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自从2017年德国公开赛后,被伤病困扰的张继科无奈高挂免战牌,2018年的世界杯团体赛和世锦赛团体赛,里约“三驾马车”之一的他,缺席比赛。5月,张继科又回归赛场:在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失去世界排名的他,从资格赛杀入正赛,首轮比赛3比4惜败于日本选手吉村真情;7月的中国公开赛正赛第二轮败给张本智和;日本公开赛打进决赛,3比4又再次败给张本智和,获得亚军;韩国公开赛腰伤复发,在正赛第一轮退赛。8月在南通举办的“亚欧对抗赛”上,张继科带领亚洲队,抗击“欧洲列强”,以两胜战绩荣膺MVP称号。
在而立之年的张继科,虽然伤病缠身,竞技状态大不如前,依旧勇敢地站在赛场,在伤痛和舆论的重压下,坚毅前行。关于张继科的传奇,还在继续上演……
初出茅庐,敢让天地换颜
张继科出生于美丽的山东青岛,受父亲影响,接触乒乓球,在父亲的严厉的训练下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底,2000年进入山东鲁能队,2002年3月进入国家二队。2003年,15岁的张继科杀入国家一队,本以为会在国家队经历一番打磨,但却因违返队规,被退回省队,不服输的他又在06年重新“杀回”国家一队。
而同一时期的老队员如马琳、王励勤无论从战绩、状态,都如日中天;王皓、马龙也都拿到世界冠军,张继科在国家队只能处在陪练的位置,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在高手如云的国家队如芸芸众生般普通,但国家队公平的竞争环境,更激发了他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他以超凡的球技和成绩,令教练组和队友刮目相看:2008年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张继科连续战胜奥运会三大主力马琳、王励勤,决赛以4比3险胜王皓,夺得全国冠军,并且在男子团体赛上以全胜战绩,帮助解放军队夺得男团冠军;2009年通过队内竞争,拿到世界杯团体赛参赛名额,最终获得职业生涯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2010年莫斯科世乒赛团体赛的选拔赛,在第二阶段决赛战胜马龙,获得参赛资格,在世锦赛决赛上顶住马龙首局输给波尔的压力,第三盘战胜苏斯,奠定整盘比赛胜利的基调。
虽作为非主力队员,20岁出头的张继科不断冲击着主力的位置,没有太多收到偏爱,所有的机会都是靠他拼出来的,借助着国家队公平的竞争机制,他不断抓住每一次机会,并且利用地十分漂亮。就连国家体育总局长蔡振华当时都认为,张继科前途不可限量。
厚积薄发,成就继科时代
张继科在2011年的鹿特丹世乒赛上,如平地一声惊雷,开启了自己的时代。
鹿特丹世乒赛堪称国乒改朝换代的一次大赛,中国男队还是用队内选拔赛形式,张继科以冠军的成绩拿到参赛名额,同时参赛的老将有王励勤、马琳、陈玘和王皓,新生代有马龙、许昕,新老对抗成了比赛主基调。其中王励勤在1/8决赛淘汰许昕;马龙在1/4决赛将马琳击败,断送后者的大满贯梦;而马龙在半决赛惜败王皓,无缘角逐决赛。而张继科一路势如破竹,1/4击败王励勤,半决赛击败德国名将波尔,决赛他又一次面对王皓,这次,他没有再饮恨赛场,
张继科以自己多变的发球和正反手的强势进攻,取得2比0的开局,虽然王皓及时调整战术,将比分逼成2比2。此时的张继科没有慌乱阵脚,战术清晰,击球质量并未下降,又顺势赢下一局。第六局张继科取得10比4的领先,手握6个赛点,站在悬崖边上的王皓破釜沉舟,以自己擅长的直拍发球变化和直拍横打,狂追6个赛点,比赛打成10平。这时又展现出张继科超乎寻常的定力,他的脸上没有一丝慌乱,而是面露杀机,战术上坚持以强制强。随着张继科正手一击拉球,拉穿了王皓的防线,将比分定格在4比2,张继科成为新科世锦赛冠军。赛后的张继科掩面倒地,站起来后与王皓击掌后,用力撕扯自己的球衣,压抑已久的霸气在那一刻,喷薄迸发。这场比赛也昭示着,“继科”时代,拉开帷幕。
起伏不定,终成中流砥柱
2012年伦敦奥运会,张继科再一次击败王皓,拿到奥运会男单冠军,以445天时间拿到大满贯,成为史上最快大满贯选手。俗话说:盛极必衰。张继科的竞技状态变得起伏不定。
张继科属于大赛型球员,比赛越关键,越能抗压。这种特质也让他在一些大赛氛围较弱的团体赛上,马失前蹄:2013年世界杯团体赛输给陈建安,2014年东京世锦赛团体赛输给奥恰洛夫,在一些洲际赛或者是世界巡回赛上常常输给一些名不见经传的球员,更是受到大众的质疑。面对质疑,张继科没有太多辩驳,用一次次的表现来回应。
2013年的巴黎世乒赛上,张继科力压群雄,决赛面对状态奇好的王皓,又是以4比2卫冕冠军。2014年仁川亚运会小组赛对战新加坡时,队友樊振东输两盘,中国队又一次站在悬崖边,第五局张继科3比0轻取对手,帮助中国队度过险境,没有复制东京世锦赛团体赛的悲剧。
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我们看到一个蜕变的张继科,即使当时的状态没有恢复到最好,关键时刻他还是显现出大满贯的风采,以一己之力,挽救国乒之狂澜:单打比赛守住半区,与马龙顺利会师;团体半决赛,忍受腰伤,3比2战胜郑荣植;特别是决赛中鼓励落败的许昕,在球队最困难的时候站出来,与许昕配合双打,以自己的激情表现带动队友,有惊无险地赢得关键的第三分。状态下滑,他还是大赛中敢打敢拼的“藏獒”,还是让教练踏实的“大赛型”球员,就连刘国梁接受采访时都说:“有张继科,我可以睡个好觉”。字字简单,但赞美之意溢于言表。
