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世界地图会发现美国分成一大一小两部分:位于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与美国本土隔着加拿大的广袤领土。事实上俄罗斯地图也分成一大一小两部分:除了众所周知的那一大片疆域之外在波罗的海沿岸还有一小块飞地叫做加里宁格勒,只不过这块地区比起俄罗斯本土实在太小以致于常容易被人忽略。俄罗斯的国土面积高达17098200平方公里,而加里宁格勒的面积只有1.5万多平方公里。
加里宁格勒在俄罗斯国土总面积中连1%都没占到。这就是人们总在无意识间忽略掉俄罗斯这块飞地的原因所在。加里宁格勒由于完全被波兰和立陶宛的国土所包围而与俄罗斯本土隔绝。2018年6月17日俄罗斯世界杯D组克罗地亚VS尼日利亚的比赛在加里宁格勒举行。克罗地亚队和尼日利亚队为了参加这场比赛要先从俄罗斯出国进入白俄罗斯后再途经波兰或立陶宛才能抵达比赛地。
事实上就连俄罗斯人自己要想进入此地也必须先申请欧盟签证,因为途经的波兰、立陶宛两国都是欧盟国家。俄罗斯曾为此专门向欧盟提出简化程序的建议,但由于彼此心照不宣的原因而导致此事一直被搁置至今。就是加里宁格勒这块完全被外国领土包围的飞地却是俄罗斯面向西方的前哨战略要地。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以来北约、欧盟的东扩就持续不断挤压着俄罗斯的传统战略空间。
1993年3月北约首先将捷克、匈牙利、波兰这三个前华约成员国吸纳为会员。1999年3月24日至1999年6月10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又发动了针对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的科索沃战争,战争结束后俄罗斯的势力被彻底被挤出了原有的东欧势力圈。2002年11月21日波罗的海三国加入北约。至此北约成员国已直接与俄罗斯接壤,北约的军事力量已然部署到了俄罗斯的家门口。
加里宁格勒这块飞地作为俄罗斯最西部的领土就成为俄罗斯直面北约的前哨基地。加里宁格勒的存在犹如俄罗斯嵌入欧洲腹地的楔子。2010年5月美国的“爱国者”导弹部署在了波兰境内的莫龙格军事基地(这里距离加里宁格勒仅有60公里)。加里宁格勒作为俄罗斯直面北约的第一道防线自然是重点防御的战略要地。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驻扎了大量作战飞机,同时这里也是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地。
俄罗斯部署在加里宁格勒的导弹部队更是直接威胁到了德国、瑞典、丹麦、波兰等国的安全。加里宁格勒距离德国首都柏林仅有600千米,距离美国在波兰的贝斯基德导弹基地仅300多千米,所以这些地方都在俄罗斯伊斯坎德尔导弹和陆基巡航导弹的覆盖之下。俄罗斯为什么会拥有加里宁格勒这样一块嵌入欧洲腹地的飞地呢?俄罗斯又是怎么绕开别国领土把武器运到加里宁格勒进行部署的呢?
原名柯尼斯堡的加里宁格勒是德国著名的作家和哲学家康德的故乡。最初柯尼斯堡的所在位置是古代普鲁士人建立的几处定居点(称为特旺斯特)。古代普鲁士人是波罗的海语族的一支,信奉原始的多神教,在血缘上其实和立陶宛等波罗的海国家更为接近。公元1226年波兰马佐维亚公爵康拉德邀请条顿骑士团前往波兰攻击波兰的宿敌普鲁士人,而作为回报则答应把托伦和赫翁诺之间一块领地划给条顿骑士团。
条顿骑士团在征服普鲁士人后沿用了普鲁士这个地名的叫法。条顿骑士团迫使当地皈依基督教、使用德语。此后古普鲁士人被同化于德意志人,古普鲁士语也逐渐消失。定居于此的德意志条顿骑士团沿用了普鲁士之名,但其实他们和古代的普鲁士人是两个不同的民族。在条顿骑士团征服古代普鲁士人的过程中特旺斯特被摧毁。随后一个被称为柯尼斯堡(或翻译为哥尼斯堡)的新要塞在原地建立起来。
公元1340年柯尼斯堡成为汉萨同盟的成员。以此为契机城市快速发展成波罗的海东南部的重要港口:来自普鲁士、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的货物在此交易。公元1466年普鲁士人和波兰王国之间的十三年战争结束后柯尼斯堡成为条顿骑士团国的新首都,而条顿骑士团则成为波兰王国的附庸。柯尼斯堡作为条顿骑士团在北欧开疆拓土的重要据点在其诞生之初其实是一座军事城堡(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
早在条顿骑士团征服此地之初就在这里盖起了一座木制城堡。到了1257年该城堡被改建为石制城堡。1512年来自勃兰登堡的阿尔伯特当选为条顿骑士团总团长。1525年他宣布改信路德宗教,从而切断了与骑士团名义宗主罗马教廷的联系,随后宣布将条顿骑士团改为世俗化的德意志邦国——普鲁士公国。阿尔伯特自任普鲁士公爵,成为臣服于波兰最高权力之下的世俗君主。
