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音机听世界杯什么频道(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从收音机到手机直播)

从守着“戏匣子”听广播,到盯着电视看现场,再到拿着手机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并参与其中。改革开放40年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也呈爆炸式增长,民众的精神需求得到了满足。然而,不同时代的男女老少都能在回忆中找到自己当年的影子,无论过去多少年,也抹不去那些曾经的芳华。

收音机听世界杯什么频道(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系列报道|从收音机到手机直播)

刘述用手机听广播。

在声音的世界里 感受时代的共振

许多人至今还记着从广播里传出这样的声音——“为革命,保护视力,眼保健操现在开始……”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70年代,收音机是百姓家中的“大件儿”,人们几乎从这里获取一切信息。

86岁的刘述是新中国广播事业的第一代播音员,她的声音为几代广播听众所熟悉和喜爱。在她的记忆中,初创时期的人民广播主要承担“发布新闻、传达政令”“社会教育”以及“文化娱乐”等三大宣传任务。“当时的播音间很简陋,一间20平方米的房子就是日常的播音室,一个小小的桌子上放了个话筒。”

“观众熟悉的报时‘嘟嘟嘟,现在是北京时间几点整’,其实是根据播音表对时,用音节板敲打而来。”刘述笑说,这是当时播音员必须要练习的“基本功”,一般是提前10秒开始敲打音节板,既要把准时间,敲打的节奏更是要恰到好处,非常不容易。

虽然当时的广播是以新闻节目为主,但广播电台也在千方百计地把节目搞得丰富多彩,让缺吃少穿的听众拥有更加丰盛的精神食粮。在新闻节目的间隙,刘述也会朗诵、播讲一些文学作品,还会邀请一部分表演者到播音间表演,甚至放一些唱片。

“其实,当时的播音员几乎都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可以说是在摸索中前进。”刘述说,那些日子里,她每天都会用读报练习气息,练习绕口令,甚至唱片的放送也需要每天练习,以便在播音中间精准地插入。

在那个听广播的年代,写信给电台如同现在的手机互动,其中写信参与节目点歌是当时很接地气的方式之一。1970年出生的谭勇目前是自由职业者,小时候是广播“小喇叭”节目的热心听众。他说,每当听到“嘀嘀嗒,嘀嘀嗒,嘀嘀嗒嘀嗒,小喇叭开始广播了”的节目前奏的时候,本来在一起玩儿的小伙伴立马四散跑开,回家收听广播。大家仔细聆听主持人的播报,确定自己写的信是否被播出,自己的祝福是否被传递出去。

“那时,大多数家庭连黑白电视机都没有,只能通过收音机收听新闻。那时的收音机个头儿很大,频道也不多。遇到好的节目,三两好友经常约在一起收听,这也是当时大家了解外面世界最主要的渠道。”谭勇说,收音机在当年还属于奢侈品,买一台需要攒几个月工资。

电视机打开了 人们的“视”界

1978年央视第一次转播世界杯,王绪明说,“作为球迷,我更能感受到电视的重要。”

但当时能看到比赛的球迷并不会太多,因为那一年中国家庭的电视机拥有率仅有13.8%,尤其在农村,一个村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就足够引起村民们前来观看了。而且当时中国的全国微波通讯网还未建成,只有《新闻联播》一个节目是向各省级电视台同步直播。

1981年底,中国每百户职工家庭拥有电视机数量达到了58台。这一年,中国男足冲击世界杯。“我们几个人对着一台重庆产的9英寸‘金雀’牌电视,看着中国队被新西兰和沙特联手做掉,不然早20年中国队就杀进世界杯了。”王绪明回忆说。

1986年的墨西哥世界杯转播,是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里程碑,中央电视台第一次直播或录播了全部52场世界杯比赛,中国人开始习惯凌晨从床上爬起来看球。黑白电视机成了热门商品,“后来,黑白电视慢慢变成了14英寸的彩电。”王绪明回忆。

根据调查,2017年上半年,中国人每天收看电视时长144分钟。在2018年之前,中国人每天花在电视上的时间一直是超过移动电子设备的。不过,2018年有可能是这个比例第一次扭转。

据河北省通信管理局发布的2017年度《河北省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底,河北省网民数量达到4183万人,普及率攀升至56%,超过全国55.8%的平均水平,全国排名第12位;其中移动用户规模不断扩大,移动网民达到4058万人,占河北省网民比例达到97%,较2016年提升5个百分点。

技术创新, 全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8月30日,刘述拿出手机开始收听广播,“以前必须要依靠那么大的收音机才能收听,如今,一个小小的手机,电视、广播都能看到、听到。”作为老一辈广播人,刘述保留着每天听广播的习惯,但是她也会用手机上微信、看微博,甚至还会打开手机视频直播看一看。

“今年的世界杯就看得很过瘾!”胡晨说,早在世界杯开幕前,他就下载了一个视频APP,手机是4G无限流量套餐,随时随地看世界杯,特别方便。“现在用手机看直播偶尔还会出现画面卡顿的现象,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到下一届世界杯肯定能彻底解决。”

40年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随着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逐渐丰富,了解信息也越来越方便了。如今,电视和广播、报纸早已经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新媒介诞生的速度越来越快,间隔的时间越来越短。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人们通过一部能上网的手机,不论身在何地,都能在第一时间知道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都能随心所欲地购物、聊天、发邮件、制作视频,海量的信息丰富了民众的生活。

据河北省通信管理局统计,截至2018年7月底,河北省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8068.3万。在2017年河北省移动应用类别排行中,移动用户覆盖率最高的是即时通讯类应用,占比92.8%,其次是视频服务类和实用工具类移动应用,占比分别为92.6%和91.5%。

“然而,手机肯定不是媒体的最终形态和最终载体,依托手机的媒体也不是最终的未来媒体。面向未来,第六、第七媒介肯定还将诞生。”9月6日,2018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上,有业内人士就指出,每一次工具或者重大技术的变革,都会推动人类经济社会形态向前进步。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的加速创新,5G的普及应用,又将推动互联网的加速迭代,信息传播加速变革,人工智能社会即将到来。

(燕赵都市报记者 杨佳薇/文 记者 赵海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