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早前结束的一场国际足联U20世界杯(简称世青赛)八分之一决赛,韩国国青1比0战胜日本国青进入八强,报了16年前在同一赛事输给对手的“一箭之仇”。
对于这场比赛,双方都将其称为“绝对不能输掉的韩日之战”。韩国方面不用多说,在任何体育领域,碰到日本是必要胜之而后快的。而日本队同样有自己不能输的理由,日本国青主教练影山雅永在赛前发布会就说:“我将竭尽全力。与韩国在亚洲的竞争中必须取得领先,希望能够发挥出自己所有的力量,打败东亚同伴。”
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东亚足球两强的一场大战在世界舞台上演。
在比赛开始前,日本国青在阵容完整度上就已经落于下风。过去两年该支队伍的三名绝对核心久保建英、安部裕葵、大迫敬介被选入日本成年国家队,错过了U20世界杯。而在前三场小组赛一直首发的20岁主力前锋田川亨介和17岁中场齐藤光毅又遭遇伤病,提前结束了个人的世青赛征程。也就是说,日本国青在八分之一决赛之前,已有5名主力缺阵,且参赛球员只剩下19个人。
韩国国青与之相比,阵容则保持完整。主教练郑正溶这次组建的队伍中,除了两名大学生,其他都是职业球员,包括5名在海外俱乐部效力的年轻人。其中,18岁中场李康仁已经开始代表瓦伦西亚一线队出场比赛。
在这种形势下,本场比赛开始之前,胜负的天平就发生了倾斜,但日本国青依然打出了自己球队的特点。
日本足球队向来风格十分鲜明,始终采用控制球权的踢法,无论遇到什么对手都能通过短传配合实现向前场进攻的特点确实赏心悦目。相较于防守的投入,日本足球注重进攻的色彩也同样非常浓重。这与并不强调对球权的控制,根据情况灵活采取更倾向防守还是进攻的韩国队有很大差别。
这一鲜明对比在比赛中也得到了印证。上半场球权基本由日本队掌控,他们的控球率达到了72%,射门次数上也多于对手,而韩国国青则采取3中卫5后卫的阵型,以防守反击为主要策略。结果则是,日本国青并没能因此将优势转化为进球。
下半场,将阵型调整为442的韩国国青把本方的比赛强度大幅提升,明显的身体优势和不输于日本队的整体配合意识,让场上局势逐渐逆转。虽然下半场日本国青曾经取得一个被判无效的越位进球,但韩国国青的进攻明显更加有威胁并逐渐掌控比赛走势。
日本国青主教练影山雅永在赛后就谈到了自身的不足:“我们的速度、竞技能力与其他队的球员相比有存在差距的部分。当场上环境(对手对抗、气势等方面提升)发生变化后没能更好的适应。我想应该培养球员的适应能力。”
从影山雅永的话里可看出,身体素质仍然是制约日本足球继续提高的因素之一,韩国球员出众的奔跑速度和耐力,以及身高、体重优势在本场比赛中起了重要作用。
当然,万事没有绝对完美,韩国球员在赛前也都不约而同的谈到自身缺点:“在个人技术的对抗上可能不会占到优势,因此要更加依靠整体来赢得比赛。”
可见,如果日韩两种足球风格能够融合或许将更加完美,巴西足球就曾经是集身体素质和个人技术能力于一身的典范。但大多数国家都难以组建像2002年世界杯时的巴西国家队那样接近完美的球队。
所以,我们的近邻日本和韩国,即使在亚洲都属于顶级强队,但一直都在坚持适合自身特点的足球风格,并以此为基础不断追求完美。日韩两种足球风格的对撞其实远没分出胜负。
中国足球也曾有过边路有快马、中路高中锋,特点鲜明的时代,只是经历不断的尝试后,如今球队风格已经变得非常模糊。
或许,先确立风格,再逐渐完善,才是合理的足球发展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