目前通常所说的普鲁士就是指的这个作为德意志诸侯的普鲁士公国,而不是古代普鲁士人建立的国家。1618年普鲁士公国同霍亨索伦家族统治的勃兰登堡合并形成了勃兰登堡-普鲁士邦国,而柯尼斯堡则成为这一邦国的领地。历代条顿骑士团团长和普鲁士国王都不断修缮和加强柯尼斯城堡和周边的防御系统。这座城堡因此逐渐成为了东普鲁士的地标性建筑。
1815年的《大英百科全书》记载:19世纪的柯尼斯城堡有着令人惊叹的穹顶宫殿,83.5米长、18米宽的大厅没用一根立柱支撑。矗立在城堡中的哥特式高塔有100米高,人们可以通过284级台阶蜿蜒而上鸟瞰整个东普鲁士大地。同时这座城堡对普鲁士乃至日后的德意志国家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普鲁士的开国国王腓特烈一世就是在这里登基加冕的。
后来开创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威廉一世在成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帝时是在法国巴黎的凡尔赛宫加冕,可在此之前他就任普鲁士国王的加冕之地正是柯尼斯堡。围绕柯尼斯城堡逐渐形成了一个人群聚居的城市,这样一来“柯尼斯堡”一词就有了两层含义:其一是指柯尼斯城堡,其二是指围绕城堡发展起来的柯尼斯城市。地处波罗的海出海口的柯尼斯堡拥有天然的不冻良港,又扼守中东欧进入俄罗斯的北方通路之上。
从13世纪条顿骑士团入驻此地之后的400年间波兰、瑞典、立陶宛等波罗的海周边势力无不觊觎此地。1626年当地的统治者还在整个城市外围构建了一条堡垒林立、城墙高耸的防御工事,8年后这项城防工事才最终完工。整个城墙足足有15米厚。1843年以成为列强之一的普鲁士又花了16年时间对这一城防工事进行修缮加固,最终建成一道拥有12座堡垒、3个半月堡、7座人工土山、2座要塞的城墙防御体系。
此地的早期归属说起来就是一团乱麻:尽管从差不多800年前条顿骑士团征服此地起德意志人就一直生活在这里,然而早期的条顿骑士团和普鲁士公国是臣服于波兰的,因此波兰在理论上也曾拥有对此地的管辖权。这一状态一直维持到1660年普鲁士从波兰的统治下彻底独立。在1756年的爆发的七年战争中俄罗斯帝国也曾占领这里并任命了好几位总督进行管辖。
历史上波兰、立陶宛、俄罗斯和德国都曾对此地宣称拥有主权,然而在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欧洲绝大多数政治家还是公认此地属于德意志——因为这座城市孕育了包括康德在内的好几位德意志大师:他们中有哲学家、文学家、数学家、音乐家等等,他们是这座城市的早期历史被打上了深刻的德意志文化的烙印。19世纪下半叶普鲁士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策划下南征北战、纵横捭阖。
最终普鲁士通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三次王朝战争完成了德意志诸邦国的统一。勃兰登堡-普鲁士邦国的领土大体分为两块:其一是包括柏林-波兹坦在内的勃兰登堡;另一块则是波罗的海岸边的东普鲁士,而柯尼斯堡正是东普鲁士的首府。就此而言可以说今天的加里宁格勒(昔日的柯尼斯堡)正是德意志国家的起源地,但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东部领土发生了重大的变更。
一战后德国损失了战前13.5%的领土。当时柯尼斯堡所在的东普鲁士地区的主权在各国之间并无任何质疑,然而原本被普鲁士、奥地利、俄罗斯三国所瓜分的波兰在一战期间得以复国。战后西普鲁士地区被割让给了波兰,因此东普鲁士就成了被波兰领土隔绝的一块德国飞地,而隔绝东普鲁士和德国本土之间的是一小块狭长的走廊状波兰领土。这被称之为波兰走廊(又名但泽走廊)。
根据二战后期同盟国方面在雅尔塔和波兹坦两次会议上的决议:所有奥得河-尼斯河一线以东的地区都不再为德国所有。这使德国东部1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划入波兰。与此同时苏联通过《波苏疆界条约》以法律形式获得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19.41万平方公里领土,使苏联、波兰、德国三国的领土来了一个整体西移。在确定苏波边境的过程中苏联从波兰获得的东普鲁士地区中要来了北部的柯尼斯堡。
