉,何况现在这么金光闪闪的巨无霸公司,能背得起500亿美刀负债的公司,你觉得在企业运营上会是个渣渣吗?
ps:如果想了解更多行业知识,请关注本微信号twojinzhi,会有妹子卖萌哦~也会有大叔卖娇羞~如果有关心的内容,也请直接与我们沟通,会有专业记者采写分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