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屏观看效果更佳
2006年6月18日,北京,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在天坛祈年殿内。视觉中国
“2002年,12岁的我亲眼见到了霍金先生。”在北京工作的王雪岩说。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著名物理学家、宇宙学家、数学家,1942年1月8日出生于英国牛津,2018年3月14日逝世。
从1985年开始,霍金曾三次到访中国,在合肥、北京、杭州、香港四个城市留下足迹,与中国结缘,并对中国许多青年产生深刻影响。
王雪岩就是其中一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现场聆听了霍金的讲座,从霍金的讲述中了解物理科学,感受他的灵魂。
2002年,英国物理学家霍金在杭州游览西湖。视觉中国
遇见霍金的我
2002年霍金第二次访华时,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做《膜的新奇世界》主题科普报告,阐释关于天体演化的“M理论”。
当时正是王雪岩小学升初中的暑假。他来到北京上学习班,亲戚给的两张票,让他有机会聆听霍金的讲座。对于年少的王雪岩来说,讲座深奥的内容让他很难理解,但霍金的样子却让他至今难忘。
在王雪岩的记忆里,霍金身材瘦小,蜷缩在轮椅上。在整个讲座的过程中,他借助电子合成器发声,利用电子大屏幕积极与现场观众交流。
“霍金活跃的思维和病弱的躯体形成了鲜明对比。”王雪岩说。
听到霍金去世的消息,王雪岩先是很震惊,但没有特别悲伤。
在王雪岩看来,被医生预言活不过两年的霍金,不仅一直坚强活到了76岁,而且度过了非常精彩又有意义的一生。“现在他摆脱了残破的躯体,结束了病痛对他的折磨。”
1995年9月16日,英国,霍金与第二任妻子结婚。视觉中国
不幸遭遇里的别样人生
1959年,17岁的霍金在牛津大学攻读自然科学,获一等荣誉学位。1963年,霍金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卢伽雷氏症),全身瘫痪,不能言语,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动。随后,他转读剑桥大学研究宇宙学,23岁时取得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进行研究工作。
20世纪70年代,霍金与彭罗斯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共同获得1988年沃尔夫物理奖。霍金因此被誉为继爱因斯坦之后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学思想家和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霍金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有与时俱进的洞见,在科普方面也做出极大的贡献。《时间简史》被译成40余种文字,在全世界的销量以千万计,创造了科普史上的神话。
作为80后青年的史晓宇,从小就喜欢读霍金的《时间简史》。尽管很多内容他至今还不明白,但这本书却为未来的他奠定了对问题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霍金让我们对这个世界甚至整个宇宙都有了重新的认识。他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永远都不要追随权威,而是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霍金曾围绕霍金辐射的黑洞理论进行了自我否定式的研究。2004年7月,他承认自己的“黑洞悖论”观点是错误的。2014年在一篇名为《黑洞的信息保存与气象预报》的论文中,他承认“黑洞是不存在的”,不过“灰洞”的确存在。
2007年4月26日,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飞越大西洋的飞机上体验零重力飞行。视觉中国
渐冻症躯体里的有趣灵魂
对于霍金来说,自身的残疾并没有阻挡他成为一个阅历丰富、精神充实的人,“如果你在椅子上被困了四十年,你也会觉得无聊的。”因此,这个努力尝试理解宇宙的天才,保持着乐观与幽默感,一生都在不同领域追寻着人生的意义。
1992年《星际迷航:下一代》中霍金贡献了自己的荧幕首秀,其后在《生活大爆炸》、《红矮星号》中都有参演,展示着自己独特的幽默天赋。
音乐领域中的霍金同样毫不逊色。1994年与著名摇滚乐团Pink Floyd合作,在歌曲《Keep Talking》中以电脑合成器的独特声音过了一把音乐瘾,20年后又在他们的专辑《The Endless River》中再度献声。
虽然被固定在轮椅上,霍金内心仍然充满新奇的点子。2007年,一直向往太空旅行的霍金体验到了失重飞行的感觉,40年来第一次离开轮椅的霍金感受到了于他而言的“真正自由”。 “认识我的人都说在那几分钟的时间里,是见过我笑得最灿烂的时候,那时我是一个超人。”霍金曾在接受采访时说。
摄影师普拉登·安东尼乌曾问了霍金一个问题:“您能不能给我一个词,来表达您对这个世界的感受?”尽管护士表示霍金已经很疲惫恐怕无法进行回答,但光标的移动声却突然传来。
霍金用眼睛下方一小块活动肌肉指挥着光标,在字母间缓缓移动着。“wow”代表着惊奇的感叹词出现在屏幕上,这也是霍金用尽全身力气想要告诉这个世界的话。
(文字/仝选 乔玉 许志玉 导演/尚阳 策划/尚阳 仝选 摄像/赵超 宋桉柢 赵丹 郭艳艳 剪辑/赵超 吴佳潼)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