苏联将柯尼斯堡更名为加里宁格勒以纪念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苏联极其重视这块波罗的海前哨基地。苏联并未将此地就近划入立陶宛加盟共和国,而是将其划入了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苏联得到加里宁格勒后将当地的德裔居民驱逐,同时迁入大量俄裔居民,于是此地迅速俄罗斯化了。1968年勃列日涅夫下令在柯尼斯城堡原址上修建了”苏维埃之家“以彻底抹去当地的德意志记忆。
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宣布脱离苏联而独立。1991年9月6日苏联正式承认立陶宛独立。至此加里宁格勒和苏联本土之间被立陶宛和波兰的领土所隔绝。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后加里宁格勒成为俄罗斯联邦的飞地。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70%以上的军事能力。这其中就包括强大的空运力量:俄罗斯不仅有200吨的伊尔76运输机近80架,还有405吨运力的安-124运输机26架。
这些都构成了俄罗斯保障战略空运能力的基石。从俄罗斯本土运送武器到加里宁格勒进行部署在运输能力上是毫无问题的。问题在于俄罗斯向加里宁格勒运输武器该走什么路线呢?苏联时代要想往加里宁格勒运输武器无论走陆路、水路还是空中都不存在问题。那时俄罗斯与立陶宛同属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而波兰则是苏联控制下的卫星国,所以苏联要通过立陶宛或波兰领土向加里宁格勒部署武器是完全可行的。
然而等到苏东剧变以后俄罗斯再要向加里宁格勒部署武器就成了一个问题。这时立陶宛已由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变成了一个独立国家,而波兰在政治立场上也逐渐开始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靠近。如果俄罗斯要经过立陶宛或波兰的领土向加里宁格勒部署武器,那么这两个本就与俄罗斯有积怨的国家很可能不会同意。事实上俄罗斯的确曾向立陶宛和波兰提出过关于过境进入加里宁格勒的申请。
这种申请其实还不只是仅限于武器装备的过境。俄罗斯为了加强本土与加里宁格勒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联系曾提出希望立陶宛、波兰两国简化俄罗斯人员、物资过境的手续。可正如上文所说由于彼此心照不宣的原因导致这件事实际上被一直拖了下来。因此就出现了俄罗斯在加里宁格勒举办世界杯比赛时队员们不得不大老远绕道多个国家去参赛这样的情况。
设想俄罗斯连举办一场体育赛事都如此大费周章,更何况你还要运输具备杀伤力的武器装备呢?想都不要想也知道立陶宛和波兰一定不会同意俄罗斯通过自己的领土向加里宁格勒部署武器。显然要通过陆路从别人的领土上过境是不现实的,那么如果通过空中或海上进行运输呢?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方向其实是有出海口的,所以俄罗斯完全可以用飞机或军舰从波罗的海将武器运输到加里宁格勒。
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正是波罗的海沿岸的重要海港。从圣彼得堡到加里宁格勒的直线距离还不到800公里。俄罗斯从苏联继承的伊尔76、安124这些大型运输机载货量大、航程大,所以顺着波罗的海空域往加里宁格勒运送武器完全不成问题。波罗的海并非某个国家的领海,而是任何国家均可无害通过的国际公海。立陶宛和波兰自然没理由阻挠俄罗斯的军舰或飞机在国际海域或空域的合法活动。
随着北约的持续东扩使俄罗斯周边看起来似乎是四面楚歌,但在和平时期谁也挡不住俄罗斯往加里宁格勒输送武器。毕竟在没开战的状态下谁也不能阻挠俄罗斯的军舰或飞机在国际海域或空域的正常活动。如果北约国家要想拔除俄罗斯插入欧洲腹地的这颗楔子除非通过军事手段。在战时状态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很可能会切断俄罗斯往来加里宁格勒的海空航线,那么加里宁格勒就会成为一个被隔绝的孤岛。
问题是北约敢拔掉加里宁格勒这颗楔子吗?俄罗斯毕竟拥有全球最大的战略核力量。一旦俄罗斯察觉北约想对加里宁格勒动手,那么其境内的导弹不到十分钟能迅速抵达英、法、德三国首都。因此北约只好默认了加里宁格勒这颗楔子的存在。如今北约东扩的版图已将位于加里宁格勒以东的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三国纳入,然而像楔子一样嵌入欧洲腹地的加里宁格勒仍是俄罗斯制衡北约的一张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