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易预测世界杯(读金庸:王重阳不练九阴真经的真实原因是它)

梅易预测世界杯(读金庸:王重阳不练九阴真经的真实原因是它)

王重阳华山论剑夺得武功天下第一,将九阴真经作为奖品拿到手里,可竟然把它封存,自己不练,也不让徒弟们练,理由是:不让世人再为此书争得你死我活,血雨腥风。这是个高大上的人物形象。但是事实是否如此呢?恐怕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样。为此,金庸在好几处都埋下了伏笔。

首先,九阴真经与王重阳的武功是一母所生。

江湖上,生存第一,讲境界的都是不参与江湖的人,比如少林、武当这些宗教人士。王重阳,以全真道教创立人身份还参与比武夺经,至少说明他没有超脱江湖。在华山论剑前,没有谁有把握夺冠。比武,就像踢球,能力强也不一定夺冠,历届的世界杯冠军不都是从弱半区出来的么,强队都死在半路上了。所以,王重阳最初的想法恐怕还是凭武力夺冠,既得荣誉又得实惠。至于终结江湖风雨,恐怕当时还想不到。

拿到真经后,王重阳却没有练习,因为他发现了一个秘密:九阴真经,就是道门功夫。跟他的武功路数是一脉。自家本来就有,却是个江湖祸根,那么他将此经封存不许弟子练习的做法,就很好理解了。那么他学了没有呢?应该说以他的武功水平,同一个体系的东西,看完一遍也就功夫上身了。这才是王重阳不练九阴真经的最靠谱的解释。有人说你凭什么说九阴真经是道门功夫?幸好金庸在书中透露了九阴真经的片断,我们就来看一看,它写了什么:

九阴真经分为上下卷两部分。上卷有四部分:总纲、内功心法和两个功法。

总纲,分三段,第一段是道家思想,讲天道遵循阴阳之理,一切都由阴阳生化而来。第二段忽然讲眼睛与身体的关系。第三段解释为何不叫六阴,而叫九阴。但按其逻辑推论,应叫七阴,也不是九阴。这三段文字显然是摘自不同的道家书籍,相互之间没有逻辑联系。只是生硬拼凑在一起。

内功心法,分五重。第一重,练气蓄丹田,第二三重,用丹田气抵抗气候变化,御寒抗热。第四重,练掤意。第五重,练气化神。都是练气。

两个功法:横空挪移,动作讲的是腾空外摆莲,但是内里是气法。鬼狱阴风,讲的是丹田鼓荡发声。还是气法。

下卷讲了两个功法:螺旋九影,为上乘轻功。讲的是以气运身,借天地之力实现腾纵移动。九阴白骨爪/九阴神爪,内功是练气的收发,气贯梢节,外功是练抓力。(具体经文,大家可读《射雕英雄传》原著,或网上搜索,此不引述。)

所以,可以看出,九阴真经强调的是内气的修炼,个别辅以外功。没有具体招式的阐述,其内功之理、之法,均来自道家内丹术。

为什么说九阴真经是道家功夫呢?大家对道家功夫可能非常陌生,但太极拳并不陌生吧?

道家功夫以太极拳最为世人瞩目。太极拳经在现实世界中流传已广,下面就以太极拳经为例,来比对九阴真经,看看他们是不是一母所生。

太极拳经举世公认的是张三丰的《太极拳经》和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两篇文字都很短,都是既有理论又有应用,前者讲的是气的一贯周流和虚实变化,后者讲的是拳势的阴阳变化,以柔克刚。《太极拳经》讲拳的内功多一点,应用少一点;《太极拳论》讲应用变化多一点,内功少一点。合起来,能够比较全面地反映太极拳理法。两者都鲜明地表达了道家的思想:阴阳和合,清静无为,立身中正,以柔克刚。没有偏激、努力而极端的追求,讲究道法自然,顺势而为。同时功理功法又很细腻,强调以意气为本,大巧若拙,但是威力宏大,能四两拨千斤,弱胜强,慢打快,耄耋老人不怕群殴。就好像一个内涵丰富、冷静平和、参破阴阳之机、发人于无心之间的道士形象。(《太极拳经》和《太极拳论》,大家可网上搜索,此不引述。)

既然如此,王重阳还练九阴真经干啥?但是,他不练,也得到了。金庸在《神雕侠侣》中说漏了嘴,说王重阳见到刻在古墓石壁上的玉女心经后,好胜心起,把破解它的九阴真经刻在了上面。在新修版中,金庸还加了一个情节,说王重阳因与某高手打失败,把九阴真经让给对方批阅,该人据此发明了九阳真经。

金庸笔下的王重阳,真是有够牛逼啊。(闲人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