科龙大战,乒坛绝代双骄
谈起张继科,球迷津津乐道的还有“科龙大战”。张继科和马龙的性格反差很大,他们好比足球界的绝代双骄:张继科像c罗一样霸气外露,肆意张扬;马龙则更像梅西,性格内敛,稳重老成。就比赛风格来说,张继科擅长主动进攻,以旋转和力量来压制对手;马龙攻守平衡,以速度和落点的变化牵制对手,两人的比赛就是暴力和智慧的对决。
而说起科龙大战来,两人虽然交手很多次,张继科输多赢少,但是真正在三大赛(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的对决,只有两次,分别是2014年世界杯和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战绩是一胜一负。
2014年世界杯决赛,更像一场正名之战。好几次王皓在世锦赛阻击马龙,才让张继科没有在决赛碰到马龙,而拿到冠军,大家对张继科的冠军的含金量,产生质疑。张继科用行动打破质疑。这次比赛将自身特点发挥到极致,两人打到第七局决胜局,关键时候10比10,张继科展示了自己的胆量和技巧,以一招反手拧拉,将球拧到到马龙正手,率先拿到赛点。拥有发球权的继科没有浪费赛点的机会,又以自己拿手的逆旋转长球发到马龙反手底线,马龙反手回球出界,比赛结束,张继科仰天长啸,肆意奔跑,毫无顾忌地踢挡板,将自己的压力和激情尽情释放,只留下马龙落寞地收拾拍子,默默离场。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张继科的状态和技术优势已经和马龙不能比,在输掉第一局后,整场比赛都被马龙控制,最终0比4落败。
竞技比赛就是那么残酷,即使两个人都是世界上最好的球手,也避免不了同室操戈、一决胜负的命运。正是这样,他们才成就更好的对手,成就更好的自己。
两个人不仅和梅西、c罗性格相似,成绩也不例外。足球界的绝代双骄各自拥有五座金球奖,无独有偶,他们两个人都有5个三大赛的冠军,都是两个世锦赛冠军,两个世界杯冠军和一个奥运会冠军,并且都成为大满贯。好像是冥冥之中的天意,将他们的职业巅峰巧妙的错开,比起“二王一马”的时代要更加圆满。
王者归来,却难重回巅峰
自从2017年德国公开赛后,张继科很久没有出现在国际大赛上,我们总以为他的故事要结束。但是今年我们发现,这个快要被人遗忘的英雄,重新开始新的征程。
重新站在赛场的张继科面临伤病、状态低迷的困境,恰逢这时候,球场刮起“青春旋风”,参赛队员渐渐年轻化,充满冲劲,张继科面临小将的抢班夺权。没有世界排名,就重新打;没有种子名额,就拼实力。虽然好几次止步正赛前几轮,但我们还是看到张继科正在回升的竞技状态,他不光想为国乒队友做好榜样,更是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多添几分色彩。
2018年的日本公开赛,张继科一路杀进决赛,离冠军一步之遥,但在决赛决胜局以两分的差距惜败给张本智和。让我们看到竞技体育更新换代的残酷性,也看到了张继科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无奈,伤病缠身,体能下降,大大削弱了他的实力,即使前两局领先,却还是被年轻的张本智和迎头赶上,完成大逆转。也许张继科也从张本智和的比赛表现中,隐约地看到了年轻的自己。在现在的乒坛,也许张继科很难重回巅峰。
继科已老,今后难封?
对张继科的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他狂傲不羁的性格,踢挡板、撕球衣、摔球拍,无“恶”不做,是教练爱恨两难的“刺头”;敢打敢拼的球风,场上的激情怒吼,“藏獒”的绰号实至名归。痞帅的脸庞,彪悍的球风,给人的印象总是霸气外露,凶悍勇猛,这让他收获不少女粉丝的芳心。
从里约奥运会后,张继科处在“半退役”状态,很少站在冠军讲台,参加综艺节目还被一些人诟病为吧“不务正业”,耽误了职业生涯。其实张继科只是做一些推广国球的活动,让大家认可和参与国球,毫无疑问,正是通过张继科的明星效应,大家才会更加关注国球的发展。
真正阻碍张继科职业生涯的,是他多年高强度训练和比赛所积累的伤病,而张继科的打法对训练强度和体能要求高,就导致他的发挥受到制约。但其实并不意味着张继科就会彻底掉下神坛,只要张继科积极对抗伤病,在训练量和伤病控制两方面做到平衡,加上自己多年来积累的大赛经验,就还能活跃在比赛场上,取得佳绩。
后记:而立之年的张继科,算得上不折不扣的老将,依然倔强地驰骋在国际赛场。虽然浑身伤病,状态饱受质疑,也会因为跨界娱乐圈,被千夫所指。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张继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了自己热爱的乒乓球事业。无论你喜不喜欢他,他都是专注事业的热血青年,他都是让国旗飘荡赛场的民族英雄。相信张继科的归来,能再次让我们看见他激情四射的表现,愿他不惧风雨,坚毅前行。(图为张继科纹身“persistence”)
运营人员:柳吉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