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是什么意思世界杯(啤酒狂喝夜照熬 国足是谁不知道)

世界杯今夜开战,湖北的小龙虾、义乌的助威小商品、央视庞大的报道团队、全国各地的球迷……可以说,中国该到俄罗斯的都到了,除了中国足球队。

国足?省省吧!早已习惯了没有国足的球迷们,嗨起来可不是盖的,不信你看世界杯期间国内的啤酒销量。

ole是什么意思世界杯(啤酒狂喝夜照熬 国足是谁不知道)

6月13日,在世界杯的前一天,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过官方微信发布了关于啤酒的消费提示。事实上,啤酒与足球在上个世纪就已经成为了“捆绑CP”:但凡在世界杯期间,啤酒生意都异常火爆。

今年,经历了产销量连续四年的下滑,国内啤酒业重回增长。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2018年4月中国啤酒行业产量336.2万千升,同比增长6.1%;2018年1-4月,中国啤酒行业累计产量1228.4万千升,同比增长2.4%。

此外,2017年底及2018年初,啤酒企业集体涨价,让行业内外人士纷纷感叹,“啤酒的春天终于要回来了”。产量与价格齐升的啤酒行业,又适逢世界杯的“本命年”,能否提前走进行业拐点?

走访:

传统商超已不再是啤酒世界杯促销主战场

成都商报记者走访发现,与以往相比,线下的啤酒卖场的促销显得“不温不火”。

6月13日,成都商报记者走访了成都的Ole、家乐福、1919等大型商超和卖场后发现,做世界杯营销的商品不仅有啤酒,以可乐为例的食品饮料、甚至洗发水都“蹭”了世界杯的“热度”,大做世界杯促销活动。而作为足球“原配CP”的啤酒,促销反而不太亮眼。

ole是什么意思世界杯(啤酒狂喝夜照熬 国足是谁不知道)

记者注意到,Ole超市的入口处摆有世界杯吉祥物与啤酒的展台,但展台并不显眼,啤酒也以进口啤酒为主。家乐福的促销显得更加“敷衍”,国产啤酒的“打折”和“满减”也并未标明世界杯促销。1919的店员也告诉记者,店内啤酒的储备量与之前差不多,六月并无特别的打折和增量计划。

ole是什么意思世界杯(啤酒狂喝夜照熬 国足是谁不知道)

除了线下的卖场,成都商报记者分别查询了天猫、京东、酒仙网等平台后发现,百威啤酒、青岛啤酒相继推出了世界杯相关活动,重庆啤酒、燕京啤酒等啤酒都没有促销活动。

线下商超和线上平台双双“凉凉”,啤酒到底从哪里卖出去?有90后球迷告诉记者,看球期间还是会搭配上啤酒,从渠道而言,会选择通过便利店甚至是外卖来进行消费,也会选择与朋友去酒吧一起看球。据青岛啤酒2017年年报中透露的数据显示,餐饮等即饮市场为主要销售渠道占据企业销售比重超过50%。

ole是什么意思世界杯(啤酒狂喝夜照熬 国足是谁不知道)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传统商超已经不再是啤酒品牌世界杯促销活动的主战场,观看世界杯的年轻人也更多的会选择便利店、酒吧、餐饮等场景进行消费。

基于餐饮渠道的啤酒高销量,成都多家火锅店、小龙虾店相继推出“1元秒杀三瓶”、“世界杯福利”等促销活动。

数据:

量价齐升

2014年至2016年,我国啤酒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市场需求减少等问题,国内几大巨头产量下滑,出现“喝不动”的现象。2017年上半年,啤酒业整体产量重回增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7月,啤酒累计产量2781.7万千升,同比增长0.8%。

在业内一致看好,认为啤酒行业即将“触底反弹”之时,17年下半年的表现却又不如人意:全年的数据来看,2017年中国啤酒行业累计产量4401.5万千升,同比下降0.7%。这也是自2014年以来,国内啤酒行业年产量连续第四年的下降。

ole是什么意思世界杯(啤酒狂喝夜照熬 国足是谁不知道)

但进入2018年后,啤酒行业的利好消息不断。2018年1月初,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等行业龙头先后宣布涨价,其中燕京、华润、青岛啤酒涨价幅度5%-15%。而在此之前,啤酒行业已经长达十年未曾涨价。年后,燕京啤酒中端和低端又相继传出涨价的消息。

虽然涨价原因多是归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增加、运输费用增加、环保税开征导致的成本上涨。但有业内人士表示,啤酒涨价已成趋势,这主要是源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在提升,消费升级带动需求端分化,高端啤酒的需求旺盛。

价格上涨的同时,产量也呈增长的趋势。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数据来看,2018年4月中国啤酒行业产量336.2万千升,同比增长6.1%;2018年1-4月,中国啤酒行业累计产量1228.4万千升,同比增长2.4%。

ole是什么意思世界杯(啤酒狂喝夜照熬 国足是谁不知道)

财经作家吴晓波曾点评,“一切足球的狂欢,都将以足球的名义开始,以经济的计算结束,这才是全部意义上的世界杯。” 据悉,2014年6月1日-7月13日巴西世界杯期间,中国球迷在午夜喝掉了3000万罐啤酒。对于今年的啤酒市场,利好的趋势继续延续,又能否在催化作用下提前迎来行业“拐点”,诸多业内人士都抱以积极态度,而具体的数字和“经济的计算”成都商报记者也将持续关注。

成都商报实习记者 俞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