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张十巴仙
一
前不久,小品演员巩汉林和前国足队长冯潇霆之间闹出了点不和谐。
3月6日,巩汉林在两会期间接受《人民政协报》采访时提到国足收入几百万、上千万,却不见进球,完全给中国人丢脸,因此他建议改革表彰劳动模范的制度。
3月11日,冯潇霆在社交平台回应网友是否退役时说:“退了,让位给巩汉林。”这被想当然地认为是隔空暗讽了巩汉林,从而被网友骂火。
3月14日下午,巩汉林在抖音发布了他和儿子观看并讨论国足1:3败于越南队的小视频短剧,来说明“我不懂球,但我会看比分”。这话让广大不懂足球的群众有了讨论国足的底气。
3月14日晚上,冯潇霆在微博发布长文,其中说道:“中国足球要提升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是键盘侠。”这被人认为在回击巩汉林等人。
足球界和小品界的两大名人似在进行口水战,此战被网络戏称为“冯巩大战”。
就不能说成“巩冯大战”避免歧义吗?说成“冯巩大战”是故意让相声演员冯巩无辜躺枪。没想到这个梗是冯巩玩剩下的。冯巩在2020年的抖音小视频里说要和巩汉林共用化妆室,于是就将房间名写成“冯巩汉林”,戏称为了低碳生活,省纸、省墨、省事儿。
小品演员巩汉林不说段子说正经,在严肃场合吐槽国足是来真的。
足球队员冯潇霆踢球间隙讲段子,在小红书APP不起眼的网友评论区里开了个玩笑?
如果“足球界的段子手”冯潇霆说的“退了,让位给巩汉林”真是灵感来了、一时技痒、说了段子,那其实冯、巩二人就没啥正式对战。巩汉林拍视频反击的是脏话连篇、三观不正的媒体人董路,没见他反击冯潇霆;冯潇霆驳斥的是骂他的或黑国足的大量网民,“中国足球不需要键盘侠”真如他所说不是回应巩汉林,因为巩是用嘴说的,不敲键盘。
更多的是网民主观归类,说冯、巩二人在网上明枪暗箭地打口水战。论起劲,反倒是支持冯、巩二人的人——包括网民和名人——撑起了“冯巩大战”的热度。甚至冯、巩二人都基本退场了,网民的“自嗨”仍在继续。
说“冯巩大战”演变成了一场流量狂欢,再恰当不过了。
不管怎样,这确实是一场舆论大战。国足大年初一1:3新败越南队,当时已饱受诟病,一个多月后又在“冯巩大战”中遭遇大量“挺巩派”的吐槽,确实有点雪上加霜。
二
学者李力研1996年就曾说过:“中国人的严肃性和责任心大概是举世无双的,就连离婚——这种本属于‘寻求自由’的行为也被大家看得很严重。同样,本属于游戏的体育,自从输入中国以来就变得不再游戏了……”
国人确实对体育方面“太认真”,体现出国力飙升后民族自尊心急剧提升了。就如中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取得了金牌第一的好成绩,国人却还掀起“我们是不是体育强国”的大讨论,把名分看得很重。
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好面子”的国人怎会不希望在足球上好好展示国威呢?
因此,国人给国足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可惜,国足折戟沉沙的次数太多,屡屡令国人面子挂不住。期待破灭了,此处有点骂声很正常。多年来,吐槽国足一直有着“创作素材”和“言论自由”,故能长盛不衰。
网络的出现,让这些吐槽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即便网络新闻对国足输球的报道客观中立,但底下评论区里却是花式吐槽满天飞。有研究显示,相比于新闻报道本身,网民的在线评论对读者看法的影响更大,可能把纯洁的读者带跑偏。
官方媒体也并非说话拘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央视名嘴白岩松就能在节目上调侃:“俄罗斯世界杯,中国除了足球队没去,基本上其他都去了。”这句话里含着戏谑、伤感和无奈。
2022年的卡塔尔世界杯,国足已失去了参赛权,白岩松的这句话又要应验。除非新冠疫情阻止其他中国人去卡塔尔,那后半句就没应验。
“国足解散”、“高薪低能”是网民对国足最多的态度和评价。因此,巩汉林吐槽的内容,国足队员听着一点都不新鲜。
国人是率性的,骂国足之时不理性,但夸国足时也不太理性。你看,2002年国足冲进世界杯时,都被夸到了天上。所以,被骂、被夸都要心态好。
“冯巩大战”乱哄哄的,连看客都头脑发热,少了些分析。冷静下来,大家有没有发现,加入“冯巩大战”的足球人并非国足——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的现役球员。
冯潇霆几年前离开了国足,且快要退役,严格说来目前是国足的“外人”。
支持冯潇霆、吐槽“巩汉林也没将小品冲出亚洲”的杨程,是中超球员,但没进过国足。
国足前辈范志毅回怼疯狂的网友“拿那么多钱你嫉妒啊”,可他不是现任国足的教练。
当下的他们,是广义上的“国足”——中国足球运动员/教练。
从狭义地看,(现役)国足球员这次并未加入“冯巩(口水)大战”。
国足球员们可能自觉战绩差,没底气回怼;或是队里有规定,不准公开发表激烈言论;或是申辩无意义,反会黑了国足;再说后面还有几场球要踢,怼了怕输后打脸。总之,这回低调是明智的。
冯潇霆等人在国足没有利益,却在“冯巩大战”里维护国足,可说是“无私”地为了国足好、行业好。由他们回应吐槽,比国足球员亲自动口要少一些瓜田李下之嫌。
三
新败越南队之后,国足已提前无缘2022年世界杯。
世预赛后面的两场十二强比赛,国足本可无压力,正好练练兵。可是由于“冯巩大战”的爆发,会让他们踢得倍感压力,要为国足脸面而战,为免被吐槽者抓到“新把柄”而战。
3月24日晚,十二强赛倒数第二场,国足1:1战平了沙特队,没输没赢。
这平局战果,令光会看比分的人有点难以简单评价了,哈哈。
比分高低能大概率反应实力差别。若比分“不幸”平了,就要看场上的攻防数据来评价了。
足球的奇妙就在于,明明强队实力碾压弱队,弱队仍可能在比分上逼平或反杀强队。一夜之间(3月24日-25日)世预赛亚洲区的沙特队(强)和中国(弱)、欧洲区的意大利队(强)和北马其顿队(弱)就接连地、不带重样地诠释了这种奇妙。
球迷会继续吐槽国足的实力弱,但至少这场1:1的结果劝退了不少吐槽。
谁都知道,就算球员再如何将吐槽的压力转化为动力,短时间很难令国足实力进步。
若吐槽狠得像诛心之言,短时间内很容易令国足士气低落,焦虑得踢不好球。
假如吐槽在所难免,那就让吐槽的强度匹配国足能承受的程度,才能让吐槽去鞭策国足(唯一能想到的好处),而非伤害国足。
所以,要让吐槽恰到好处:成为激将法,而不是“激犟法”;成为追在屁股后面的老虎,而不是笼罩在天空的阴霾。
巩汉林的吐槽,份属常规,然而被人渲染而激化国人和足球界的矛盾,使更多、更大的吐槽声扑面而来,打破了那种平衡。吐槽越猛,反怼也烈,你真相信“冯巩大战”里吵架双方可以“真理越辩越明”?
最后,用“冯巩大战”的两位“旗帜人物”的名字做首打油诗来结束本文:
踢球汗淋(汉林)淋,逢(冯)弱竟不赢?
球迷拱(巩)国足,几时才消停(潇霆)?
注:本文首发于本人微信公众号“拉阔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