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世界杯小组赛的最后一天赛事,成为“合理利用规则”引发争议的重灾区。规则的“先天缺陷”让球队为了巨大的竞技利益而甘冒道德风险,究竟谁最应该为此负责?
一、日本10分钟“鸟笼战术”,出线即“出丑”?
先是H组末轮,日本在0比1落后于波兰的情况下,得知另一场塞内加尔也以0比1落后于哥伦比亚,如果两个比分保持到终场,和塞队同分、同净胜球、同进球数的日本,将凭借少拿两张黄牌的“公平竞赛分”优势晋级。
于是,日本的选择是在最后15分钟开始频繁倒脚。看台上因此嘘声四起。最终日本如愿晋级。
日本此举合乎规则,但却摆不脱“消极”的批评。而且,相比起双方都默契控制结果的法丹之战,日本的做法更为消极——他们在还有争胜、保障出线的情况下,放弃了进攻,转而将希望寄托在另一场比赛的另一个对手不进球。
日本“”赢了,是基于对波兰(只求赢球“安慰奖”)和哥伦比亚(赢球才保证小组第一,不会轻易让塞队进球)心态的准确判断,但最后的“鸟笼战术”,还是引发了包括不少日本本国球迷在内的巨大质疑。
以多少有悖公平竞赛精神的方式,去享受“公平竞赛分”规则的第一次红利,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讽刺。
二、比利时“悬崖勒马”,是天性还是无奈?
到了晚场的G组末轮比赛,“公平竞赛分”的尴尬再次凸显。提前出线的英格兰和比利时同样派出大量替补,同样是积分、净胜球、进球数完全一样,如果打平,同样要比较公平竞赛。他们同样倾向于“让出”小组第一,以避免在淘汰赛中落到强敌环伺的上半区。
比利时在上半场就有2人以略显夸张的动作吃到黄牌,确保了只要平局收场,就能以黄牌更多的“优势”拿到小组第二。不过,比利时最终还是选择了真正的“公平竞赛”,雅努扎伊的进球让他们得到了小组第一。
这多少也和比利时的球队风格有关,他们整体年轻,血气方刚,他们和这届历史上最年轻的英格兰有类似之处。他们并不善于隐藏实力,也不太擅长保留状态,相反,正因为年轻,他们更需要不断的胜利来刺激这种状态。如果刻意输掉比赛,会破坏状态的连续性,伤害士气,效果适得其反。
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日本最后10分钟的倒脚和比利时上半场的“攒黄”,都合乎规则,某种角度而言无可厚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样做是不需要承担代价的。
因为它挑战了观众的眼球,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国际足联世界杯的形象。日本队只是消极比赛了10分钟,赛后就挨了舆论的猛批,如果比利时队最后真的靠黄牌“优势”进到下半区,同样会被各种diss,而且也会被认为损害了世界杯的形象。
作为一支志在夺冠的球队,他们应该懂得尽量不要得罪国际足联的道理。
三、规则有缺陷,利用规则的获益者其实也是“受害者”
在连续出现利用“公平竞赛分”规则的现象之后,国际足联确实也有必要重新审视这项规则。这项规则本意是引导球队更文明、并加以激励,但事实上却往往被异化为球队在极端情况下晋级时的工具。或许,跳过比拼“公平竞赛分”,直接进行抽签决定谁出线,反而会是一个更科学的方法。
除了“公平竞赛分”引发的争议之外,世界杯小组赛靠后比赛的球队,因为末轮比赛前淘汰赛分区的情况已经基本出炉,他们也因此有了更多“挑选分区和对手”的机会,这一现象也需要国际足联作出应对。
这不只是为了维护规则和国际足联的权威、保护世界杯的形象,也是在保护参赛球队和球员,尽量不要因为规则的明显漏洞,而将他们置于道德风险之下。
规则不是万能的。在体育竞技的领域,总有一些规则无法明确界定的区域,需要人们用自己心中的道德准则去取舍、裁量。法国丹麦看似通过默契球实现了利益最大化,其实他们付出了在球迷心中“形象分”下降的代价。丹麦在2004年和瑞典那场2比2疑似默契球联手淘汰意大利的比赛,更是至今还在不断被人提及,成为很多人眼中的一个历史污点。
同样是最后一轮,克罗地亚的表现则刚好相反,既彰显了体育精神,顺便帮助国际足联解决了“收视大户阿根廷过早出局”这块心病,口碑人气双丰收。
“默契”未必会明码标价,看起来像是规则的合理“馈赠”,但其实暗中早已标上了价格。